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胃炎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去除病因,清淡流質飲食或適當禁食。嘔吐、腹瀉明顯者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 (2)對癥治療 給予胃黏膜保護劑和抑酸劑;細菌感染者應給與抗生素。 (3)特殊處理 急性化膿性胃炎應及早給予大劑量敏感抗生素,病變局部形成膿腫而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行手術治療。吞服強酸、強堿所致的腐蝕性胃炎可服牛奶、蛋清或其他液態黏膜保護劑,劇痛時可給予嗎啡等鎮痛藥。 2.慢性胃炎 (1)一般治療 戒煙忌酒;避免使用損害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紅霉素等;飲食宜規律,避免過熱、過咸和辛辣食物;積極治療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2)藥物治療 1)保護胃黏膜藥 常用的藥物有膠體次枸櫞酸鉍(CBS)、硫糖鋁、麥滋林-S、氫氧化鋁凝膠、胃膜素等。 2)調整胃腸運動功能藥物 上腹飽脹用多潘立酮等。打嗝、腹脹或有反流現象為主者,可用胃動力藥。 3)抗生素 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應服用抗生素,......閱讀全文
1.急性胃炎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去除病因,清淡流質飲食或適當禁食。嘔吐、腹瀉明顯者及時補充電解質和水。 (2)對癥治療 給予胃黏膜保護劑和抑酸劑;細菌感染者應給與抗生素。 (3)特殊處理 急性化膿性胃炎應及早給予大劑量敏感抗生素,病變局部形成膿腫而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行手術治療。吞服
急性胃炎依據病史、癥狀,診斷不難,應注意與急性闌尾炎早期、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相鑒別。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確診需靠急診胃鏡檢查。急性腐蝕性胃炎主要依據其吞服腐蝕劑的病史做出診斷。 慢性胃炎的確診有賴于胃鏡檢查和胃黏膜活組織病理學檢查。通過胃鏡檢查可與胃癌、胃潰瘍等疾病相鑒別。
可分為外因性和內因性兩大類。凡經口進入胃內的如細菌、藥物、毒素、腐蝕劑等,均屬于外因。凡致病因子通過血液循環或淋巴播散至胃壁者,稱為內因。 (1)理化因素 濃茶、濃咖啡、辛辣食物、烈酒、過冷或過熱食物、粗糙食物等均可損傷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導致胃黏膜炎癥。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某
1、胃鏡檢查 是診斷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可以直接觀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黏膜的情況,還可以在直視下取多部位黏膜進行活組織病理學檢查。但急性腐蝕性胃炎在急性期內禁忌做胃鏡檢查。 2、病理檢查 主要用于慢性胃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3、實驗室檢查 (1)胃液分析 (2
胃炎(gastritis)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癥,為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按臨床發病的緩急,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胃炎兩大類型;按病因不同可分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應激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炎其病理改變亦不同,通常包括三個過程即上皮損傷、黏膜炎癥反應和上皮再生。急性胃
核心提示: 肝癌是比較常見的臟器癌癥,想要治療肝癌,如果病情程度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的治療方法還是手術,手術可以對輕度和中度的肝癌細胞做清掃,這種手術后,復發的幾率可以降低,而且患者如果能做好自我保養,可以將效果維持的時間延長。 肝癌是臟器惡性腫瘤中比較嚴重的一
1.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潛伏梅毒) (1)青霉素療法 芐星青霉素G(長效西林),分兩側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普魯卡因青霉素G,肌注,連續10~15天,總量800萬u~1200萬u。 (2)對青霉素過敏者 鹽酸四環素,口服,連服15天。強力霉素,連服15天。 2.晚期
治療原則包括去除誘因,一般治療,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合并癥及并發癥的治療和腎臟替代治療。 1.一般治療 包括避免勞累,去除感染等誘因,避免接觸腎毒性藥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適量運動和控制情緒等)以及合理的飲食。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待臨床癥狀好轉后逐步增加活動量。急性期應給
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組胺試驗或五肽胃泌素后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慢性萎縮胃炎胃酸降低。
慢性胃炎病程較久,不論是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按其臨床表現,一般都有本虛標實的病機特點。本虛有脾胃氣虛或胃陰虧虛,有的表現為氣陰兩虛,標實的一般病理因素氣滯(胃氣郁滯、肝郁氣滯)。氣滯日久則形成郁熱;氣滯則津液凝滯,而成痰濕;氣滯不行則血瘀。此外,寒邪或食積常常是誘發胃炎的病理因素。所以,治療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