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利用加速產業化仍需時日
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主辦,武漢凱迪電力與《財經》雜志共同承辦的“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日前在武漢舉行。來自國內外生物質能源、金融投資領域的政商學界知名人士圍繞“種植能源推動綠色經濟轉型”“綠色金融構建與可持續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產業政策支持”等相關熱點話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聚焦“種植能源”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利用加速 可再生能源成為新能源戰略重要選項 與會者普遍認為,目前,中國和世界的能源格局都在急速變革,其中發展最快、應用面最廣的生物質能源必將成為這次變局的重要角色。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與經濟結構的深入調整,以生物質能源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新能源的戰略選擇。全國政協常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認為,生物質能源革新了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能源獲取方式,讓能源從采掘時代,進入到種植時代。 “我國生物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每年產生的農林業廢棄物達12億噸,其中秸稈就有7億......閱讀全文
我國加快發展生物質能源
加強節能降耗,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識。省政協委員、河南亞太能源科技集團董事長劉紅軍建議加快生物質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劉紅軍說,我國是個化石能源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到2020年,我國需要進口約2.3億噸原油和1000億立方米天然氣,分別占國內石油和天
生物質能源迎來發展春天
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清潔和可再生的生物質能源,雖有替代化石能源、保護環境、促進現代農業和農民增收等社會需求和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法案》、《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等法規條例的推動,但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近年霧霾加劇和國家采取的緊急行動,對我國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將會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生物質能源行業要抓住機
生物質能源的幾種形態
生物質能是一種具有雙向清潔作用的可再生能源,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多種終端能源,如氣體燃料、固體成型燃料和液體燃料(生物燃油)。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 是一種比較經濟的燃料,它的原料主要來自秸稈、森林三剩物(采伐、造材和加工的剩余物)、木屑、花生殼、樹皮,經過
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
當前,能源短缺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危機,除了開發利用核能、太陽能等能源外,必須尋找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是一個重要途徑。我省作為南方重點林區,森林資源豐富,應當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這對于保障我省能源安全、改善生態環境、推動農村經濟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我省經
芒草:突圍中國生物質能源困局?
理論上,中國需要生態恢復的土地超過100萬平方公里,如用來種芒草,按10噸/公頃的保守產量計算,一年干芒草產量能達10億噸,如用于燃燒發電,即能達到2007年全國總發電量的45%;而如果拿出5億噸轉化成乙醇,則能取代中國2010年全年的汽油用量。 在中國,“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提法正變
遼寧開辟生物質能源利用新途徑
由遼寧省林產工業總公司、省森林經營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高致密固化生物質燃料制造技術及工業應用”項目成果鑒定會于日前在沈陽市舉行。此次鑒定會由省科技廳主持,省林業廳組織召開,并邀請了沈陽農業大學、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8名國內知名專家參加了鑒定會。 遼寧省林產工業總公司和省森林經營研究所等相關研究
生物質能源的意重要性
我國要求可持續和諧發展必須以能源的安全問題為保障。可是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大量石油燃燒釋放的氣體導致溫室效應的同時增加了能源消耗。??據統計,全世界每年能源消耗超過87億噸石油,并且還在快速的增長中,預計2015年將會高達112—172億噸石油。我國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為62億噸。90年代后,中國經
生物質能源替代燃煤成為可能
日前,天津大學參與的“大功率抗結渣生物質固氣復合燃燒技術及裝置”通過了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結果顯示,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標志著我國在根治燃煤排放方面獲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對根治我國霧霾“元兇”,發展新能源產業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據天津大
生物質能源或可加劇全球變暖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近日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更為深入地闡述了全球森林砍伐對溫室氣體影響的機理,并指出為了制造生物能源而引發的森林砍伐將會加劇溫室氣體排放。研究報告近期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上。 報告認為,當一片森林被砍伐后,溫室氣體排放量取決于這些被砍伐的樹木的用
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比較優勢
生物質能源是世界公認的繼煤、石油、天然氣后第四大能源庫,發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正成為國際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選項。總體來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終端市場占比18.6%,其中總的生物質能占比為73%,扣除傳統生物質能比例也達到30%。圖片來源于網絡
青島能源所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生物質材料具有來源豐富、可再生等優點,在可持續能源材料開發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以海洋中豐富的海藻多糖、甲殼素等生物質材料為基礎,研究開發高性能的能源材料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團隊負責人崔光磊等在海洋生物質能源材料研究
要重視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
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我國有豐富的生物自然資源和可利用資源。除種植物和野生植物外,尚有大量廢棄資源。據統計,我國農林業生產廢棄物每年達12億噸,其中僅秸稈就有7億噸;禽畜養殖業有機物排放33億噸。但大都沒有利用,造成大氣和水源污染,每年僅田間焚燒秸稈就達1.5億噸。如何合理利用變廢為寶
評論:應抓住生物質能源的發展機遇
一、轉變發展方式破解資源環境危機 人類工業文明走到今天,已面臨著資源、生態環境、全球氣候變暖為表現的危機。各種危機的集中爆發預示著工業文明的化石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美國未來預測大師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中這樣寫道:“我們正處于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石油世紀的最后階段,這是一
生物質能源:加速發展要鋪“政策路”
“看上去很美”的生物質能源作為石化能源的替代品一度成為業內焦點。而最新數據顯示,在生物柴油發展的黃金期,國內涉足企業數量一度超過300家,截至目前,這一統計數據縮水了九成。 生物柴油:難以打開銷售渠道 “現在國內生物柴油廠家全線生產的就剩下30家了,其他的廠家是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了。” 成都益
唐祖宣代表:支持秸稈生物質能源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鄧州市中醫院院長唐祖宣建議,國家應在法律、財政、稅收、價格、土地、投資、環保等政策層面上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發展秸稈生物質能源的支持力度,搶占產業先機,在生態文明、美麗中國建設進程中打造核心競爭力。 唐祖宣認為,在我國發展生物質能源意義重大:一是
[微話題]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項目借生物質能源的名頭,一邊拿著國家的電價補貼,一邊偷偷燒著煤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網民表示,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相關行業標準的缺失,建議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為規范行
能源轉型期-生物質能有望大“發酵”
業內人士認為,21世紀是化石能源逐漸向可再生清潔能源轉型的世紀。除傳統的水能外,新興的可再生能源中一馬當先的是生物質能。中國是生物質資源的大國富國,且生物質能源技術成熟,可與農業現代化、綠色城市化、生態環保建設和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油氣對外依存度等協同推進 生物質能專業論壇于日前在京召開,業內眾
農村生物質能源建設駛上快車道
據新華社電 眼下正是夏糧大規模收獲的農忙時節。過去此時在一些小麥主產區,不時會有農民焚燒秸稈,既污染了環境,也浪費了秸稈資源。這種情況如今有了明顯轉變,越來越多的農民意識到,秸稈原來還能變廢為寶,燒秸稈的現象快速減少。 在河北保定的博野縣,已有1100多臺生物質燃料爐具安家落戶。這種爐
生物質能源利用需更“細心”的政策扶持
在我國農村地區還將大量的秸稈堆到田間地頭焚燒時,來自國外的專家已經作出了 “中國是全球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21世紀,中國實現由生物質資源大國向生物質資源及生物經濟強國轉變將成為必然趨勢”的預測。但對于地大物博且地域性差距巨大的中國而言,要實現向生物質資源利用強國的轉變并非易事。 近年來,
孫建中:生物質能源研究應跳出傳統思路
日前,由江蘇大學特聘教授孫建中申請,以“高效降解生物質的自然生物系統資源利用與仿生”為主題的第395次香山科學會議學術討論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內20多個單位的40余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作為本次會議執行主席之一,孫建中在會上作了題為《模擬與利用自然生物系統實現生物質高效轉化的前沿科學問題》
生物質能源公司加快業務拓展-政策助力產業發展
生物質能源上市公司近期紛紛交付成績單。其中,凱迪生態2015年凈利潤增幅超過4成,長青集團凈利潤增幅超過70%。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相關規劃要求,未來中國將加快發展生物質能源,完善生物質能發電扶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將加大業務拓展力度。 行業龍頭業績大增 凱迪生態去年實現營業收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推進會在青島召開
5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承辦的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推進會在青島召開。 科技部農村司副司長劉暉、中科院科發局副局長馮仁國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由青島能源所所長劉會洲、副所長彭輝分段主持。 劉暉在講話中指出,生物質能源生產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過程依賴完善
林業生物質能源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今后10年,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產業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即將出臺的《全國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了未來10年林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林業生物質能源占全國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達1.52%;到2020年,林業生物質能源占全國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達2
推進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需政策有效發力
近年來,國家鼓勵發展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政策頻出,雖然對生物質能源的產業發展有所推進,但產業的發展規模和水平遠遠低于風能、太陽能的利用,并沒有形成真正的產業化氣候。近期,《經濟學人》雜志還稱,現在的生物質能源正陷入一種悖論:經濟的不環保,環保的不經濟。如何有效推進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發揮生物質能源
石元春:生物質能源仍被邊緣化
“我國的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大躍進’式地發展,我有些擔心。”在日前舉行的中科院“十二五”研究生青年發展系列活動環境保護與綠色產業專場上,兩院院士石元春對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并網瓶頸、設備質量、關鍵技術與材料國產化、發電總量及平均發電量效果、產能過剩等,都是石元春擔心的
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推進會在青島召開
5月9日,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推進會在青島召開。科技部農村司劉暉副司長、中科院科發局馮仁國副局長、青島市科技局蓋健巡視員等有關領導,以及來自生物質能源研發領域的30余名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了會議。青島能源所彭輝副所長主持會議。 會上,劉暉副司長在講話中指出生物質能源生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過程
未來十年全球生物質能源產量將翻番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在京共同發布《2013-2022年農業展望》,報告預測,未來十年,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的產量將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價格上漲幅度也將超過其他初級農產品。 長期以來,生物燃料一直是農業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其價格保持歷史高位。生物質能源的原料需求也
石元春:生物質能源不能再坐“冷板凳”
在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之下,發展新能源已成社會各界共識。業內專家表示,生物質能源是具有優秀發展前景的新能源,但目前在研發和投入方面均存在不足。在全球加強新能源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國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和經濟支持力度,讓生物質能源不再坐“冷板凳”。 在近日在京召開的中國生物質(
大連化物所生物質能源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趙宗保研究員領導的生物質高效轉化研究組(1816組)在生物質能源研究中,首次實現葡萄糖和木糖同步利用生產油脂。這一重要研究成果于近日正式發表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Hu et al., Biotechnology fo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騙補愈演愈烈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項目借生物質能源的名頭,一邊拿著國家的電價補貼,一邊偷偷燒著煤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網民表示,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相關行業標準的缺失,建議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為規范行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