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林在廣州調研期間視察中科院廣州生物院
7月8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陪同下,先后來到東莞、江門、廣州等地,深入工廠企業、科研院所、市政建設一線,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行調研。 7月11日,賈慶林來到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州生物院院長裴端卿向賈慶林詳細介紹了研究院的發展歷程、人才隊伍建設、科研成果產出以及院地合作、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各個方面取得的成績。隨后,賈慶林參觀了公用儀器中心和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 廣州生物院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擁有一批海外引進的干細胞領域的科學家,近年來在誘導多能干細胞領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國的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誕生于該所,該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廣東生科學技術一等獎。在中科院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賈慶林一邊聽取匯報,一邊向細胞間和實驗室內的科研人員微笑點頭、揮手致意,廣大的科研人員對賈慶林的到來報以熱烈的掌聲。參觀......閱讀全文
賈慶林在廣州調研期間視察中科院廣州生物院
7月8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陪同下,先后來到東莞、江門、廣州等地,深入工廠企業、科研院所、市政建設一線,就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行調研。 7月11日,賈慶林來到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
賈慶林參觀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4月19日上午參觀了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暨博奧生物有限公司。 賈慶林興致勃勃地聽取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關于博奧公司生物芯片項目研發應用情況的介紹,觀看了生物芯片和配套儀器,與科研人員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公司自主創新、產品生產銷售、人才
《Nature》提示科研人員請務必重視干細胞的基因測序
利用人類多能干細胞,體外培植可移植的再生組織技術,是治療一系列頑固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病)的希望。 4月26日哈佛干細胞研究所(HSCI)、哈佛醫學院(HMS)、麻省理工學院(MIT)Broad研究所、哈佛斯坦利精神病研究中心等多家機構聯名發表了《Nature》在線文章,呼吁全球范圍內的多
科研人員也需要減負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取消奧數、為中小學生減負,事實上,科研人員也需要減負。 “最近忙著申報項目,課題組上下已經熬了好幾個通宵,實在抽不出時間接受采訪。”日前,筆者在約采訪時被科研人員拒絕,遺憾之外還有點好奇,科研人員到底在忙什么,連一個小時的采訪時間都沒有嗎? 科研人員確實很
科研人員不再“扎心”
7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擴大科研人員自主權的措施,更大釋放創新活力。 會議提出5點改革措施,劍指科技人員五大“扎心”問題。《中國科學報》采訪數位一線科研工作者,暢談他們的扎心事和真心話。 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已有的項目申報材料,不
科研人員也要減負啦!
近日,湖北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衛健委四部門聯合發文,在持續深化減輕科研人員負擔7項行動(簡稱“減負行動1.0”)的基礎上,啟動實施“持續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激發創新活力專項行動”(簡稱“減負行動2.0”),重點聚焦科研項目管理、經費調劑使用、薪酬激勵、成果轉化等方面存在的難點、堵點問
科研人員“會診”黑土糧倉
腳下積雪“咯吱咯吱”響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煥軍正帶領科研團隊在第三管理區的地頭上查看,為即將進行的科研試驗和技術示范做前期準備。 “我這邊要做秸稈試驗,需要8個池子”“我做節水、節肥、節藥各需要10畝,試驗示范需要100畝”……對專家們的要求,一同來現場的北大荒集
上海擬建科研人員誠信檔案
電費長期欠繳、貸款逾期不還將給市民個人信用記錄“抹黑”,不久的將來,科研人員若有剽竊、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也將被列入科研誠信黑名單。記者11月2日從上海市科委獲悉,為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建立科研誠信檔案的相關事宜已經寫入新版《上海市科技進步條例》,有望于“十二五”期間探索實施。 2010
科研人員如何規避創業“陷阱”
蔡軍是深圳工作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從去年10月開始,幾乎每天都有人到他那兒談創業的事。“有做茶葉生意的,有做水果生意的,有涉足馬拉松、足球的,甚至還有用移動互聯網方式收破爛、賣菜的。”作為一個過去20多年職業生涯中一直在創業的“老兵”,蔡軍覺得,現在全民創業已經進入了一個“
如何摘掉科研人員的“緊箍咒”?
兩會中,科技創新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于科研工作者來說,這的確是一道福音。然而,現行的科研管理方式卻讓很多人傷不起,對于希望大展拳腳的科研人來說,頭上的緊箍咒似乎并沒有松動的跡象。 行政化:就是要套住你 “盡管國家一再強調要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但作為一線人員,我怎么感覺頭上的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