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聯合舉辦的生態文明建設智庫系列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會議發布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創的《中國的環境治理與生態建設》(理解中國系列叢書之一)和《內蒙古發展定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農業資源與農村環境保護創新團隊的《內蒙古草原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研究》,以及內蒙古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內蒙古草原碳儲量及其增匯潛力分析》。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在會上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環保部法規司司長彭近新、發改委氣候司原副司長孫翠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原所長李周參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趙劍英參會并作重要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內蒙古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趙吉、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守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生態......閱讀全文
2007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02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科研管理處提出。 &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
2009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獎項目21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1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技術發展處提出。 聯系人:謝正文 聯系電話:822
近日,溢滿溫暖陽光的昆明,91歲高齡的吳征鎰院士在家中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這位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著名的植物分類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權威學者,在從事植物學研究的70年生涯中,為現代植物學在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植物學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貢獻,為我國的植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部審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共63項,其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示了最新批準與八個國際組織合作的研究項目,共計55項。詳情如下:一、中國-日本 2019年雙方在“環境可持續修復”領域聯合征集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經過公開征集、專家評審及雙方機構共同協商,以下4個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執行期限為5年(2
▲ 2019年,以中國內地機構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中國科學家在Cell Press旗下20種研究類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共557篇,而在2014年僅為107篇。 ▲ 中科院所屬研究機構和重點高校發表的論文占很大比例,兩者相加占發表論文總數量的95.3%。 ▲ 中國內地高校增速明顯,2019年發表論文數
在日前于上海舉行的第184期東方科技講壇“微量營養素與健康”研討會上,維生素D缺乏與慢性代謝性疾病的關聯研究成為討論熱點。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營養與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旭認為:維生素D缺乏可能成為我國居民一個重要的營養問題,但目前相關診斷基本依靠西方人群調查
由中國地質學會組織評選 經過國土資源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冶金、有色、核工業、地震、煤炭、化工等行業,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水電工程等單位的25位兩院院士、專家評選,中國地質學會2010年度全行業十大地質科技新進展和十大地質找礦成果近日在京揭曉。(詳見A3版) 十大地質科技新進展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經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終審,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已經產生,現對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20天,公示時間為:2016年8月26日-9月14日。 在公示期內,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可向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或推薦單位提出。提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二、二等獎建議名單標準項目名稱推薦單位涉及的標準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GB/T 28588—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等2項標準自然資源部1. GB/T 28588—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2. CH/T 2011—
中國農業大學的這項研究發表于《中國農業科學》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中國科協科技期刊與新聞媒體見面會上了解到,《中國農業科學》刊載的一項中國農業大學科研人員的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種植制度氣候區劃北界和糧食產量可能產生影響。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過去10
一個非政府的生態獎項,卻引起軒然大波,只因其與煙草沾邊。 在6月5日世界環保日這天,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在內的23家單位獲得中國綠化基金會頒發的“2011生態中國貢獻獎”,以表彰他們在2011年為綠化公益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 7月17日,中國控煙協會致函中國綠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934項、重點項目61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12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72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李宗軍也許沒有想到,6年前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在短短的10天時間里,迅速釀成了一場巨大的論文抄襲風波。 李宗軍今年43歲,是湖南農業大學教授,目前任該校食品科技學院院長。李的學術生涯記錄一直十分良好。直到10天前,他收到了一封匿名網友的舉報郵件,直指其2005年發表在《微生物學報》中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界學術交流,并采用更新穎的互聯網形式組織交流活動,將質譜新技術和研究應用拓展和普及到更多的人,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中國質譜學會將在2016年11月1日-4日,組織“2016 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會議邀請30位質譜大咖與您在線對話,報告內容涵蓋質
2013年2月底,曾經在浙江大學主導一系列改革的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調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上任伊始,楊衛就提出“拓探索之淵,浚創新之源,延交叉之淵,遂人才之愿”的基金委職能和定位。《國家科學評論》(以
巴基斯坦是個農業國家,干旱是一個嚴重問題,在氣候變化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下尤其如此。近日,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Muhammad Athar Haroon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三年前,他來到CAS-TWAS(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家)空間減災卓越中心(SDIM)攻讀
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十二屆基礎性課題資助情況介紹序號編號姓名學校專業項目名稱等級1121001李若北京大學 高維自適應有限元算法設計和軟件開發 2121002喻洪俊華南師范大學 輸運理論中的數學物理方程 3121003王勇東北師范大學
正藍旗遠處的沙塵暴 河水在河北省塞北管理區被層層堵截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之聲昨天報道了內蒙古閃電河變身枯水河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近20年來,流經正藍旗南部濕地草原的閃電河由于連年干旱水量減少,加上上游的沽源縣擴建水庫、大興水上樂園等諸多原因
#aabbccdd5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5{border:1px solid #666666} 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
什么是“千人計劃”?什么樣的海歸才算“人才”?人才回國圖什么?海歸人才能改變中國嗎? 掌管中國高級官員任免的中共中央組織部很少如此高調:向海外敲鑼打鼓,呼喚高層次人才回國效力。頗像一次大規模的政治動員。 2008年年底的中國,由向來僅負責任命高級官員的中組部牽頭,啟
各有關單位: 經研究,國家標準委決定對擬立項的《簡易升降機安全規程》等國家標準項目(見附件)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1年1月30日。 請將意見回復表發至電子信箱:plan@sac.gov.cn。 附錄:項目名稱性質制修訂采用國際標準號完成時間主管部門歸口單位起草單位目
12月19日出版的《科學》雜志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鳥類的起源”研究名列其中。這一年度突破性科學成就名單是由《科學》雜志及其出版方,國際性的非營利機構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選出的,它還包括了在太空探測、醫學、機器人技術、合成生物學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10月1日,一個不算太振奮的消息傳來:國家計劃在東北地區劃撥臨時儲備大豆195萬噸,轉為地方儲備,并一次性給予地方大豆加工企業210元/噸的補貼費用,當日開始執行。 雖然按照3750元/噸的國儲大豆起拍價,減去210元/噸的補貼后實際價格3540元/噸,但如果再加上倉儲費用、出倉費用以及運
2012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揭曉 2012年12月4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公布了“2012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評獎細則》,2012年“CAIA獎”評審工作經過
4月2日,華東師大地理科學學院束炯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在《自然-通訊》上在線發表了題為《中國大氣汞排放的跨省健康影響》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建立了一套描述從經濟活動到人群健康風險的汞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鏈的方法。運用該方法,研究團隊首次繪制了中國大陸人群汞攝入暴露的健康風險地圖,從多視角探討了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