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式氣體電極 特征在于包括外殼、氣體腔、多孔電極和電解液腔構成,氣體腔和電解液腔之間僅通過多孔電極內的毛細管相連通;所述氣體腔或電解液腔與周期性變化的壓力源相連;周期性變化的壓力使多孔電極內產生周期性的氣驅液和液驅氣過程,形成有利于電化學反應的三相區域,加快多孔電極內的傳質過程,從而提高電池的輸出功率;適用于消耗氣體的燃料電池電極,如氧電極、氫電極等。 氣體電極的壓濾機式鹽水溶液電解槽 本發明涉及鹽類水溶液的電解,具體地說就是提供了一種用于食鹽水溶液制取氯酸鹽,氯酸鹽水溶液制取高氯酸鹽,食鹽水溶液制取氯氣與燒堿等電解過程的電解槽,其特點是使用了以氧氣或空氣作退極化劑的氣體擴散型陰極,并采用了細孔層分隔氣液室及間隙片的硬支撐技術,從而鹽類水溶液的電解能耗大幅度降低,并且電極的制備技術簡單,電解過程易于控制。 氣體擴散電極Gas diffusion electrode是一種特制的多孔膜電極,由于大量氣體可以到達電極......閱讀全文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氣體傳感器是一種將某種氣體體積分數轉化成對應電信號的轉換器。探測頭通過氣體傳感器對氣體樣品進行調理,通常包括濾除雜質和干擾氣體、
一般認為,氣體傳感器的定義是以檢測目標為分類基礎的,也就是說,凡是用于檢測氣體成份和濃度的傳感器都稱作氣體傳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還是用化學方法。比如,檢測氣體流量的傳感器不被看作氣體傳感器,但是熱導式氣體分析儀卻屬于重要的氣體傳感器,盡管它們有時使用大體一致的檢測原理。早在上個世
半導體式氣體檢測儀 半導體式氣體檢測儀是利用一些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在一定溫度下,電導率隨著環境氣體成份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制造的。比如,酒精傳感器,就是利用二氧化錫在高溫下遇到酒精氣體時,電阻會急劇減小的原理制備的。 半導體式氣體檢測儀可以有效地用于: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酒精、甲醛、一氧化
2009年10月22日上午,在第二十屆多國儀器儀表展覽會開幕之際,“試驗儀器發展戰略研究調研小組”受邀訪問了瑞士萬通中國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這是調研小組訪問的第五站。訪問團成員包括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工作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研究員燕澤程,天津大學范世福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化學系潘教麥教授,
氣體傳感器是用來檢測氣體的成份和含量的傳感器。 一般認為,氣體傳感器的定義是以檢測目標為分類基礎的,也就是說,凡是用于檢測氣體成份和濃度的傳感器都稱作氣體傳感器,不管它是用物理方法,還是用化學方法。比如,檢測氣體流量的傳感器不被看作氣體傳感器,但是熱導
螢石型結構的二氧化鈰隨環境氧分壓和溫度的變化會形成一些氧空位,具有優異的儲氧和釋放氧特性,廣泛地應用于燃料電池、處理汽車尾氣的三效催化劑、光催化、傳感器、氧滲透膜和生物醫藥等領域,長期以來在基礎和應用研究上均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研究發現納米結構的氧化鈰具有一些獨特的性質,例如,電
本文簡要的介紹了關于電化學工作站的主要組成和相關原理,總結了近幾年有關電極測試和修飾方面的方法和技術,結果發現,由于汞的污染性和汞膜鍍電極的不靈敏性,目前對于汞膜鍍電極的研究越來越少,對于鉍膜和銻膜鍍電極的研究較多,而且電極重現性及靈敏度都相對較高。另外,運用電化
2009年11月27日下午15時,第十三屆BCEIA舉辦同期,在北京展覽館A會議室,國內三家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舉辦了“便攜式質譜及全固態ICP光源新儀器發布會”。發布會前,在會議室還舉行了兩臺儀器的現場小型演示。到會的國內專家、國內外相關企業高管共計10
在大自然的面前我們顯得是多么的弱小,我們無法阻止大自然對我們的直接傷害,泥石流、地震、山體滑坡、坍塌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還有對于一些暴亂分子、劫持人質的事件不斷發生,解救人質困難重重,對我們社會造成很大影響,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犯罪事件不斷,監獄犯人不斷擴增,越獄事件不斷發生,由此給
納米發電機,是基于規則的氧化鋅納米線的納米發電機,是在納米范圍內將機械能轉化成電能,是世界上最小的發電機。目前納米發電機可以分為3類。 一類是壓電納米發電機,壓電納米發電機是利用特殊納米材料(氧化鋅)的壓電性能與半導體性能,把彎曲和壓縮的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微型發電機。一類是摩擦納米發電機,摩擦
2014年11月25日,“第七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CIOAE2014)”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和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主辦,圍繞“高效、優質、低耗、安全、環保”的主題廣泛開展學術交流,突出在線分
1月9日,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一批科技工作者進入我國科技創新“群英榜”。2016年度國家科技獎評選出279個獲獎項目,其中通用類項目共有221項。在通用類項目中,化學化工類項目52項,約占1/4,化工界展現出雄厚的創新實力。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和
1810 年 3 月 10 日,一位劍橋大學肄業生逝世,生前他研究了空氣的組成,確定了水的成分——在當時,水和空氣一直被認為是世界組成的基礎成分,而他改變了這一局面。 一生僅僅發表過 18 篇論文的他,卻被普遍認為是牛頓之后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他叫作亨利·卡文迪許。 而他的姓氏在世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10月10日-13日,國內分析測試行業影響力最大的展會——BCEIA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展出當今國內外分析測試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先進儀器設備。本次展會上,BCEIA 2017金獎頒給了17家國產儀器廠商,其中獲獎最多的是光譜類儀器,一共有9款產品;質譜類儀器
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張渝英、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北京大學教授劉虎威、浙江大學教授潘遠江、湖南師范大學教授陳波和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研究員汪正范七名國內科學儀器行業著名專家組成的鑒定會專家組一致認為: 1、DBDI-100型介質阻擋放電離子源采用了
【導語】大氣壓下離子化技術曾獲得2002年的Nobel化學獎,今日,它是否可以讓我們跟溶劑、液相色譜、梯度條件這些詞匯說拜拜,實現快速、實時、綠色的質譜分析?用LC-MS/MS方法測定全譜氨基酸,是否可以讓我們更快速地檢測患者的疑難雜癥?雙梯度液相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請關注下文詳細報
由英國科學家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亞·諾沃消洛夫等人于2004年制備出的石墨烯,因優異的導電性和巨大的理論比表面積,在電化學儲能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由于π-π鍵和范德華力的作用,石墨烯容易自團聚形成石墨結構。因此,石墨烯的宏量制備和結構調控仍是研究的難題。 日前,中科院電
2012年12月07日,北京,2012年北京色譜年會熱烈召開。促進了北京地區色譜以及色譜相關領域的技術應用與交流。圍繞“色譜新技術及其應用”的主題,展開多場報告,內容包括蛋白質組學、色譜技術、色譜與質譜、色譜與核磁共振、金屬組學、代謝組學、生物氣味研究、環境分析等。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
新年將至,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候。美國化學會(ACS)旗下的C&EN網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終大餐:2015年化學領域最受矚目的研究成果。其實,在過去的這一年中一直關注X-MOL的讀者朋友也許會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成果已經在X-MOL平臺報道過了。不過,我們覺得,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讓這一
為了中國質譜業的明天 《小型質譜儀關鍵技術創新及整機研制》項目自主研制側記 “中國儀器的發展離不開質譜儀,如果中國的質譜業能在我們的帶動下發展起來,如果我們研制生產的質譜儀能夠擺在中國的實驗室里被使用,那我們就算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些年的付出就沒有
2016年1月26日,寧波大學和華儀寧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儀寧創) “DBDI-100型介質阻擋放電離子源”成果技術鑒定會在寧波召開。該鑒定會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持,專家組成員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玉奎院士、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張渝英、中國質譜學會理事長李金英、
實時直接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簡稱DART,是一種熱解析和離子化技術。 DART操作簡單,樣品置放于DAR
--記國際環境監測(檢測)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環境監測技術及儀器應用交流會 2013年8月27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環境與安全檢測儀器分會主辦,杭州弋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及國家環境保護監測儀器工程技術中心承辦的國際環境監測(檢測)技術高峰論壇暨第
1土壤濕度土壤濕度,即表示一定深度土層的土壤干濕度程度的物理量,又稱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濕度的高低受農田水分平衡各個分量的制約。1.2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又名土壤水分傳感器,土壤含水量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由不銹鋼探針和防水探頭構成,可長期埋設于土壤和堤壩內使用,對表層和深層土壤進行墑情的定點
1.1土壤濕度土壤濕度,即表示一定深度土層的土壤干濕度程度的物理量,又稱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濕度的高低受農田水分平衡各個分量的制約。1.2土壤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又名土壤水分傳感器,土壤含水量傳感器。土壤水分傳感器由不銹鋼探針和防水探頭構成,可長期埋設于土壤和堤壩內使用,對表層和深層土壤進行墑情的
一、質譜儀的原理和構造質譜分析法主要是通過對樣品離子質荷比(M/Z)的分析而實現對樣品進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種方法,由進樣系統、離子源、質量分析器、檢測器、真空系統和數據系統組成。其中,質譜的分類主要由離子源和質量分析器決定。離子源:比較常用的離子源有與氣相色譜(GC)串聯的電子轟擊電離源(EI)和化學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通過計量統計遴選出天文學與天體物理[1]、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這五個學科中受到科技界熱切關注的科學成果,及中國研究者參與的每個學科TOP30受公眾關注的科學成果,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學研究熱點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