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大腸桿菌中異源性的 RNA-BP 與靶 RNA 的結合會抑制靶基因的翻譯。此方法已成功地應用于包括 HIV Rcv 蛋白和核仁素(nucleolin)在內的多種 RNA-BP 的研究中。實驗材料 質粒菌株試劑、試劑盒 X-Gal 儲液IPTG 儲存液lacZ 緩沖液ONPG 溶液碳酸鈉溶液β-巰基乙醇SDS氯仿儀器、耗材 檢測指示板實驗步驟 ―、材料與設備1. 質粒:pREV1,pLacZ-Rep,pACYC184。2. 菌株:WMI 和 WMI/F'。3. X-Gal 儲液:30 mg/ml X-Gal 以二甲基甲酰胺溶解,-20℃ 保存。4. IPTG 儲存液:1 mol/L IPTG 以水溶解,20℃ 保存。5. lacZ 緩沖液:60 mmol/L Na2HPO4,40 mmol/L NaH2PO4,10 mmol/L KCl,1 mmol/L MgSO4(pH 7.0)。6. ONPG 溶液:4 ......閱讀全文
微陣列技術在單個實驗中能同時分析數千個參數。捕獲分子微點在固體支持物上固定成行列并暴露在含相應結合分子的樣品中。基于熒光、化學發光、質譜、放射性或電化學的讀出系統能檢測每個微點形成的復合物。這些微小化和平行的結合分析高度靈敏,方法的分析能力又能被微陣列基因表達分析所放大。在這些系統中,檢測固定的DN
實驗方法原理 大腸桿菌中異源性的 RNA-BP 與靶 RNA 的結合會抑制靶基因的翻譯。此方法已成功地應用于包括 HIV Rcv 蛋白和核仁素(nucleolin)在內的多種 RNA
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進展加深了我們對許多疾病的了解,并且導致了免疫新策略的產生,免疫學檢測方法可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測定。本文盤點了與免疫學有關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匯總。 一、GST pull-down實驗 GST是指谷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ST pull-down實驗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驗
實驗方法原理大腸桿菌中異源性的 RNA-BP 與靶 RNA 的結合會抑制靶基因的翻譯。此方法已成功地應用于包括 HIV Rcv 蛋白和核仁素(nucleolin)在內的多種 RNA-BP 的研究中。實驗材料質粒菌株試劑、試劑盒X-Gal 儲液IPTG 儲存液lacZ 緩沖液ONPG 溶液碳酸鈉溶液β
Western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是將蛋白質轉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體進行檢測。對已知表達蛋白,可用相應抗體作為一抗進行檢測,對新基因的表達產物,可通過融合部分的抗體檢測。 本文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詳細地介紹一下Western Blot技術: 一、原理 二、分類
Western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是將蛋白質轉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體進行檢測。對已知表達蛋白,可用相應抗體作為一抗進行檢測,對新基因的表達產物,可通過融合部分的抗體檢測。一、原理與Southern或Northern雜交方法類似,但Western 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被
實驗步驟 一、設計具有標簽的蛋白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親和力和可溶性的選擇 在大腸埃布氏菌中生產外源蛋白時面臨兩個挑戰: 一? 是所用蛋白質表達系統的表達水平很低; 二是所表達的蛋白質被錯誤折疊進不溶性的聚集體—包涵體中。弱啟
實驗步驟一、設計具有標簽的蛋白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親和力和可溶性的選擇在大腸埃布氏菌中生產外源蛋白時面臨兩個挑戰: 一? 是所用蛋白質表達系統的表達水平很低; 二是所表達的蛋白質被錯誤折疊進不溶性的聚集體—包涵體中。弱啟動子、低轉錄起始或稀有密碼子的存在引起的表達問題都可以通過在裝配過表達質粒時將矯正
作為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新興研究領域之一,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目標是對機體或細胞的所有蛋白質進行鑒定和結構功能分析。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技術如二維凝膠電泳和高效液相層析, 經典的蛋白質鑒定方法如氨
作為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新興研究領域之一, 蛋白質組學(proteomics)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目標是對機體或細胞的所有蛋白質進行鑒定和結構功能分析。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質分離技術如二維凝膠電泳和高效液相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于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在CRISPR/Cas系統中,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 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 抗體、酶 底物、配體 受體的結合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抗體、酶底物、配體
一、設計具有標簽的蛋白質時需要考慮的因素親和力和可溶性的選擇在大腸埃布氏菌中生產外源蛋白時面臨兩個挑戰: 一? 是所用蛋白質表達系統的表達水平很低; 二是所表達的蛋白質被錯誤折疊進不溶性的聚集體—包涵體中。弱啟動子、低轉錄起始或稀有密碼子的存在引起的表達問題都可以通過在裝配過表達質粒時將矯正
關于包涵體的純化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包涵體的復性已經成為生物制藥的瓶頸,關于包涵體的處理一般包括這么幾步:菌體的破碎、包涵體的洗滌、溶解、復性以及純化,內容比較龐雜 一、菌體的裂解 1、怎樣裂解細菌? 細胞的破碎方法 1.高速組織搗碎
1.2.7重組融合蛋白的純化 PrP-pET-32a(+)轉化表達菌E.coli BL21(DE3),TB培養基中,25℃,AMP 200 ug/ml,搖床(250 r/min)培養至OD600約為1.5,更換等體積新鮮TB培養基,加入IPTG至終濃度1 mM,AMP 200 ug/ml,
8、包涵體復性液配方 對于包涵體復性,一般在尿素濃度4M左右時復性過程開始,到2M 左右時結束。對于鹽酸胍而言,可以從4M開始,到1.5M 時復性過程已經結束。TRIS系統和PBS系統都沒有明確的規定,這些需要你在實驗過程中不斷試驗,確定合適的緩沖系統;不過復性過程主要
摘要 蛋白質組學是在后基因組時代出現的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它的主要任務是識別鑒定細胞、組織或機體的全部蛋白質, 并分析蛋白質的功能及其模式。 因此, 揭示蛋白質組中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關系也是蛋白質組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酵母雙雜交技術是用來檢測蛋白質間是否相互作用的一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所有形式的親和層析法都需要兩個組分間形成特異性相互作用,通過這種作用可以純化其中一種組分。免疫親和層析即利用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相互作用,是遵循親和層析原理的一個分類 [綜述見 Subramanian(2002)]。事實上,免疫親和層析是免疫沉淀程序規模放大的拓展應用,不同的部分在于, 層析后需要回收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技術和新一代測序技術(也稱高通量測序技術),是當今對生命科學研究有重大影響的兩項技術。二者并非毫不相干。有效地將二者聯用,有時可以大大加速科研進程。兩者之間有什么樣的聯系呢?在哪些研究領域或方向上可以聯用呢?上海伯豪生物根據在這兩個領域的技術服務經驗
實驗步驟 一、多羥基反應單克隆抗體 我們最先使用了一類特殊的單克隆抗體, 并將其用于免疫親和層析。這些抗體可以用于溫和的免疫親和層析, 因為洗脫條件只需要聯合使用無離液鹽和低分子質量的多羥基化合物 (多元醇),此條件下蛋白質呈非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也不斷發現目前生物醫學教科書中記載的很多理論知識需要改寫。為此,小編針對近期發生的教科書改寫研究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 1.Science:改寫教科書!在禁食期間,脂肪細胞接管尿苷產 在哺乳動物進食、睡覺和禁食期間,它們如何維持兩種生物學上至關重要的代謝物平衡?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1.蛋白酶K:能水解消化蛋白質,特別是與DNA結合的組蛋白。再尿素和SDS中穩定。一般工作濃度是50—100μg/ml,推薦反應緩沖液:50mM Tris-HCl (pH7.5),10mM CaCl2。2.SDS:十二烷基硫酸鈉. 溶解細胞膜上的脂類與蛋白質,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壞細胞膜,并解離細胞中
1.蛋白酶K:能水解消化蛋白質,特別是與DNA結合的組蛋白。再尿素和SDS中穩定。一般工作濃度是50—100μg/ml,推薦反應緩沖液:50mM Tris-HCl (pH7.5),10mM CaCl2。2.SDS:十二烷基硫酸鈉. 溶解細胞膜上的脂類與蛋白質,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壞細胞膜,并解離細胞中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經開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舊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首先對2017年Science雜志發表的重磅級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
自 1995 年成立以來,Dharmacon 在生物信息學,RNA 生物學和合成化學方面的專長 , 使我們能夠開發出一整套研究基因功能的產品。作為 RNA 定制合成的leader,Dharmacon 公司是 RNA 干擾新發現領域的早期參與者,并且在若干重要的科學發現中,以及確保沉默效率的
褚福亮,王福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2醫院全軍艾滋病與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 100039項目負責人 王福生, 100039 ,北京市豐臺路26號,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2醫院全軍艾滋病與病毒性肝炎重點實驗室. fswang@public.b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