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北京段將于27日正式通水,長江水將逐漸覆蓋除延慶外的北京區域。昨天上午,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上述消息。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歷經十年,2013年12月25日主體工程完工。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孫國升介紹,今年9月29日,中線一期工程全線通水驗收。12月12日工程正式通水,南水自那時起正式開始流向北京,按照水頭行進速度,預計本月27日江水到達南水北調北京段終點團城湖明渠。 明年計劃調水8億立方米 市南水北調辦多次表示,北京市將每年接收南水北調江水10.5億立方米,但昨天的發布會上公布的2014年-2015年用水計劃顯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北京計劃調水量為8.18億立方米。 對此,市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目前北京的一些配套工程還沒有完工,比如向密云水庫輸水的工程要到明年4月才能完工,所以目前用不了這么多水。 監測顯示來水符合飲用水標準 為確保市民用水安全......閱讀全文
昨天,“南陽諸葛亮”在北京街頭贈飲南水北調源頭水,由于紙杯很快發完,一位沒有拿到紙杯的大媽直接用嘴接水喝。 丹江口水庫水位不斷攀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在即,一渠清流最快將于月底進京,流入千家萬戶,為北京解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后,一期工程將為北京送水10.5億方,按照北京目前約2000
4月13日下午,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小南辛堡。官廳水庫庫區附近的小池塘,旅游用的白天鵝船廢棄在草叢里。隨著水庫的水位不斷下降,原來一些旅游水上項目慢慢消失了。官廳水庫是中國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庫,距離北京105公里,曾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
● 東京、首爾確實聚集人口,但水資源狀況與北京完全不同,北京就是有錢也難以隨意買到水資源 ● 約束就業增長是控制人口的重心,按首都定位制定企業準入門檻,是北京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北京常住人口已經迅速突破數年前提出的2020年人口規劃目標(180
從湖北丹江口到北京團城湖,途經1276公里,江水終于進京。對于人均水量只有全球1/80的北京而言,已苦盼“南水”多時。昨日上午,十余名市人大代表組成的南水北調建設工程視察小組,分別前往郭公莊水廠、大寧調蓄水庫、大寧調壓池、南水北調調度指揮中心以及團城湖調節池進行視察。南水北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昨天,北京市南水北調東干渠工程全線打通,標志著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北京段地下輸水環路全線貫通。今年汛后,南水北調來水將通過這條環路輸送至北京各大水廠,滿足首都百姓用水需求。 24日上午,隨著最后一環管片的拼裝完成,直徑6米的盾構機精準破洞而出,東干渠工程第22個盾構區間順利打通。至此,東干渠工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主體已經完工,今年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沿線北上,滋潤華北,為首都“解渴”。南水進京,水價是否會瘋漲?能否保證水質安全?記者近日采訪了北京市有關負責人。 水價會不會瘋漲? 南水成本價不超過3元/噸;最終水價按程序確定 4月17日,北京市舉行了居民用水價格調整聽證會
南水北調通水在即,然而這10億方水能解決北京的缺水問題嗎,海水淡化為什么不能替代南水北調工程,應該如何用好南水北調來水? 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劉昌明看來,雖然南水北調能為北京乃至京津冀的缺水解決大問題,但隨著經濟、城市和人口的擴張,長遠看還是缺水。而海水淡化等非常規手段受限較多,無
7月,人頭高的玉米地一望無際的合圍在密云水庫西北角,農業、化肥包裝盒隨處可見,劇毒"百草枯"散落其間,遠處還有一堆獸用醫療垃圾。 除了農業污染,水庫上游的白河峽谷一線,京都第一瀑、黑龍潭等著名景點及難以計數村莊、農家樂順流排列,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不間斷地匯入河中。在北京南部地區,部分百米之
南水北調”工程即將通水進京。記者昨天從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南水北調水源進京飲水衛生安全保障方案》試行版已經制定,屆時新水源進入各個水廠后,將進行兩次全分析的采樣檢測,讓市民喝上安全放心水。 “南水”到廠首周即檢測 方案中提到,對水廠新水源的檢測將分兩次進行。 使用“南水”的各水廠,在
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1/77 據北京市水務部門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平均用水總量36億立方米,年均水資源總量僅21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減少38%,缺口達到15億立方米。 按照多年平均算,北京每年人均水資源量不足100立方米。100立方米的概念是,由于我國水資源相對短缺,人均水資源量是210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打開河北省的地圖可以看到,河北省的水系有海河、灤河兩大水系。查閱資料,可以得知,在河北,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約有300多條。其中,河北省最大的水系海河,流域面積12.4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6.3%。 除了這么多的河,河北還有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孫國升說,調水實屬“無奈之舉”。面對人口膨脹、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水荒,已成為北京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近10年來,北京以年均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維持著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人均水資源僅100立方米左右。巨大的用水缺口迫使北京多年來嚴重超采地下水,保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年底,“江水北送”的調水夢終于成為現實。遠在1000多公里外的漢江水,現在可以源源不斷地從丹江口水庫,通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抵達北京。目前,北京城區大部分區域已經喝上了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漢江水。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雖然南水北調的來水價格提
南水北調是中國水情的必然選擇,應推進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及中線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但跨流域調水必須審慎推進,以此真正優化中國的水資源網絡 作為全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與三峽工程相比,南水北調工程備受關注的焦點并非建與不建,而是如何興建、如何使用。 這源于后者是緩解中國北方缺水地區
北京市環保局19日通報稱,北京的地方環保標準發布數量多,涵蓋范圍廣,已居全國各省市前列,目前,北京基本形成國內最嚴格地方環保標準體系。此外,“南水北調”進京的水質監測方案目前正在制定之中。 北京環保標準全國最多 機動車排放控制國際領先 2013年,在持續的環保壓力下,北京市密集發布多項地方環
缺水的北京又迎來汩汩清水…… 11月22日,南水北調京石段開始第四次向北京應急調水。在北京南水北調中線局的調度大廳,技術人員郭芳介紹:“現在每天流量70萬立方米,能保證200萬個家庭用水。” 從應急調水到正式通水,干渴的北方期盼已久的“調水夢”離現實越來越近:目前南
2013年,北京將強化“量水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防洪保安能力為中心,以加強中小河道防洪治理和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為重點,以加快水務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城鄉水務安全運行為基礎,全面建設“民生水務、科技水務、生態水務”,確保水安全。 2
294.1萬立方米!7月30日的市區用水量出現在市自來水集團供水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時,引來一片驚呼。還好今年市區日供水能力極限比去年提升18萬立方米,達到318萬立方米,才算有驚無險。但294.1萬立方米不僅刷新了北京供水百年紀錄,更是再次發出了水資源緊缺的警報。 目前,北京水資源年均用水
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正式通水。可以說,穩定的水源、可靠的供水、安全的水質是北京可持續發展必要支撐條件中最薄弱的一環。通水前北京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又如何保證水質安全的?記者日前采訪了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相關負責人。 進京前:加快水污染防治 “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為保障飲水安
今年秋季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經過1276多公里的長途跋涉,成為北京千家萬戶的生活飲用水。 隨著正式通水時間臨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獲關注。日前,有媒體報道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質難達標、治污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也有一種擔心,認為北方水質偏堿性,北方的自來水管網
“北京南水北調密云水庫調蓄工程銀團貸款簽約儀式”日前舉行,作為牽頭行北京農商銀行在協議中承諾組織銀團成員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共同向南水北調來水調入密云水庫調蓄工程提供銀團貸款人民幣21.5億元,用于支持南水北調市內配套工程的建設。 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
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7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陶岔渠首調水入渠水量達到150億立方米,沿線水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 中線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莊、鄭州等沿線19座大中城市,5310萬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調水。其中,北京1100萬人,天津900萬人,河北1510萬人,河南1
飲料瓶智能回收機 7月1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聯合舉辦了《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7年)》之首都生態環境建設與環保產業發展專項系列成果新聞發布會。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張光連介紹說,“首都生態環境建設與環保產業發展”專項以服務首都生態環境改善重大技術創新需求為引領,
南水北調工程石家莊至北京段已經建成。記者了解到,石家莊新華區杜北鄉的生活污水,常年被排入南水北調總干渠的雨水導流渠。雨水導流渠實質上成了一條污水溝,距離南水北調明渠渠岸不到10米。由于沒有任何防滲漏設施,沿途污水都在自然滲流,已形成了長達5公里的巨大滲坑。 污水溝距南水北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日前介紹,自2014年年底“南水”進京以來,截至2015年3月21日,自來水集團專門為“南水”進行管網水質檢測2.7萬次,日均超過300次,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日均監測水質超300次 南水占京城供水半壁江山 日前,來自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的公開消息稱
今年2月24日,移民姚百俊老人看到家鄉來慰問的演出分外親切,用手機拍下家鄉戲。2009年8月,試點移民啟動,淅川縣共有1.08萬試點移民遷入河南6個市。 2014年,北京市五環內城區居民都將喝上長江水。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規劃,2014年“長江水”進京,每
經過300多公里遠距離輸送,今天,南水北調第一批“南水”將流進北京多個自來水廠,經處理后,下午便會經城市配水管網送到城八區及門頭溝城區居民家中。未來6個月內,“南水”將占到本市居民日用水量的65%至80%。水價不會受到影響。 據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何鳳慈介紹,本次調水線路為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
湖南益陽地下水位過低,出現600多處塌陷。隨后,北京、安徽、浙江等多地相繼出現地下水位過低造成路面塌陷事件。 地面沉降的危害非常大,它有可能導致建筑物損壞、道路、橋梁、地下管道開裂,鐵路扭曲變形、防洪堤壩維護費用增加、沿海土地受海水入侵、鹽漬化嚴重等多種問題。地下水過度開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
2019年北京人有望喝到來自渤海的脫鹽淡水。作為全國嚴重缺水城市之一,北京一直謀求從外地調水,脫鹽渤海水每年供應量有多少?今年有南水北調進京,海水淡化進京是否還有必要?老百姓則關心,海水淡化后能喝嗎?水價是否很貴?近日,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和專家,對上述疑問進行了解答。 1 淡化海
連日來隨著氣溫迅速攀升,北京城區日供水量逐漸上升。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預測,今夏城區日供水量將達到310萬立方米至315萬立方米,接近318萬立方米的日供水能力極限。 北京市水務部門表示,在南水北調水源進京前,北京今夏高峰供水形勢依然嚴峻,社會各界應共同節約用水。 5月29日北京城區供水量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