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地質學會組織評選 經過國土資源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冶金、有色、核工業、地震、煤炭、化工等行業,中石油、中石化、中國水電工程等單位的25位兩院院士、專家評選,中國地質學會2010年度全行業十大地質科技新進展和十大地質找礦成果近日在京揭曉。(詳見A3版) 十大地質科技新進展為:漢江石——一種新結構類型的新礦物、青藏高原深部物質流動方式多樣性機理研究、中國成礦體系綜合研究取得實質重大進展、推覆構造研究在福建找礦中的應用取得突破、中國鈾礦床研究取得重大進展、西天山造山帶鐵銅金礦資源評價與研究、裂縫性油氣儲層形成機理與評價預測新技術、山東東營凹陷鹽家深層砂礫巖油藏地質模型與勘探實踐、核磁共振找水儀研制與開發、華北作物布局灌溉耗水與區域水資源承載力適應性研究。 十大地質找礦成果是:甘肅省瑪曲縣格爾珂發現特大型金礦、山東省萊州市三山島再獲特大型金礦、遼寧省本溪市思山嶺發現特大型鐵礦、新疆和布克賽爾縣白楊河地區發......閱讀全文
蘭州7月5日電 近年來,甘肅在稀有金屬找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陸續發現了瓜州國寶山銣礦、阿克塞余石山鈮礦等一大批勘查基地。初步估算資源量20萬噸,遠景資源量100萬噸,鈮礦含量200至500噸。 記者5日從甘肅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甘肅近年加大了探礦權、采礦權合作力度,商業性投入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礦產資源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石油、鐵、銅、鋁、鉀鹽等大宗礦產的進口量大幅攀升,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增強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已經成為保障我國能源和經濟安全的重要課題。 黨和政府對此高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公示了《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其中, 一等獎成果10項:青藏高原東緣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與減災關鍵技術研究、地熱資源勘查評價理論技術創新與應用、國家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臺關鍵技術及應用、資源一號02C業務衛星工程及國土資源應用、數字中國自然資源衛
記者從1月15日舉行的2011年全國地質調查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地質調查將大幅提高我國重點成礦區帶基礎地質調查程度,基本完成重點成礦區帶遠景區礦產遠景調查,致力于促進地質找礦重大突破。 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重點成礦區帶基礎地質調查程度將得到大幅提高。以整裝勘察區為重點,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度國土資源、測繪、海洋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暫行)》有關規定,2019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測繪科學技術獎、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找礦工作座談會上獲悉:358公益性地質找礦項目啟動5年來,國家和新疆財政共投入經費73.69億元掀起找礦熱潮,不僅在天山南北新發現巨量煤、鐵、銅等國家急需礦產資源,還吸引了300余家礦產勘查開發企業和科研院所到新疆“尋寶”,有力地推進了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和新型工業化建
縱然已穿越了一個甲子歲月,當年為中央領導提供決策的“開業之石”依然保持著當年的“鋒芒”——在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以下簡稱地研院)的中國核地質標本陳列館里,工作人員手持先進的伽瑪儀慢慢瞄向它,伽瑪儀頓時發出“嘎嘎”的聲音。 1955年1月15日,這塊產自廣西的鈾礦石被帶進中南海向毛澤東、周恩來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25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土地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保護情況時表示,近年來,我國統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地質找礦取得重要進展。 據介紹,2008年至2011年,我國新增石油地質儲量50.1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2.6萬億立方米、煤炭資源儲量2
云南省官方16日向媒體通報,該省“三年地質找礦行動”開展一年以來成果豐碩。截止2010年底,各整裝勘查區和重點評價區內均有重要找礦信息和找礦成果被發現,3個超大型和5個大型礦床得到評價。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和自興介紹,去年以來,云南共投入地質找礦資金20.8億元人民
為紀念李四光先生誕辰120周年,國際永久編號137039號小行星日前被正式命名為“李四光星”。命名儀式10月26日在北京舉行。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等出席并講話。 李四光先生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創建的地質力學,為地質找礦、水文地質、環境
金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抗蝕性能和很高的化學穩定性,所以電子、電氣、軍事、通訊技術、宇航、化工、陶瓷、醫療等領域以及人類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隨著地質找礦工作的發展,作為地質找礦的重要依據,對化探樣品中微量金的測定要求越來越高,且化探樣品數量大,勞動強度大,如何提高靈敏度、穩定性和化驗效率成為
新增資源量包括煤炭4200億噸、鐵礦石23.64億噸、銅鎳550.60萬噸、鉛鋅1078.50萬噸……自新疆“358”項目實施以來,新疆礦產勘查取得重大突破,超出預期目標。 9 月22日,從國土資源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的新疆地質找礦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上述信息。此外,新增資源量還
中國地質學會近日在京揭曉2012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十大地質找礦成果。十大地質科技進展 發現最古老的基干四足動物——奇異東生魚 我國黃土古氣候記錄解釋當前溫暖期將持續至少4萬年 滑脫構造理論指導福建缺煤區找礦實現重大突破 川東南彭水地區海相頁巖氣找礦實現戰略性突破 碎屑巖層
關于召開“2012湖南省地質實驗測試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的通知 各有關會員單位: 為貫徹國家四部委聯合部署的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我省地質實驗測試分析技術成果的交流,由湖南省地質學會、湖南省地質學會分析測試專業委員會、國土資源部長沙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
6月8日,由湖南省地質學會、湖南省地質學會分析測試專業委員會、國土資源部長沙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聯合主辦,天瑞儀器協辦的“2012湖南省地質實驗測試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在長沙長信大酒店舉行。會議由天瑞儀器市場
2月11日,國土資源部發布2013年有關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建設用地供應、城市地價、地質勘查、礦業權出讓和地質災害防治等各方面工作有序推進,為科學發展和生態文明提供了堅實支撐。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國土資源開發利用也受到來自經濟社會各方因素的帶動和制約。 土地供應——增速回落,結構合理,
在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和找礦取得重大突破之際,地質文化發展有望迎來第三次高潮。這是記者在4月20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辦的“資源·文化專家論壇”上獲得的信息。 “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和找礦重大突破集成成果”建立了陸緣增生—大陸碰撞成礦理論,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區域成礦規律,并于今年2月獲20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發布《自然資源部關于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的公告》的通知。 通知原文如下: 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部審定,2018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共63項,其
數百噸黃金資源深藏中原 我省找礦行動有成果,鋁土礦儲量未來幾年內有望增6億噸 河南礦產“家底”有多豐厚?有多少“寶藏”亟待開采?又有哪些資源面臨枯竭?昨天,在鄭州召開的全國推進地質找礦新機制座談會上,河南亮出的“家底”令人驚喜。 昨天的座談會透露,河南目前已發
編者按: 1959年,大慶油田的發現,讓中國石油工業徹底甩掉了“貧油論”的帽子,對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貢獻巨大。然而,在這一重大科學發現面前,中國地質學界享有尊崇地位的李四光、黃汲清和謝家榮三位大家,到底誰的貢獻更大,多年來爭議不止。如今一種新的觀點認為,大慶油田并非中國人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下達了2010年第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項目計劃,并啟動實施了“青海省三江成礦帶(納日貢瑪―莫海拉亨)鉛鋅礦綜合評價及技術應用開發”、“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成套技術及裝備開發與示范”、“1MW光伏并網逆變器研制及在錫鐵山10MW電站中應用”、“以青海鹽湖氯化鎂和ADC發泡劑
鎘和鋅一同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一種吸收中子的優良金屬,制成棒條可在原子反應爐內減緩核子連鎖反應速率,而且在鋅-鎘電池中頗為有用。它的鮮明的硫化物所制成的鎘黃顏料,廣受藝術家的歡迎。鎘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320.9℃,沸點765℃,密度8650 kg/m³。有韌性和延展性。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國土資源會議上介紹,2011年,國土資源領域取得6項重大科技創新。 這六大創新是: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社會經濟效益明顯;海洋二號衛星、資源一號02C衛星成功發射,強化了監管服務能力;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實驗室升格為國土資源部首個國家重
記者11月4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于世界級大礦行列。這對我國立足國內提高鈾資源供應,提高核電發展資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義。 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
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老主任李家熙研究員因病于2019年3月3日凌晨去世,享年87歲。李老師年輕時就追求進步,5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化學系,為國家地質分析事業奉獻了一生。退休后2006年發起的生命關懷協會為推動臨終關懷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兩年她與alzeimer癥和消化道腫瘤樂觀積極作斗爭,于
河北省國土資源廳5日透露,該省地質找礦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12年,河北省3年間共提交備案鐵礦25.83億噸、煤炭83.07億噸,探明金礦儲量55.72噸,將有效緩解礦產資源供需矛盾,降低資源的對外依存。 據悉,2010年以來,河北省大力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央財政投入河北
能源資源領域成果獲大獎 “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一大特點就是,涌現出一批能源資源領域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表示。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項目“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系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
能源資源領域成果獲大獎 “2011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一大特點就是,涌現出一批能源資源領域成果,有力支撐了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陳志敏表示。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項目“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系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
2012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日前在天津舉行。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地質找礦工作,著力推動中國礦業持續健康發展,礦產勘查開發為經濟社會注入了重要的驅動力。“雖然當前全球礦業出現一定程度的調整與收縮,但向好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徐紹史透露,今年來,全國新發現和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