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資料 30歲女性,因持續性頭痛10 d入院。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5 ℃,血壓106/69 mmHg,神志清楚;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 mm,對光反射靈敏;未見神經系統陽性體征。顱腦MRI示左側顳枕葉皮質區見一類圓形軟組織腫塊,直徑約為1.6 cm,信號不均勻,T1為低信號,T2、FLAIR為高信號,增強掃描可見環形強化,邊界清楚,周圍見大片狀水腫信號影,影像診斷為左側顳枕葉占位,考慮轉移瘤(圖1A)。 經檢查未發現有轉移瘤原發灶,且排除顱內感染以及結核特異性感染可能。頭痛逐漸加重,應用甘露醇脫水緩解顱內壓增高。入院第3天在全麻下行顱內占位開顱探查術,術中明確可見包裹膿腫,且術中穿刺液冰凍切片檢查及術后穿刺液涂片檢查發現大量白細胞及革蘭氏陰性桿菌、少量革蘭氏陽性球菌,明確診斷腦膿腫。 術中未完全切除膿腫包膜,穿刺抽吸部分膿腫液后結束手術。術后應用去甲萬古霉素聯合美羅培南抗感......閱讀全文
1.病例資料?30歲女性,因持續性頭痛10 d入院。入院體格檢查:體溫36.5 ℃,血壓106/69 mmHg,神志清楚;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 mm,對光反射靈敏;未見神經系統陽性體征。顱腦MRI示左側顳枕葉皮質區見一類圓形軟組織腫塊,直徑約為1.6 cm,信號不均勻,T1為低信號
由不明原因引起的肝膿腫,稱隱源性肝膿腫,可能肝內原有隱匿性病變,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病原菌在肝內繁殖,發生肝膿腫。治療主要是大量應用抗菌藥物,膿腫形成后手術治療,但是年老體弱、全般情況不佳病人不能耐受手術,大量應用抗菌藥物,可能引起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治療比較棘手,經皮肝穿治療直徑小于125px隱
腦膿腫自發性破入腦室是化膿性腦膿腫一種少見并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癥,現將在本院診治的1例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男,71歲,2019年3月2日以“突發劇烈頭痛伴嘔吐10d”在外院急診CT造影(CTA)發現:1)顱內動脈瘤;2)左側腦室三角區腫瘤?(圖1A),遂轉診本院,顱腦多模態MRI檢
【一般資料】 女,63歲,農民 【主訴】 發熱、咳嗽2天,頭暈、嘔吐3小時 【現病史】 2天前患者著涼后出現發熱,最高體溫達37.4℃,伴咳嗽、咳黃濃痰,自服藥物治療,癥狀無好轉,3小時前突發頭暈,伴惡心,嘔吐2次,為胃內容物,無頭痛,無耳鳴、聽力下降,無視物模糊、視物旋轉、視物成雙,無意識障
【一般資料】女,33,無業【主訴】下腹痛痛半月【現病史】患者為已婚中年女性,G1P0,既往人流1次。自訴平素月經規律,初潮12歲,周期26-30天,經期4-7天,量中等,色暗紅,有血塊。患者于半月前行人工流產,術后回家先出現輕微腹痛,最近兩天出現腹痛越來越劇烈,難以忍受,現為求進一步治療,收住入院。
【一般資料】 女性,20歲,學生 【主訴】 肛周腫痛1周。 【現病史】 患者1周前進食辛辣后出現肛周下墜疼痛感,開始癥狀較輕,患者未予重視,后疼痛漸加重,出現跳動性疼痛,無寒顫、高熱,患者就診于當地醫院,予抗生素治療(藥名及劑量不詳),疼痛無減輕,且進行性加重,坐臥不安,仍無寒顫、高熱,為求進
芝加哥居民Larry Ambrose在某天夜里醒來,在廚房不能讀微波爐上的時間,幾天后他被診斷為中風。Ambrose,像所有中風患者的25%一樣,經歷了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腦卒中,這意味著醫生無法確定原因。 醫生認為,對于這些患者來說,心房顫動——心律失常(心跳異常)最常見的類型,可能在患者
1.臨床資料?患者,男,65歲,訴自覺左上后牙區腫痛6月余,腭側黏膜輕度按壓痛,1個月后疼痛放射至左側眶外側、鼻翼旁。于2018年1月3日至大連市口腔醫院取組織活檢,病理結果經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會診,診斷左上后牙區牙齦為牙源性癌,符合牙源性影細胞癌的表現。?回當地診所行靜滴抗炎治療1周后,2018年1
?2.討論?牙源性影細胞癌是一種源于上皮的惡性牙源性腫瘤,其內有特征性的影細胞及發育不良牙本質,或緩慢生長伴局部侵襲,或快速生長并向周圍組織浸潤。自從Ikemura等人首次于1985年詳細記錄1例病例,迄今關于影細胞癌的病例報告僅有50余篇,于2005年被WHO列入牙源性腫瘤分類。?既往研究中多認為
【一般資料】女性,52歲【主訴】轉移性右下腹痛三天【現病史】患者自訴于入院前兩天晚上,在無明顯誘因情況下感上腹部疼痛,呈持續性隱痛,無陣發性加劇,不向其它部位放射,伴有輕度惡心無嘔吐,未行特殊檢查治療,休息后病情無好轉,十余小時后疼痛逐漸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并呈持續性鈍痛,無陣發性加劇,無明顯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