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局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公布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批準新建了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價值如何?怎樣做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 中國環境報: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有什么意義? 答:國務院《通知》明確提出了自然保護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建立自然保護區是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有效措施,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手段。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高度重視,也明確指出了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 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最有效措施,尤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加強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的保護,讓生態系統休養生息,還......閱讀全文
加強水生態保護,尊重自然規律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分細則》)。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評分細則》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評分細則》出臺背景是什么? 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水資源、水環
王毅:開啟我國自然生態保護新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這是今年9月《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公布之后,對國家公園定位和作用的進一步明確,指明了我國未來自然生態保護的重要方向。這也標志著我國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得積極進展,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
完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局-落實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公布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批準新建了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是什么?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價值如何?怎樣做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工作?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
生態中心在自然保護地管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自然保護地是國家生態保護建設的核心載體,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歐陽志云研究組在綜述我國自然保護地的發展歷程、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分析了機構改革對中國自然保護地建設帶來的機遇,提出了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議,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生
二○一六年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環境保護部今日在京召開2016年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總結“十二五”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部署“十三五”重點工作任務,推進2016年重點工作。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講話。 黃潤秋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
西部生態保護創新項目:保護西部生態-發展西部經濟
“淡水河谷”中國西部生態保護創新公眾參與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綠化基金會副秘書長陳蓬先生;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先生;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宣傳教育處處長林玉先生;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張文國先生;淡水河谷全球銷售總監朱凱先生等出席啟動儀式。
誰來保護自然“傳粉工”?
世界上的農作物里,有85%依賴于昆蟲傳粉,比如水果、蔬菜、堅果以及油料作物等。美國加州大杏仁更是完全依靠昆蟲傳粉來保證生產;我國的油菜如果沒有昆蟲傳粉,有可能減產1/4。 植物和農作物的繁衍生息,離不開傳粉昆蟲,它們是自然界“生”的動力。然而,我們正在失去這些“傳粉工”,在這個群體里,熊蜂的
山東出臺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要補償先達標
要想獲得補償,必須達到考核分值? 山東出臺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 本報記者周雁凌 季英德濟南報道 山東省環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山東省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通知,確定對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補償,有效期至2018年9月30日。
名古屋議定書出爐-各國將協力保護自然生態
大約200個國家最近在日本的名古屋簽訂了《名古屋議定書》,意指設立2020年的自然生態保護目標,牢記大自然對人類的恩惠。 經過長期激烈的談判和僵持階段后,最終,來自世界各國的環境部長就政府與企業間共享自然資源的規則達成一致。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該協議能夠在知識產權
保護生態才是長遠政績
生態旅游,不管是在炒作概念還是以一種形態存在,它都承載著對自然崇敬的美好愿望,對生態文明的美好憧憬,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現實期待。生態旅游,更昭示著在我們構建社會和諧的進程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是實現我們地球這個大家庭和平共處的前提,是基礎。 所謂生態,就是指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每年全國兩會,生態補償都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將目光投向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重大國家戰略發展區域,建議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形成“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優生態”的良性循環。 重點生態功能區協調發展 目前,我國已有676個縣(市、區)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占國土面積的53%。
生態專家呼吁:水域生態保護刻不容緩
長江生態文明2011年策會日前在湖北武漢召開。與會專家共提交了33篇關于水生態保護與利用的專業論文,公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與數據。 據了解,我國水域面積日漸減少,水體污染日益嚴重,人水矛盾日趨突出,保護不可或缺的水資源已成為我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全球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地球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我們提供了維持健康生活所需的一切必要條件,如果我們想要充足的安全和營養食物,必須保護自然資源。以下分享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1 1、根據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功能,確定生產經營活動的規模、強度和生活消費的模式、水
首屆自然保護論壇舉辦
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首屆中國自然保護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國家林業局、環保部,美國,德國以及我國臺灣和香港地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近200名代表參加會議。 會議以“生物多樣性與森林”為主題,根據“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理念,共同探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地球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我們提供了維持健康生活所需的一切必要條件,如果我們想要充足的安全和營養食物,必須保護自然資源。以下分享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 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1 1、根據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功能,確定生產經營活動的規模、強度和生活消費的模式、水
世界自然保護區半數未獲保護
?????? 國際鳥盟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世界上最重要的野生生物保護區只有半數處于被保護狀態。 保護區是被單獨劃出來的區域,以進行長期的自然保護。這些區域可能是政府劃定出來的,也可能是民眾劃定的區域。目前全球有15萬個保護區,覆蓋了除南極以外的12.9%的陸地面積。
新疆九個自然保護區完成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
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獲悉,今年6月以來,新疆廳對照自治區環保督察交賬清單,持續推進整改工作,卡拉麥里山、伊犁小葉白蠟等9個自然保護區基本完成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任務。 為落實環保督查整改,新疆廳細化分解任務,建立整改路線圖、時間表,先后派出5個批次17個督導組,
撓力河自然保護區內生態破壞問題舊賬未還又欠新賬
2018年6月12日,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黑龍江省開展“回頭看”期間,針對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違規開展旅游活動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問責不力,八五三農場頂風違法,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內開發建設活動愈演愈烈。 保護區生態環境遭到進一步破壞 2016年,中央環
自然資源部渤海生態預警與保護修復重點實驗室揭牌
5月24日,自然資源部渤海生態預警與保護修復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自然資源部北海局舉行。實驗室總體定位于渤海生態預警與保護修復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聚焦海洋自然資源“兩統一”,圍繞海洋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以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為導向,聚焦渤海生態監測與風險評估、渤海生態預
堅持保護生態綠色重建原則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支持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意見》明確了災后恢復重建的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修復政策。重點開展受災地區中大比例尺區域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有害元素分布、地下水污染等基礎數據的調查與更
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創新研究
課題組中方組長:歐陽志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課題組外方組長:Derek Thompson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環境、土地與公園部前副部長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與加強紅線區域管理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正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但是相關的機制、政策、法律并不完善
秦嶺生態保護條例正式實施
《西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陜西省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建設規劃體系已逐步形成,下一步將積極著手建設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提高環境監測、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據悉,秦嶺堅持生態優先、重在保護、科學利用的原則,先后編制了《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
遼寧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方案》要求,遼寧省將用3年時間,到2020年完成全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工作。 遼寧省政府在近日召開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推進會上提出,2017年11月底前,14個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市與縣的協調對接和落圖落地工作,上報生態保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呼吁保護金槍魚
大多數的金槍魚物種需要進行保護。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日前發布《瀕危物種紅色清單》稱,大多數的金槍魚物種需要進行保護。由于過度捕撈,約5/8的金槍魚物種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該報告指出,藍鰭金槍魚儲量嚴重下降,已經幾乎不可能恢復,目前正處于“極度瀕臨滅絕”狀態。維吉尼
分子生態學詞匯自然雜種
中文名稱:自然雜種外文名稱:natural hybrid定? ? ? ?義:natural hybrid 指野生植物不同的種間在自然條件下所產生的雜種,與人工雜交所產生的雜種相區別。
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等要求,建立我國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調查與觀測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進一步規范自然保
西藏:林業生態保護讓農牧民吃上“生態飯”
近年來,隨著西藏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西藏農牧區。昔日靠伐木、放牧為生的村民,開設家庭旅館、辦藏家樂、賣土特產,吃上了“生態旅游飯”。 在西藏東南部林芝地區米林縣境內,有中國保護最完整的原始林區。從家住瓊林村的藏族婦女央金家門口遠遠望去,南迦巴瓦峰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下閃爍白光。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宣布白鱘滅絕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21日,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宣布長江鱘(Acipenser dabryanus)由極危轉為野生滅絕,并證實白鱘(Psephurus gladius)滅絕。 白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被列為我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曾被IU
“2010斯巴魯生態保護獎”-在京頒獎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記者孫秀艷)?“2010年斯巴魯生態保護獎”頒獎典禮日前在京舉行。經過專家認真評選,李理等70人榮譽獲得“2010年斯巴魯生態保護獎”先進個人。 “2010年斯巴魯生態保護獎”先進個人全部來自基層,他們中有常年堅持在第一線從事森林、野生動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