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細胞凋亡著名的中國、美國科學院“雙料”院士王曉東,似乎一直習慣將自己隱在媒體聚光燈之外。回國十三年來,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科學家的他,讓公眾最為“熟知”的形象應該是有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之稱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下稱“北生所”)創始人兼所長。 這家后來被譽為中國最高效研究所的特殊之處,在于打破了科研“鐵飯碗”,采用全員聘用制,五年內不問成績,充分給予研究人員科研自由和空間。低調王曉東的這點知名度,一定程度上還得歸功于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饒毅在2011年的一篇博文《一個成功的研究所為何被邊緣化》引起的軒然大波。 另一次備受矚目,是在2015年1月未來論壇創立大會上,出現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王曉東和饒毅三位優秀華人生物學家首次同臺作主題講演的盛況。 今年2月,王曉東和前保諾公司(Bioduro)創始人歐雷強(John Oyler)共同創建的百濟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濟神州”)......閱讀全文
“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曾分文不取,幫助北京生命研究所站穩腳跟。如今,作為北生所所長的王曉東是否實現了他當初的理想?他和北京生命研究所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何帶領班子走到今天?北生所面臨著哪些問題,未來的路在哪里?請看王曉東和北京生命研究所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28日,由香港求是基金會舉辦的
41歲的王曉東成為最年輕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之一,他也成為從新中國走出去的華裔科學家能夠在美國取得的最高地位。但是他并沒有滿足這些,而是毅然回國創建北生所,從而不斷推動中國生命科學事業的發展。王曉東:守望科技改革試驗田 初夏5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簡稱“北生所”)舉行運動會。 3000米長跑隊
王曉東(右三)在指導學生做實驗 在國內科研領域,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是一個獨特也是孤獨的存在。它的“誕生”有點兒石破天驚的意味,它被賦予的意義和承受的壓力也同樣具有先行者的分量。 不像一般的研究院所有所謂的行政級別和編制,它更多的是像學人治所的形式,以及科學研究上的極大自由
一家幾乎沒有藥物銷售收入、市值超過3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如何應對其終極挑戰?“今天,這個時刻,(蘇州工廠)已經做好規模化生產的準備。”11月8日,王志偉在百濟神州蘇州生產工廠落成儀式上說。他是百濟神州化學首席研發總監,百濟神州(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總經理。 百濟神
王曉東:科研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生活 每年最多只參加兩場國際學術會議,潛心營造一個“不論輩分”平等思辨的環境,相信只有心靈自由才能讓科研走在國際前沿……在“千人計劃”入選者、中科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看來,科研是一種擺脫條框束縛、追逐心之所向的令人愉悅的生活,而這種態度正為中國生命科
王曉東(左四)指導科研團隊 冬日午后,暖陽化作一片金黃,輕輕地爬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的大樓。北生所所長王曉東坐在窗邊,用他那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與記者交談,面孔也染上了這抹金黃。 這位謙謙君子有著多重身份:除了北生所所長一職,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已天
王曉東(左四)指導科研團隊 北生所供圖 冬日午后,暖陽化作一片金黃,輕輕地爬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的大樓。北生所所長王曉東坐在窗邊,用他那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與記者交談,面孔也染上了這抹金黃。 這位謙謙君子有著多重身份:除了北生所所長一職,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
12年前,當時28歲的博士畢業時,很多國外知名研究機構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但王曉東放棄了這些在外人看來非常寶貴的機會,選擇留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 12年后,王曉東獲得“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獎章。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他說:“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在高科技
阿波羅登月、航天飛機、火星計劃,這些曾突破人類科技極限的創新成果,常促使著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在海外(美國)20余年科研生涯中思考著這樣的問題:為什么發達國家的科研成果能夠層出不窮?是什么促使著他們的科研成果能夠層出不窮? “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先進的科學文化或者科
過去15年,Tom Brady是美國橄欖球聯盟最好的四分衛之一,但他在當年選秀中只排名第199。此后,所有球隊都想找到下一個Brady,贏得意外驚喜。醫學上的免疫治療和這類似,動物實驗時的結果幾乎和臨床效果沒有關系。但一旦在人體上試驗成功,并最終研發成藥品,便可能帶來超乎尋常的效果。 以開發腫
最新一期的國際著名期刊《科學》雜志發表一期增刊,由生物醫藥領域的領頭羊公司北濟神州(Beigene)支持,國內數十位精準醫學及腫瘤免疫領域著名的專家團隊牽頭,聚焦論述中國的精準醫學及腫瘤免疫治療。這事也給我們媒體出版界一些反思。。。 誰人不識王曉東? 國際著名科學家王曉東的大名可以說在科學
中國應該把領軍式科學家從繁雜事務中解放出來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是很少見諸媒體的科研機構,這與所長王曉東低調的辦事風格相關,也似乎與他“不能不考慮自己所透出的信息被傳出之后給研究所帶來的后果,很多事情只能到我為止”的觀點更有關聯。 4月7日,在蘇州參加冷泉港亞洲首次會議“沃森癌癥研討會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紀實 王曉東(右三)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療各種程序性壞死相關疾病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對敗血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大樓外景 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李四光、周培源……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科學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這些科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這一直是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下稱“北生所”)所長王曉東的座右銘。記者翻看他的履歷,發現其人生軌跡正如這一座右銘所言,無論做管理還是科研,都力求做到一流。 近日,鑒于其對推動北京市生命科學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貢獻,王曉東獲得第三屆北京市華僑華人“京華獎”。 自2
10月19日下午3點半,美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王曉東出現在北大鄧佑才報告廳,向在場的數百名在校學生講述了自己的科研事業和人生故事。這同時也是新上任的北大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發起的“展望事業 探討人生”系列講座的第一講。 王曉東現任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終身講席教授、美國休斯研究所研究員
3月1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征求《CFDA關于調整進口藥品注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消息甫一傳出,就在海內外制藥界引起強烈的反響:這是對藥企的沖擊,還是倒逼創新的機遇? 進口藥品注冊管理可能調整 根據征求意見稿,CFDA
名詞解釋 NTCP: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體“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又稱“肝臟膽酸轉運蛋白”)的英文縮寫。 HBV:乙型肝炎病毒。 HDV:丁型肝炎病毒,即乙肝衛星病毒。 受體:HBV及其衛星病毒HDV必須通過結合肝臟細胞表面受體分子,才能進入到宿主細胞內
①夢之墨液態金屬打印機和它打印出來的電路。②商湯科技人臉識別技術。③有著“新材料之王”稱譽的石墨烯。 北京,五四大街29號,在一片繁華鬧市之中,曾為北京大學舊址的紅樓傲然屹立。 90多年前,在國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時刻,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等先驅們集聚在這里,高喊“德先生”與“賽先生”(民主與科
“這里沒有所謂的行政級別和編制,我們致力于為創新人才提供自由生長的土壤。”5月27日,在位于北京東北郊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千人計劃”專家、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對記者如是說。 2005年成立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北生所),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一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北京時間今天下午5點30分,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揭曉,也拉開了本年度諾獎頒獎的序幕。 在斯德哥爾摩時間今天上午11點30分,也就是北京時間下午5點半,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是宣布,來自加拿大、美國和盧森堡的三名科學家共同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NIBS)、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可保護電子傳遞鏈的完整性,阻斷線粒體凋亡信號通路。這一研究被選作封面文章發布在7月21日的《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上。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Xia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大批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改革方案相繼出臺,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涉及的利益關系越來越復雜,推進的難度也明顯增大。然而,要破解發展中面臨的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全面深化改革
“我對中國生物醫藥的體會,就是需求實在太大、太嚴峻。”7月3日,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曉東在出席第十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時如此感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作為全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技術藥物產業近年來飛速發展。據Cortellis數據統計,截至到2016年底,
王曉東與歐雷強 納斯達克敲鐘儀式現場合影 本文來源于《E藥經理人》雜志2016年9月刊,原標題“百濟神州:牛人搭檔”。 2016年2月,百濟神州在美國納斯達克實現上市,成為國內屈指可數赴美上市的創業型生物技術公司。在中概股紛紛退市的大環境下,百濟神州能夠逆勢而上,足見資本市場對其產品、團隊以及企
從普通科研人員到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高智商的精英們經常被一個簡單的問題問倒:基礎研究有什么用? 那些玄妙深奧的新發現、新突破,既不創造經濟效益,也不解決實際問題——除了發發文章,基礎研究還能有什么用? 基礎研
中關村創業講壇第4期上,北極光創投董事鄧峰在演講。 最近在美國硅谷的一次宣講會,被中關村管委會留學人員創業服務總部主任顏梅津津樂道。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周云帆率隊遠赴東京、多倫多等多地進行政策宣講,對接海歸。在美國硅谷的宣講會,一下子來了近百人。出人意料的是,這些出國人員都已經多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華人終身教授李東最近一直在關注剛剛離職的大學教授管敏鑫。 這不僅因為管敏鑫是他的朋友,更因為管敏鑫曾和他一樣,是一個觀望中國海歸環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如今,管敏鑫提前一步全職回國,卻在今年11月被其雇主浙江大學“解聘”尚有一年多才到期的職務。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讓
針對當前湖北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日前,湖北省常務副省長王曉東要求,進一步嚴格執行煤礦安全標準,不能因為煤礦規模小、產量低而降低安全標準、放松要求。 王曉東指出,當前煤炭價格下滑,煤礦經濟效益下降,要研究這一階段安全生產工作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特別要防止為降低成本而減少
10月22日上午,科技部基礎司、人事司和直屬機關黨委邀請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曉東博士作了題為“生命科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的報告。這是今年三部門共同舉辦現代科學知識系列專題講座之一。李學勇書記、曹健林副部長出席了講座。來自部系統13個單位70余人參加了講座。 王曉東博士圍繞生命科學
4個月前,西湖大學與求是科技基金會悄然牽手,秉承同樣的科學情懷,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將致力于搭建一個深度交流的學術平臺,為科學家帶來啟迪、碰撞、感悟和收獲。4個月后的杭州,10月25日,一切如約而至。由西湖大學與求是科技基金會合作舉辦的2020年度“求是西湖學會”正式落地。曾經的“求是杰出科學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