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在京共同發布《2013-2022年農業展望》,報告預測,未來十年,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的產量將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價格上漲幅度也將超過其他初級農產品。 長期以來,生物燃料一直是農業原料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其價格保持歷史高位。生物質能源的原料需求也使得原本用以飼料消費的多種農作物呈現出多樣性,如玉米、小麥、糖料和各種油籽等農產品。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在2013世界農業展望大會上指出,未來十年,生物質能產量將翻番。到2022年歐盟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生物柴油生產和消費國,生物柴油的比例將占歐盟的45%。此外,2022年,燃料乙醇的比例也將占據美國的48%。 美國和歐盟的生物燃料生產和利用主要是由現行政策的推動(如美國的新燃料標準和歐盟的新能源指令)。在美國,生物能源政策將在未來十年繼續實行,40%的玉米用于生產燃料乙醇。 報告預測,2022年,世界乙醇產......閱讀全文
【導語】近年來,生物燃料的開發掀起了高潮。以玉米、小麥等糧食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燃料,以非糧作物乙醇、纖維素乙醇和生物柴油等為代表第二代生物燃料相繼出現,但鑒于世界嚴峻的糧食形勢,第二代生物燃料遵循不“與糧爭地”,不“與人爭食”的路線,逐漸主導未來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圖片說明:生物燃料
乙醇汽油全國推廣進入關鍵一年—— 近日,山西省宣布,將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為此,今年山西將在太原、陽泉、長治、晉城等市先期進行試點。這使該省成為國內宣布全面或部分試點推廣乙醇汽油的第13個省份。 然而,按國家政策安排,目前車用乙醇汽油應該已經在20余個省份開始推廣
近年來,生物燃料發展迅猛。所謂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認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為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機構預計,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與
2020年全國普及乙醇汽油 汽車“喝酒” 生物燃料要唱主角 近期,全國各地盡管多為藍天,但臭氧污染卻節節攀高。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表示,臭氧問題將在大氣污染治理中越來越突出,治理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油品。 無獨有偶,天津市政府發布了《天津市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實施方案的通知》,
汽車尾氣排放已經成為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乙醇汽油可以有效防治霧霾、減少碳排放。如果說2004年至2005年是生物燃料乙醇的“第一個春天”,那么在大氣污染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 近年來,由于化石能源消耗比重過大、城市汽車保有量大幅度攀升、農村秸稈就地焚燒
在全球面臨能源依賴度提高、溫室氣體排放增加以及因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而帶來的風險時,世界多國紛紛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強調發展各種可再生能源。由于生物質是唯一能直接被用于生產各種交通運輸替代燃料(特別是乙醇)的來源,在多種可再生能源(生物質、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中,生物質能被列為首選
從發改委、工信部獲悉,我國將根據《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年內繼續推進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和推廣,進一步提高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和應用。業內普遍認為,此舉將有效解決我國諸多現存農業問題,同時還將為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醞釀更大的市場空間。 生物燃料乙醇是以
從發改委、工信部獲悉,我國將根據《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年內繼續推進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和推廣,進一步提高生物燃料乙醇的使用和應用。業內普遍認為,此舉將有效解決我國諸多現存農業問題,同時還將為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醞釀更大的市場空間。 生物燃料乙醇是以
近年來,生物燃料乙醇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長足發展。我國雖然在該領域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能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從長遠看,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將會更好地促進糧食供需平衡,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生物燃料乙醇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舉措。我國生物燃
——為編制國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啟動全國人民為編制“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活動,作者謹以此文相獻。我國需要新的國家能源戰略 近年全球氣候變暖和化石能源資源漸趨枯竭的壞消息頻傳,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獨特的化學性質,生物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未燃燒完的乙醇易轉化為乙醛,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生物燃料的排放問題再引質疑。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資源經過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學變化過程而獲得的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依據使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獨特的化學性質,生物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未燃燒完的乙醇易轉化為乙醛,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生物燃料的排放問題再引質疑。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資源經過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學變化過程而獲得的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依據使用的原料和技術不同,生物燃
實踐證明,用有機材料生產大量燃料比科學家從前預計的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科學家早就知道如何將各種有機材料轉化為液體燃料。樹木、草、種子、菌類、海草、海藻和動物脂肪都曾被加工成生物燃料,用于驅動汽車、輪船甚至飛機。生物燃料幾乎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而,生物燃料的生產過
能源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各國戰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燃料乙醇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之一,已成為我國新型能源研發的重點。當前,伴隨著低碳之風席卷祖國大地,燃料乙醇的生產和利用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燃料乙醇是一種新型清潔燃料,是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它可以用玉米、小麥
從2008年到2010年1月,在歐盟的政治人物、科學家和高級公務員之間散發一些電子郵件,內容涉及歐洲最具爭議的環保領域,即號稱石油替代品的生物燃料使用問題。事實上,如果不是透明法律,歐洲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既得利益如何影響歐洲清潔能源政策及其背后的科學。 據路透社報
2011年是石油戰事多發的一年。 3月,爆發了由“北約”直接軍事干預的利比亞戰爭,法、英、意等幾個歐洲國家不惜投入巨額軍費而積極參與,重要原因是保護英國BP、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頭在利比亞的利益和保障本國的石油供應。7月,南蘇丹獨立,美歐等在蘇丹問題上
在商業航班上使用生物燃料顯然能為航空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共形象,但是想要真正為民航業的發展有所助力,航空公司還需要行動起來,對生物燃料的生產進行足夠多的投入。 “倫敦綠天”的示范效應 英國航空公司環境負責人喬納森·康塞爾認為,除非航空業能做到減排,否則行業無法得到長足發展。為此,英航與美
很多悲觀的說法認為,意大利的新能源無力參與全球競爭。但是,在提供新能源減少碳排放方面,意大利國內主要的國際財團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可能會掀起“綠色革命”。 最近,在意大利克雷申蒂諾,一家投入1.5億美元的生物燃料乙醇工廠正式投產。據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利用酶轉化法實現商業規模化生產“第二
歐盟9月18日表示,目前正在考慮重新修改生物燃料發展政策。歐盟此前打算到2020年交通行業生物燃料占到10%,但是目前這一計劃已經遭到了來自環保組織及環保人士的強烈批評。 早前兩份獨立的環境報道稱,發展生物燃料實際上會增加碳排,此外,生物燃料需求加大實際上將推高食品價格。對此,近日在塞浦路
“根據諾維信與麥肯錫公司最新研究結果,到2020年生物燃料行業將有能力為中國替代3100萬噸汽油消費,減排約9000萬噸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能為中國帶來320億元的國民收入,相當于創造600萬個工作機會。”4月18日,正在參加博鰲論壇的全球最大工業酶制劑生產企業丹麥諾維信公司首席執行官
在全國范圍內,政策利好讓近幾年參與燃料乙醇新能源開發的企業不勝枚舉,然而截至目前全國只有6家企業(龍力生物、安徽豐原生化、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河南天冠和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獲得認證資質。據統計,山東去年汽油消耗量在800至900
在歐盟,用糧食作物來制造生物燃料或將大受打壓。日前,歐盟議會環境委員會投票表決,同意對生物燃料設置嚴格限制,將傳統生物燃料比例在交通運輸行業中的使用比例上限設定為5.5%。 若要升級為覆蓋歐盟全境的法律,這份提案還需通過9月份的歐盟議會全體會議表決,同時獲得歐盟28個成員國的同意。在這兩道
連續數年的糧食豐收之后,不斷高企的糧食庫存成為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3月5日全國兩會開幕,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消化糧食庫存”寫入了對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成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目前,我國庫存糧食存在結構性過剩,如東北地區,庫存總量近1.8億噸,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13日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迄今最強力度,將車用乙醇汽油從目前的11個省份試點推向全國,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實現國內全覆蓋。 燃料乙醇,因其易燃、高密度特性也被用來調合汽油,部
經過長久的研究和探索,科學家們已經熟知如何將樹木、灌木、種子、菌類、藻類和動物脂肪等有機物轉化成生物燃料,為汽車、輪船甚至飛機提供動力。對于缺少化石燃料的國家來說,讓生物燃料作為替代燃料可謂一舉兩得,既能提供動力,又能降低空氣中的碳排放量。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大批量生產生物燃料成本高昂,難與化石
隨著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多和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看上去很美”的“碳零排放”生物質能源,為何一直長不大?從7月4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大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農業部正多方推進生物質能利用。 據介紹,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以秸稈綜合利用為核心,實施秸稈氣化、秸稈清潔能源運營、秸稈固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化石資源的過度消耗引發石油短缺和氣候變暖,已成為影響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尋找石油替代產品成為全球共識。來源于生物質的能源具有環境友好和可再生性,在滿足未來社會能源需求,特別是交通燃料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在推動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必將引領世
自2003年以來,由于生物燃料有助于減少交通溫室氣體排放,歐盟和英國在生物燃料方面投入了巨額資金,每年高達4.6億歐元。但現在科學家們發現,許多生物燃料作物某種程度上增加了總體排放,此外還導致生物多樣性消失,推高糧食價格激化貧困問題。(1歐元約合8.09元人民幣) 據英國《衛報》報道,九月
雖然乙醇汽油在濟南市場上并不太受歡迎,但依然無法阻擋原料供應商燃料乙醇生產企業欲成為國家定點企業的熱情。記者調查發現,在環保之外,這一熱情背后隱藏著各方爭食燃料乙醇這塊大蛋糕的原因:國家補貼、稅收優惠。 3月10日是星期天,濟南圣泉集團董事長唐一林一早就通過電話找到記者,他是在看到本報3月
雨后的空氣中彌散著一股淡淡的草木香,走在街道上,鼻腔中滿是清新。放眼遠望,三個路口之外建筑物的輪廓都清晰可見。汽車駛過,記者條件反射地捂住口鼻,竟沒有刺鼻的尾氣襲來。我們立即向當地華人求教,“巴西的車是特制的么?為何駛過不留半點烏煙瘴氣?” 利益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