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肺癌作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其發病率逐年提升。肺癌的生存率與首次確診時所處的病程階段高度相關,因此肺癌影像學診斷是發現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設備、經驗、人眼客觀識別能力外加超負荷難免會有漏診和誤診;將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于肺癌早期影像診斷中,通過機器輔助醫生,提高診療效率,緩解超負荷狀態,降低漏診及誤診,提升醫生診療質量,不僅可以挽救無數患者的生命,而且對于緩解醫療資源和醫患矛盾也有重大意義。為此,零氪科技、阿里云、英特爾三家互聯網大數據科技公司聯合舉辦天池醫療AI大賽,首賽季以“大數據輔助醫療決策”為主題,以肺部小結節病變的智能識別、診斷為課題,開展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肺癌早期影像診斷上的應用探索。希望在醫療領域可以通過技術的發展來變革我們對疾病的理解和治療。大賽得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清華大學數據科......閱讀全文
自2017年愛康集團推出有人“管”的體檢戰略以來,憑借直擊客戶痛點的一站式精準健康管理服務,引領了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新一輪變革。 2018年11月20日,愛康集團戰略升級,推出有人“管”的體檢2.0以及iKangAI+ 與 iKangNetwork+計劃。作為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開拓者和革新者,
8月3日,騰訊公司正式發布了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 這是騰訊公司首個應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騰訊覓影包含有6個人工智能系統,涉及疾病包含食管癌、肺癌、糖網病、宮頸癌和乳腺癌。其中,其早期食管癌智能篩查系統最為成熟,實驗室準確率在90%,現已進入臨床前實驗階段。據動脈網(微信號:vcb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中國傳統棋弈中笑傲江湖的余音未落,其在國內醫療領域的熱度也好似“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各個層面拉開帷幕。6月21日,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對外分享了成立一年多來的成績,對外公布其相關人工智能產品查出肺癌的準確率達63%,
自詡為人工智能領導者的美國以白宮之名,發布了以維護人工智能統治力為主旨的行政命令。該方案囊括政策、目標、責任、政府投資、AI資源五個維度,對研發能力、資源分配、審批流程、道德標準、人才培養等人工智能產業關注的重要問題進行了說明。 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實力毋庸置疑,至今為止無人能出其右。不過來自地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把患者的檢測結果輸入電腦,十幾秒鐘就會有一套治療方案,這是近一兩年來,醫療人工智能探索的方向。從去年到今天,醫療AI逐漸走近大家的生活,走向實際應用階段。昨天,沃森(watson)腫瘤智能會診中心在南京多家醫院啟用,腫瘤患者在不同醫院就診,都可以獲得來自這個系統給出
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與田教授約好電話訪談,八點整電話鈴聲響起,接起電話,還未來得及寒暄,就聽到田教授急促的聲音。他正在從機場趕往賓館,二十公里的路程,三十分鐘的時間,田教授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完整的分子影像發展史,言語之流利、觀點之鮮明、知識之淵博,讓我難以忘懷! 我們知道,田教授您所在的單位是
將人工智能用于癌癥的早期篩查,大數據分析患上腫瘤的可能性,完全無紙化的“全程醫療”,甚至VR(虛擬現實)技術也可以用于醫療影像會診……記者17日在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發現,和往屆不同的是,這一屆“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展”上,不少廠商帶來的“黑科技”更跨界和融合,不僅不高冷,而且能為患者真正省錢、
3 月 28 日,百洋醫藥集團與 IBM 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百洋智能科技將成為 Watson Health(沃森健康)中國地區的戰略合作伙伴,獲得 Watson for Oncology 在中國市場三年獨家總代分銷權,同時獲得其未來部分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優先談判權和上市新產品的研發合作權
截止到今年11月15日,Altmetric統計了過去一年中發布的270萬篇學術論文,整理并公布了2016年的論文Altmetric指數百強榜單,列出了那些在社會公共領域引起最強烈關注或討論的科學研究。其中有第一篇由美國現任總統發表的醫保評估報告,有引力波與比鄰星B這樣的重大天文學發現,有最早的生
過去二十年間,隨著對肺癌相關研究的深入,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不斷推陳出新,肺癌治療水平得到了長足進步。而肺癌患者的精準治療離不開分子生物學及診斷科技的發展,液態活檢作為新興的檢測技術在肺癌臨床中的應用日趨成熟。 日前,在深圳舉辦的“第六屆羅氏診斷全國腫瘤高峰論壇”上,沈陽市肺癌診
人工智能完勝醫學界的“最強大腦”,這是人工智能在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又一成績。 6月30日,備受關注的首場神經影像領域的“人機大戰”在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在腦腫瘤和腦血管影像判讀比賽中,醫療AI最終以高出20%的準確率戰勝了醫學界的“最強大腦”。據悉,如果這款AI產品投入使
機器需要更多的學習次數,以得到更準確的判斷,多次學習的基礎是數據,現階段最大的困難是數據積累。 人工智能+醫學影像正在成為現實。 9月6日,香港中文大學宣布,該校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影像識別技術判讀肺癌及乳腺癌,準確率分別達到91%及99%,識別過程只需30秒至10分鐘。近日,騰訊也
對于醫生來說,認知智能就是一個感性的“超人類大腦”,它可以學習常人醫生窮極一生都無法學習到的經驗、文獻、案例、醫學影像等知識,它還可以快速提取這些數據、基于證據匹配出最為精準的治療方案,并用自然的語言告訴醫生他想要知道的一切。 醫療是IBM認知智能部分最先涉足的領域,為幫助醫生應對“信息爆炸
2月8日,某社交應用上出現一則匿名爆料貼,稱百度醫療事業部整體裁撤。 對此,網易科技向百度官方求證,百度官方暫未回應。有接近百度醫療事業部的人士向網易科技證實,確有此事,并表示已經有百度醫療內部人士準備離職。不過,百度醫療管理層人士向網易科技表示,還沒有收到內部的正式通知。 看上去,百度內部
當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在2016年令人震驚地擊敗傳奇圍棋選手李世石(Lee Sedol)時,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術語被推入了技術主流。 人工智能通常被定義為電腦或機器展示或模擬智能行為的能力,比如特斯拉(Tesla)的自動駕駛汽車和蘋果(apple)的數字助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2月1日,第三屆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大會有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商圖信息BMAP主辦,共有近千人出席。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為您帶來會議報道。大會現場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馬樹恒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樹恒為大會致辭。馬樹恒首先
11月8日下午,騰訊2014 WE大會在京舉行。12位科技精英從全球各地匯聚到一起,圍繞“Nothing but the Future”這個主題,從各自領域出發,描繪了一幅幅關于人類未來生活的藍圖。 產品是什么樣子?能感知腦電波,自動推送精準服務。 交互是怎樣?空氣交互,無需各種平板、眼鏡.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2019年5月10日下午,在這最美好的季節,我們來到最靚麗的城市,和最美麗的人歡聚于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共同分享此次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世界華人醫師協會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承辦的“精神衛生與臨床檢驗”專題論壇,展開新一輪頭腦風暴。 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
中歐預見,是中歐北京校區為EMBA新生打造的專屬演說論壇。2017年,有8位EMBA學員登上「中歐預見」的舞臺,分享新行業、新模式、新趨勢,碰撞新思,預見未來。 以下是我們整理自張天澤(中歐EMBA2016)的演說實錄,講述的是張天澤和他的團隊——零氪科技(LinkDoc)在利用數據力量和人工
5月8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征研究組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 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Discriminative Structured Feature Engineering for Macroscale Brain Co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變大,飲食安全衛生不良,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癌癥發病率不斷攀升,因為腫瘤細胞具有無限繁殖的特點,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加以控制,腫瘤不斷惡化,最終導致病入膏肓回天乏術。反之,若及時發現腫瘤,進行治療,那么就能扼住癌癥的“咽喉”。 隨著科技的發展,腫瘤的檢測技術不
編者按:癌癥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疾病之一。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二分之一的男性有可能會在一生中會遇到癌癥。我們該怎么打敗它? 作為一個成功的科技企業家,肖恩·派克(Sean Parker)曾與扎克伯格一起創立在線社交網絡公司Facebook,并擔任創始總裁。由于自身過敏和免疫疾病,派克很早就對免
10月11日,百度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內的最新成果——百度醫療大腦在京發布。 百度總裁張亞勤表示,“智能+”是“互聯網+”的延伸和下一站,將重構3600行的商業模式與競爭法則。此次百度依托開放云平臺,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傳統醫療行業相結合打造的百度醫療大腦,將推動互聯網醫療平臺的革命性升
5月26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最新一批(共14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征求意見稿)。其中,與包括:“數字診療裝備研發”、“精準醫學研究”、“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和“生物安全關
11 月 17 日,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在烏鎮舉辦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互聯網+智慧醫療”專場發表演講《智能醫療,奇點臨近》。李彥宏認為互聯網+醫療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 O2O 服務,智能問診,基因分析和精準醫療,新藥研發。百度的 O2O 和人工智能在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 比如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納米療法與
如今,納米技術已經成為21世紀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推動了各個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當然納米科技對醫學研究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納米機器人可充當“微型醫生”,解決了醫生用傳統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同時納米科技在癌癥治療、疫苗開發、HIV治療以及多種疾病的診療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 納
2017年年底,鄭眾喜在華西醫院參加了一場人工智能研討會,很多科室都談到了醫療影像AI,醫生們認為AI需要在大量精準專業標識的影片基礎上才能做到智能。 華西醫院于2017年7月宣布成立醫學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當天一場消化內鏡人工智能演示中,通過云端上傳了12張檢查圖像,不到10秒篩選出息肉、
2017年年底,鄭眾喜在華西醫院參加了一場人工智能研討會,很多科室都談到了醫療影像AI,醫生們認為AI需要在大量精準專業標識的影片基礎上才能做到智能。 華西醫院于2017年7月宣布成立醫學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當天一場消化內鏡人工智能演示中,通過云端上傳了12張檢查圖像,不到10秒篩選出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