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相關介紹
1.激素替代療法(HRT) 已有大量研究證實,絕經后婦女單獨應用雌激素或與孕激素聯合應用可以預防骨量的丟失。雌激素的劑量與療效有明顯關系。強調使用最低的有效劑量,以避免其副作用。HRT需連續應用,如需停止,則應加用其他治療,以保持對骨量的有利影響。 2.補鈣 對絕經婦女推薦的每天鈣攝入量為1000~1500mg元素鈣。對老年婦女較長時間的鈣劑補充可能部分逆轉與年齡相關的血清甲狀旁腺素(PTH)及骨吸收的增加,降低骨丟失。盡管補鈣是相對安全的,仍應注意監測血、尿中鈣濃度。如果血鈣在正常范圍,24小時尿鈣在100~200mg,說明劑量恰當;如果尿鈣在300~400mg,說明鈣或維生素D劑量過大,應減量;如果尿鈣>400mg,應停服,以免出現腎或膀胱結石。 3.維生素D 對老年婦女每天補充400U維生素D3可以輕度降低PTH的分泌,增加股骨頸骨密度,但骨轉換的生化指標未見變化。對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老年婦女,如慢性疾......閱讀全文
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相關介紹
1.激素替代療法(HRT) 已有大量研究證實,絕經后婦女單獨應用雌激素或與孕激素聯合應用可以預防骨量的丟失。雌激素的劑量與療效有明顯關系。強調使用最低的有效劑量,以避免其副作用。HRT需連續應用,如需停止,則應加用其他治療,以保持對骨量的有利影響。 2.補鈣 對絕經婦女推薦的每天鈣攝入量為
關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檢查介紹
1.骨吸收生化指標 尿Ca/Cr、尿HOP/Cr:Ⅰ型膠原吡啶交聯物及末端肽、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2.骨形成生化指標 血清堿性磷酸酶(ALP)及骨堿性磷酸酶(bAIP)、血清骨鈣素(BGP)、血清Ⅰ型膠原前肽。 3.骨密度(BMD)測定 WHO于1994年修訂骨量測定值
關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簡介
絕經后骨質疏松癥(PMO)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常見病,主要發生在絕經后婦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導致骨量減少及骨組織結構變化,使骨脆性增多,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疼痛、骨骼變形、出現合并癥等嚴重地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甚至縮短壽命。絕經后婦女發生PMO的患病率為男性的4倍。WHO對骨質疏松癥
關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的病因分析
雌激素的缺乏是引起PMO的主因之一,雌激素能促進早期成骨細胞分化,刺激膠原蛋白并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絕經后雌激素嚴重不足,致破骨細胞活性增加,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轉化率,影響鈣鹽沉積,使骨消融增加,大量骨質丟失,最終導致PMO。 PMO可分為兩類: ①絕經后早期骨質疏松,以骨量迅速丟失為特點,與
簡述絕經后骨質疏松的臨床表現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隱匿發生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之前,往往沒有任何癥狀,一旦發現駝背、身材變矮或骨痛時,常常已經發生了骨折。主要有以下表現: 1.骨痛 骨質疏松的骨痛通常是因小梁骨發生微骨折,當體位變動時肌肉及韌帶牽拉引起,故可發生起坐痛、前屈后伸痛、行走痛、翻身痛及臥位痛等。 2.駝背或身
安進單抗新藥治療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療
美國生物技術巨頭安進(Amgen)與合作伙伴UCB近日在美國波士頓舉行的第98屆美國內分泌學會年會(ENDO 2016)上公布了骨質疏松癥新藥romosozumab III期STRUCTURE研究的詳細數據。該研究是一項多中心、國際、隨機、開放標簽、特立帕肽(teriparatide)對照III
骨質疏松癥的外科治療相關介紹
(1)微創手術經皮椎體成形術(vertibroplasty)和后凸成形術(kyphoplasty)是脊柱微創治療的新進展之一,適用于新鮮不伴脊髓或神經根癥狀、疼痛嚴重的椎體壓縮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粉碎性骨折的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橈尺骨遠端骨折多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關節面,骨折愈合
骨質疏松的藥物干預治療介紹
僅補充鈣劑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需根據患者情況加用藥物。 (1)藥物治療適應證已有骨質疏松癥(T≤-2.5)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2.5
關于骨質疏松的外科治療介紹
(1)微創手術經皮椎體成形術(vertibroplasty)和后凸成形術(kyphoplasty)是脊柱微創治療的新進展之一,適用于新鮮不伴脊髓或神經根癥狀、疼痛嚴重的椎體壓縮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粉碎性骨折的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性橈尺骨遠端骨折多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關節面,骨折愈合
治療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相關介紹
1.鈣劑 鈣(Ca)是人體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占體重的1.5%~2%。99%的鈣貯存在骨骼和牙齒中,鈣與磷的結合物是構成人體骨架的主要成分,它主要以羥磷灰石結晶形式存在,它參與人體的生命活動過程。鈣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鈣的排出主要通過尿、大便、乳汁、汗液、皮膚、月經和頭發等排
骨質疏松的治療方法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運動 在成年,多種類型的運動有助于骨量的維持。絕經期婦女每周堅持3小時的運動,總體鈣增加。但是運動過度致閉經者,骨量丟失反而加快。運動還能提高靈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營養 良好的營養對于預防骨質疏松癥具有重要意義,包括足量的鈣、維生素D、維生素C以及蛋白質。
骨質疏松的介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以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改變為特征,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為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輕微創傷時或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以脊柱、髖部和前臂為好發部位。發生骨折會導致骨質疏松癥
關于骨質疏松的基礎措施治療介紹
(1)調整生活方式①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②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③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包括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2)骨健康基本補充劑1)
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干預治療介紹
僅補充鈣劑對于骨質疏松的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需根據患者情況加用藥物。 (1)藥物治療適應證已有骨質疏松癥(T≤-2.5)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2.5
骨質疏松的介紹你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以單位體積內骨量減少及骨微結構改變為特征,多見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的嚴重后果為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輕微創傷時或日常活動中即可發生的骨折,以脊柱、髖部和前臂為好發部位。發生骨折會導致骨質疏松癥
關于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基本措施介紹
(1)調整生活方式 ①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 ②注意適當戶外活動,有助于骨健康的體育鍛煉和康復治療。 ③避免嗜煙、酗酒和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 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種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險的疾病和藥物,加強自身和環境的保護措施(包括各種關節保護器)等。 (2)骨健
妊娠哺乳相關骨質疏松病例分析
病例介紹患者女性,40歲,主因“腰部疼痛半年”入院。現病史:患者于7月前行剖宮產,半年前產后擔水時出現腰部疼痛,可耐受,無肢體活動受限,當時未重視。此后勞累后感到腰部疼痛明顯,于某鎮醫院住院。當時,X線檢查示腰椎壓縮性骨折,給予“仙靈骨葆膠囊”及補鈣、促進鈣吸收對癥治療后出院。院外堅持用藥,但仍有腰
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介紹
(1)鈣劑 作為各種藥物治療的輔助或基礎用藥。絕經后婦女的適當鈣攝入量為1000mg/d~1500mg/d,65歲以后應為1500mg/d。補鈣方法首先是飲食補充,不能補足的部分以鈣劑補充,臨床應用的鈣劑有碳酸鈣、磷酸鈣、氯酸鈣、枸櫞酸鈣等制劑。 (2)維生素D 適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缺少戶外活動
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癥
??? 古代中醫學無“骨質疏松癥”之病名。骨質疏松癥屬骨骼系統疾病,究其病癥、體征,多見腰部、膝部等骨關節疼痛癥狀,與痹癥相似;究其病因病機,與骨痿、骨枯、骨極、骨痹證發病機制相似。目前比較認可的病名當屬“骨痿”。本文簡要介紹中醫治療骨質疏松癥。??? 1 骨質疏松癥病理提要??? 1.1 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及其藥物治療
?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細結構破壞為特征,導致骨脆性增加,強度受損,骨折危險性增加的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疾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和特發性三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絕經或者老齡引起的骨骼退行性變;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某些疾病、藥物、營養和活動異常而造
Nat-Commun:治療骨質疏松的新療法
近日,來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治療手段,盡管該療法目前處于初級階段,但研究者表示,這種方法可以有效促進骨質缺失患者機體成骨細胞的發育,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對名為PPARy的蛋白以及其對骨髓干細胞命運的
骨質疏松的基本信息介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后骨質疏
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介紹
1.骨質疏松癥(osteoprosis)以絕經期婦女及老年人的原發性骨質疏松最為多見,繼發于其他疾病的繼發性骨質疏松較少見。 2.常見癥狀是背痛,多見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線檢查見最明顯的骨質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體的塌陷可表現為魚尾樣雙凹形或楔形變,椎體有時甚至完全壓扁。 4.骨計量
骨質疏松癥的預防介紹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
簡述防治骨質疏松的藥物介紹
(1)鈣劑 作為各種藥物治療的輔助或基礎用藥。絕經后婦女的適當鈣攝入量為1000mg/d~1500mg/d,65歲以后應為1500mg/d。補鈣方法首先是飲食補充,不能補足的部分以鈣劑補充,臨床應用的鈣劑有碳酸鈣、磷酸鈣、氯酸鈣、枸櫞酸鈣等制劑。 (2)維生素D 適用于圍絕經期婦女缺少戶外活動
骨質疏松癥的基本介紹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又分為絕經后骨質疏松癥(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絕經后骨質疏
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藥治療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的加劇,骨質疏松癥已成為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西藥主要用骨營養補充劑、骨吸收抑制劑、骨形成促進劑等治療,這些藥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骨質疏松癥,但是其效果并不理想。隨著中醫藥對骨質疏松癥的深入研究,在治療方面上取得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漸漸成為治療骨質疏松癥手段之一。骨質疏松癥與中醫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
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
骨質疏松的形成病因
1.特發性(原發性) 幼年型成年型、經絕期、老年性。 2.繼發性 ①內分泌性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營養性蛋白質缺乏、維生素C、D缺乏、低鈣飲食、酒精中毒等。④遺傳性成骨不全染色體異常。⑤肝臟病。⑥腎臟病
骨質疏松的診斷方法
絕經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癥、腎性骨營養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1994年WHO建議根據BMD或BMC(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