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技創新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12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過去五年自治區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重大進展。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孫利劍、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李秉榮、內蒙古大學校長陳國慶出席新聞發布會。 孫利劍代表自治區政府作新聞發布,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新理念、新思想和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區建設,重點從抓戰略、強化頂層設計,抓改革、理順體制機制,抓統籌、提升創新能力,抓項目、引領產業升級,抓企業、培育創新主體,抓合作、推進協同創新6個方面持續著力。經過幾年的努力,科技創新體系基本形成,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績效大幅提升,創新驅動發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點上。 孫利劍表示,近年來,自治區通過全面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關鍵技術攻關、平臺載體建設三大工程,在新材料、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綠色農牧業、生態環境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閱讀全文
內蒙古科技廳發布科技創新容錯免責事項清單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發布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創新容錯免責事項清單(試行)》(以下簡稱《清單》)的通知,以進一步鼓勵科技創新及其管理人員擔當作為、勇于創新。《清單》共列13條,針對內蒙古自治區內高校、科研院所及有科技創新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在使用財政資金,開展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時,出現的
內蒙古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圍繞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這個中心,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深入實施《內蒙古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規劃》,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4日,自治區政府在呼和浩特召開全區科技工作會議,確立了2015年科技工作總體思路。 自治區副主席白向群在全區科技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作為經濟欠發達和科技資
內蒙古加大民生領域科技創新投入-推進118項科技計劃
內蒙古自治區加強民生領域的科技創新,2019年自治區科技廳在社會發展領域圍繞生態、環境、蒙醫藥等領域科技需求,共安排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18項,其中,科技重大專項9項,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計劃項目109項。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在生態環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民生領域,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
科技金融助力內蒙古科技型企業復工復產-、創新發展
為幫助科技型企業渡過疫情難關,順利復工復產,自治區科技廳深入了解科技型企業運轉狀況,及時跟進融資服務需求,積極協調金融機構。除支持防疫名單中的12家企業外,還對28家科技型企業啟動了7.98億元的科技融資。截止到目前,9家企業已獲得放款或批復,金額達2.93億,3周內實現本項融資金額的36.72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簽署深化科技創新合作協議
為深入實施京蒙協作“科技創新倍增計劃”,深度融入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體系,4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北京簽署深化科技創新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聚焦內蒙古自治區未來產業布局和科技創新需求,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和資源力量,共同打造“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內蒙古創新中心
內蒙古科技創新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12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過去五年自治區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重大進展。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孫利劍、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李秉榮、內蒙古大學校長陳國慶出席新聞發布會。 孫利劍代表自治區政府作新聞發布,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
內蒙古:全力推進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意見》,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科技委辦公室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縣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方案》結合縣域科技創新實際需求,自治區、盟市、旗縣(市、區)三級協調聯動,精準發力,全面提升縣域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縣域經濟邁向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內蒙古科技創新重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12月11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過去五年自治區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重大進展。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孫利劍、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李秉榮、內蒙古大學校長陳國慶出席新聞發布會。 孫利劍代表自治區政府作新聞發布,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
39家科技型企業入選-內蒙古自治區推送“科技創新再貸款”推薦名單
近日,科技部依托“創新積分制”篩選反饋了第二批、第三批符合“科技創新再貸款”條件的企業名單,中國人民銀行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向全國21家金融機構推送。內蒙古自治區共39家科技型企業入選,截止目前,已有6家科技型企業獲得貸款2090萬元。2024年,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科技部等九
《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發布
12月1日,正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五屆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天府論壇”(下稱:“天府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首次發布了《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力指數2022》報告。 報告以全球19個國家的32個科技創新中心為評價對象,構建了包括科技創新資源、科技創新成果、科技創新環境和科技創新影響4個一
內蒙古以“四個堅持”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晉位升級
2022年,自治區科技廳堅持以“科技興蒙”行動為統領,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績、實現新突破,全區科技創新工作在國家層面晉位升級取得顯著成效。 一、取得的成效 一是區域科技綜合創新水平首次第二類地區行列。2022年12月,《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2》發布,顯示內蒙
用科技創新激活“社會創新”
創新惠民是兩會的老話題了,其魅力在于常議常新,每年都能看到新進展,每年都可以有新期待。 總體講,科技創新惠及民生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直接途徑,比如研發新藥品,幫助人們消除病痛;一條是間接途徑,科技創新提供技術平臺和手段,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社會創新”,尋求解決就業、教育、醫療、扶貧和慈善等民
統籌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已有5年。百尺竿頭,如何更進一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四個統籌”的重要要求,為不斷譜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今天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廣大干部群眾一起探討“四個統籌”的時代意義和實踐價值。 ——編 者 統籌不僅限于
“論道”新材料科技創新——“學科引領-科技創新”
11月27日,2022年材料學科建設與學術前沿論壇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舉行。論壇以“學科引領 科技創新”為主題,來自國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話材料學科建設發展與學術前沿進展,共同助力功能新材料行業新發展。 “我們正處于科學與技術大發展、大交叉、大融合的時代,材料學科不斷向縱深拓展,交叉學科
白春禮:以黨建創新驅動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完成偉大事業的根本保證。在推進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值得思考: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由創新來驅動,那么創新由什么來驅動?換言之,創新的動力來自哪里?有人認為,科技創新由好奇心驅動,也有人認為,科技創新由經
推進科技創新與商業創新共振
國內外頂尖科技、400多場主題演講、數萬平方米創新展覽體驗區……以“飛天·進化”為主題的云棲大會,日前在浙江杭州云棲小鎮舉行。在這個展現中國創新力量的舞臺上,既有多項新科技的展示,也有關于互聯網商業創新、生態構建的廣泛討論。 作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
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內蒙古加強基礎研究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通過加強重點實驗室管理、建設科研條件平臺體系、加大自然科學基金投入等舉措,加強基礎研究,全面提升自治區源頭創新能力,成果亮點頻現。 一是加強重點實驗室管理,著眼長遠布局支撐基礎研究。為激發自治區現有重點實驗室的創新活力,2019年自治區科技廳開展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秉承“以
福建省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推進科技創新
一是支持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科技支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服務。出臺《福建省科技支行風險補償金管理辦法(試行)》及《福建省科技支行虛擬風險池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支持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科技支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優惠貸款服務。共支持5家商業銀行在
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學院科技創新巡展啟動
12月27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9”在北京科學中心拉開帷幕。 本年度巡展立足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科院建院70周年這一歷史性節點,重點遴選了近年來中科院在數、理、化、天、地、生六大方面較易于被青少年理解的重大科技進展和成果,并在已有的兩套展品基礎
寧波出臺科技創新政策包支持企業科技創新
3月6日上午,寧波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寧波市2024年經濟政策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政府、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寧波市科技局副局長王數參加新聞發布會。 關于今年寧波出臺的科技創新政策包對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具體有哪些政策舉措,寧波市科技局副局長王
激勵引領創新-共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近年來,北京市切實著眼于科技創新服務民生需求,讓科技攻關成果惠及首都市民,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市科委等相關委辦局形成聯動,以項目引導的方式集聚首都醫療衛生領域的優勢資源,搭建科技支撐體系,形成了集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全過程的科技攻關與管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條腳踏實地的醫療衛生科技創新之路,有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一鏈融通
“我們孵化的3款心血管領域首創產品,可快速檢測診斷暴發性心肌炎、心梗后心衰、主動脈夾層,目前均處于臨床階段,計劃明年上市。”11月7日,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院長助理王慧中說,武創院生命科學工具產業研究所成立僅兩年時間,采取“產業孵化+平臺賦能”模式,已成功孵化9個來自全國
激勵引領創新-共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科技創新中心是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之一,十八屆五中全會也把創新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首。這些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為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兩年來,北京在發展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揚帆啟航,碩果累累,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北京當前科技工作的重點和特點,展示了首都科技創新的
“全球科技創新趨勢研究”啟動-構建高效科技創新體系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屬中國經濟年鑒社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開展的“全球科技創新趨勢”課題啟動發布會在京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隆國強副主任到會致辭,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余斌同志主持會議,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以色列科學家Dan Shechtman教授,李嘉誠基金會執行董事周凱旋女士發表演講。該課題將
內蒙古杭錦旗:科技助力沙漠變農田
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庫布其沙漠,向沙漠腹地望去,2.5萬畝的綠色農田宛如一道從天而降的綠色大網,牢牢地將黃沙鎖住。 拖拉機、播種機、旋耕機轟鳴運轉,耕地犁地、土壤測試、安裝噴灌設施……這片綠色農田便是杭錦旗沙漠生態修復示范基地“沙漠土壤化”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忙碌。 “沙
內蒙古:八項措施促科技成果轉化
內蒙古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實施效果列入對盟市、部門的年度考核內容。1月17日,自治區政府對外發布《內蒙古自治區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八項措施》。 此前,內蒙古科技廳主要負責人介紹,內蒙古大數據成果交易平臺即將建成。八項措施的第一項即是“應用大數據交易平臺
內蒙古成立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聯盟
1月14日,第五屆內蒙古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暨內蒙古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聯盟成立大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來自浙江、陜西、新疆等省區的創新方法工作負責人,以及全區110家科技型企業的高管團隊共計280余人參加了論壇。 內蒙古自治區創新方法推廣應用聯盟是由自治區高等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產業園區
科技周:再現科普盛宴-助力科技創新
5月20日—27日,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成功舉辦。本屆科技周以“科技強國 創新圓夢”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主場活動通過大型科普博覽,
科技援藏助力日喀則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近年來,山東省科技廳按照魯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科技援藏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作為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的具體行動,集聚創新資源,深化科技合作,強化項目、平臺、人才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支撐、智力援助、培養團隊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日喀則高質量發展貢
科技創新是治污利器
我國當前面臨的大氣污染問題成因復雜、治理困難,而“技術不足”是長期以來制約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頸之一。不久前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將“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十條措施之一,并明確提出要加快大氣污染物控制技術研發。 西安市有關部門與企業共同研發降塵減霾車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