【實驗目的】1、以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腹片著生的小剛毛為對象,研究數量性狀遺傳的特點。2、學習估算遺傳(heritability)【實驗原理】在生物中凡是可數、可度、可衡等并可用數字形式描述的性狀,稱數量性狀(quantitative character)。數量性狀大都由多基因控制。一般,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數目很多,而每個基因的作用很小,并且很容易受環境影響。群體的表型變量通常呈連續分布。【實驗儀器、材料和試劑】本實驗采用18#和22#品系果蠅的雜交后代為材料,用恒溫培養箱在25℃的條件培養,觀察子F2代處女蠅腹片的剛毛數量,選擇剛毛數zui多和zui少的♀、♂個體分別進行組合雜交,產生的F2通過觀察和統計,zui后估算遺傳率:H2=ΔG/ σpi【方法與步驟】1.把18#和22#品系果蠅的雜交而得的F2成蠅,隨機選出處女蠅和雄蠅各20只,用乙適度麻醉,在40倍顯微鏡下計算♀、♂蠅第四、第五腹板......閱讀全文
當我們辛勤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中,在廚房準備開火,卻看見幾只個頭矮小的果蠅們也在忙碌著覓食,它們已經在我們的廚房組建家庭,結婚生子。盡管你看到廚房里美味的香蕉上沾滿了果蠅們的足跡,會心生厭煩,非常想殺之而后快,可你不知道的是這小小的果蠅也為人類做出了不少貢獻,最近一項研究還發現,果蠅可能與人類存在
人類有愛有恨,有歡喜有厭惡,兒童愛不釋手的玩具可能被成人不屑一顧。然而,這種喜好并不是人類的專利,低等動物同樣會有抉擇。成語“飛蛾撲火”詮釋了昆蟲為求光明甚至不惜犧牲,然而,昆蟲幼蟲恰恰喜歡茫茫黑暗卻往往不為人知。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力、副研究員龔哲峰等初步揭示了
“化學連接組是一個新概念,化學連接組學是一個新途徑,應用于果蠅的相關工具是強有力的資源”。 2019年2月21日,重要國際學術期刊《神經元》發表北京大學饒毅教授實驗室的論文:“化學連接組學:繪制果蠅的化學傳遞圖譜”。 其摘要中明確提出“化學連接組是一個新概念,化學連接組學是一個新途徑,應用于果
晝夜節律和睡眠穩態是共同進化而來的生物現象,前者控制人類何時入睡,后者控制每天要睡多久。在果蠅、小鼠和人類中,都能觀察到這兩種行為共同作用來控制動物的周期性睡眠。隨著近年來對各種模式生物的研究,科研人員對分別調控這兩種行為的分子和神經通路了解得很多。但在大多數生物中,對節律神經回路如何輸出到睡
實驗方法原理普通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類上屬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飼養簡單:凡能發酵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飼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時由卵到成蟲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獲得較大的后代群體。一對果蠅交配后可
實驗方法原理普通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類上屬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飼養簡單:凡能發酵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飼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時由卵到成蟲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獲得較大的后代群體。一對果蠅交配后可
實驗方法原理 普通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分類上屬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它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材料是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1.飼養簡單:凡能發酵的東西都可以作為飼料。2.生活周期短,繁殖快:在25℃時由卵到成蟲只需10天左右,并且易于獲得較大的后代群體。一對果蠅交配后
實驗概要1、了解果蠅生活史中各個不同階段的形態特點; 2、區別雌雄果蠅以及幾種常見突變類型的主要性狀特征; 3、掌握實驗果蠅的飼養、管理及實驗處理方法和技術。實驗原理1、果蠅的生活史 果蠅屬于昆蟲綱,雙翅目,果蠅屬,與家蠅是不同的種。 果蠅的生活周
睡覺,是動物王國、人類世界普遍的現象。從小到大,我們時常被教育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過對于究竟需要多久的睡眠,才能保證基本生存?不同的個體之間睡眠時間有多大的差異?這些問題卻并沒有準確的答案。 最近,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對果蠅的睡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在一千多只果蠅中
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喜歡甜食,特別是在饑餓時。但是如果你在正常情形下從不抗拒甜點的話,那么作為一項科學實驗,試著狼吞虎咽6個甜甜圈。吃完后,即便是一塊最可口的巧克力蛋糕也將并不那么勾起你的食欲,而且你也很可能吃得更少。 大腦加工很多有助調節我們吃什么和吃多少的信號。我們如何知道哪些口味好而哪
實驗概要1、正確認識伴性遺傳的正、反交的差別,進一步認識伴性遺傳的特點。 2、記錄雜交結果,掌握統計處理方法。實驗原理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叫作伴性基因,其遺傳方式與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有一定差別,它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方式與雌雄性別有關,伴性基因的這種遺傳方式稱為伴性遺傳(sex-li
來自清華大學,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揭示出一種α/β核心神經元能作為一道“門”維持長時程記憶形成,而任何能開啟這一門控的經歷都能有助于形成長時程記憶,這為解析如何形成長期記憶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小時候,老媽總是催著你睡覺,現在科學研究告訴你,聽媽媽話是沒錯的。 賓州大學Amita Sehgal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使新生果蠅缺乏睡眠會大大降低它們繁衍后代的能力。這項研究首次在動物模型中,展示了幼年睡眠不足與成年后行為的關聯。 研究團隊選擇年幼果蠅進行研究,對它們進行睡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跟著直覺走”的含義進行了新的詮釋,文章中,研究者發現,腸道菌群能夠控制果蠅的運動,同時他們還鑒別出了參與整個過程的特殊神經元,相關研究結果或能闡明機體腸道和大腦之間的關聯,尤其是能夠闡明腸道菌群影響機體行為
帕金森病影響著世界上大約七百萬到一千萬的人口,患上該病就意味著會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并出現一些精神紊亂癥狀以及認知損傷。普遍觀點認為,帕金森病是由于線粒體功能障礙引起,相關閱讀:Nature發布帕金森病研究重要發現;Science揭示帕金森病病因基礎。然而,最近在果蠅中的一項研究顯示,發生在帕金森
一、實驗目的: 掌握果蠅的基本特征及鑒別雌、雄果蠅的方法,熟悉常見突變型;了解果蠅生活周期特征及各階段的形態變化。 二、實驗材料: 野生型果蠅和常見的突變型果蠅(殘翅、白眼、白眼小翅焦剛毛) 三、實驗內容: 果蠅屬于昆蟲綱,雙翅目
2019年5月7日,國際學術刊物《自然 通訊》在線發表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大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饒毅實驗室的博士后戴熙慧敏和周恩興等的研究論文:D-Serine made by serine racemase in Drosophila intestine plays a physiologica
生病時,很自然的人們要去休息一下,睡個覺,以便能夠盡快恢復健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果蠅可通過睡眠增強免疫系統響應,從感染中恢復過來。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研究證明,睡眠可直接影響免疫反應,并對免疫機制發揮作用。該研究兩篇相關的論文將發表在5月和6月出版的《睡眠》雜志。
日本科學家找到了一個獨立于生物鐘之外的睡眠調控基因,它不僅會讓果蠅犯困,還能產生抗菌肽,幫助抵抗感染。 1909 年,日本科學家石森國臣(Kuniomi Ishimori)從缺乏睡眠的小狗身上抽取脊髓液,注射給睡眠充足、精力充沛的小狗,后者幾小時內便陷入沉睡。巧合的是,幾年后兩位法國研究者進行
布朗大學的生物學家發現了一連串包括從胰島素到肌肉中蛋白降解的復雜分子事件,這些事件能顯著減少果蠅的壽命。這項發表在11月7日Plos Genetics雜志上的新研究成果,可能適用于不同物種,表明了哺乳動物蛋白激活素是這個過程的主要罪魁禍首。 果蠅非常的短命,但是,對所有動物衰老生物學感
加州理工Caltech的科學家們發現,雄性果蠅比雌性更具攻擊性是因為其大腦具有特殊的好斗細胞,而雌性果蠅缺乏這類神經元。文章于一月十六日發表在Cell雜志上。 “我們發現的這種性別特異性細胞,通過釋放特定的神經肽(或激素)產生影響。這種物質在包括小鼠和大鼠在內的哺乳動物中,也與攻擊性密切相
【實驗目的】 了解果蠅生活史中各個不同階段的形態特點;區別雌雄果蠅以及幾種常見突變類型的主要性狀特征;掌握實驗果蠅的飼養、管理及實驗處理方法和技術。 【實驗原理】 自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果蠅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就被廣泛的應用。不僅驗證了孟德爾的分離規律、自由組合
對于我們而言,果蠅看起來似乎是相當無害的。但在它們自己的小世界里,雄性果蠅是激進的斗士,它們會用頭撞擊以及推擠彼此。然而有一樣東西可以讓它們平靜下來:那就是雌性果蠅的觸摸。 近日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揭示,接觸雌性果蠅的信息素可以激活雄性果蠅大腦中的神經元,使得雄性果蠅相互之間的
不管是出國旅行還是出差,人們的身體對于時差總歸是有諸多不適,但是你的大腦可能會感謝它。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亨廷頓病果蠅模型中誘導時差反應,發現時差反應保護了果蠅的神經元。隨后,研究小組發現并測試了一種生物鐘控制的基因,該基因在被擊倒時也能保護大腦免受疾病的侵害。 這些發現
膽固醇代謝基因的突變竟然使果蠅變得只能依賴一種特殊的罕見仙人掌存活,而且還是正向性選擇的結果,這一奇聞發表在九月二十七日的Science雜志上。研究顯示,盡管這種突變使果蠅喪失了飲食多樣性,但它也能賦予果蠅一定的生存優勢。 “我們普遍認為進化應該是拓展生物的生存條件,而這項研究中的突變卻恰
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雄果蠅前腿的一個感知系統,能夠辨別雌性果蠅的種屬,文章于六月二十七日發表在Cell雜志上。這是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機制,可以使動物避免與其他種屬交配。不過迄今為止,人們對這一機制還并不了解。 研究人員發現,雄性黑腹果蠅前腿的感覺神經元,表達一種化學受體Gr32a,這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緣分”是中科院動物所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大華講得最多的兩個字,和果蠅打交道是緣分,到動物所工作是緣分,拿到“杰青”也是緣分。 “做科研非常清苦,很多時間都
一、實驗原理 果蠅(fruit fly)是雙翅目(Diptera)昆蟲,屬果蠅屬(genus Drosophila),約有2500個種。通常用作遺傳學實驗材料的是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蠅優點: 1. 飼養容易。在常溫下,以玉米粉等作飼料就可
表型的許多方面都受到生物體遺傳組成和其生存環境的影響,因此可以說表型是基因型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果蠅卷曲翅基因的表達常受到環境的修飾,通過觀察該基因在不同環境下的表達情況,即可顯示環境對基因表達的影響。卷曲翅基因(cu)對溫度敏感,純合體(cu/cu)果蠅在高溫下培養時翅膀頂端彎曲(圖7-1),但
根據孟德爾的顆粒遺傳學理論,基因是一個獨立的結構與功能單位.在雜合狀態時不發生混淆,完整地從一代傳遞到下一代.由該基因的顯隱性決定其在下一代的性狀表現。單因子雜交是指一對等位基因間的雜交。孟德爾第一定律指出,一對雜合狀態的等位基因保持相對的獨立性,其自交后代中表型分離比為 3 : l 。本實驗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