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1-29 09:59 原文鏈接: 2023年,顏寧團隊首個研究成果發表!

      電壓門控鈉通道 Nav1.6 在中樞神經系統(CNS)神經元放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Nav1.6 的功能異常可能導致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因此,Nav1.6 的特異性抑制劑具有治療潛力。

      2023 年 1 月 25 日,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顏寧團隊在 PNAS 在線發表題為“Cryo-EM structure of human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Nav1.6”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人電壓門控鈉通道 Nav1.6 的冷凍電鏡結構。該研究展示了人類 Nav1.6 在輔助亞基 β1 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同源因子 2B (FHF2B)存在下的冷凍電鏡結構,總體分辨率為 3.1 ?。

      整體結構表現為封閉孔隙域(PD)和所有“向上”電壓傳感域的失活狀態。一種涉及 Trp302 和 Asn326 的保守碳水化合物-芳香相互作用,以及 β1 亞基,穩定了重復 I 中的細胞外環。除了在 EM 圖中被分解的常規脂質外,一種前所未有的 Y 型密度屬于一種未知分子,與 PD 結合,揭示了開發 Nav1.6 特異性阻滯劑的潛在位點。對疾病相關的 Nav1.6 突變進行結構定位,可以深入了解其致病機制。

      電壓門控鈉通道(Nav)控制著動作電位的起始和傳播。人類 Nav 通道的 9 個亞型,Nav1.1-Nav1.9,共享高度保守的序列,并在不同的組織中執行這一關鍵的生理功能。其中,由 SCN8A 編碼的 Nav1.6 主要在中樞神經系統(CNS)中表達,用于神經元放電。Nav1.6 的異常活動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以癲癇為例。

      Nav1.6 通道聚集在軸突起始段(AIS),即動作電位起始位點。Nav1.6 具有較高的持續電流和復蘇電流,是神經元重復放電的獨特電生理特性。在來自 Scn8a 敲除小鼠的 Purkinje 細胞中,持續電流和復蘇電流分別減少了 70%和 90%,同時減少了重復放電。另一方面,突變導致的電流增加可能導致癲癇發生。Nav1.6 的特異性抑制可能是開發抗癲癇發作藥物(ASMs)/抗癲癇藥物(AEDs)的潛在策略。

    人 Nav1.6-β1 的冷凍電鏡結構(圖源自 PNAS )

      Nav 通道受輔助子單元的調節。四種不同的 β 亞基,β1 到 β4,調節 Nav 通道的細胞運輸和生物物理特性。β1 對于 Nav1.6 介導的遠端 AIS 重復放電是必需的。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同源因子 2 (FHF2)是另一個調節亞基家族,它通過與 Nav1.6 的羧基末端結構域(CTD)相互作用來改變復蘇電流。兩種輔助亞基的共表達增加了全細胞記錄的峰值電流。

      自冷凍電鏡(Cryo-EM)的分辨率革命以來,人類 Nav 通道的 7 個亞型的高分辨率結構已經被解析,只有 Nav1.6 和 Nav1.9 是異常值。在這里,該研究展示了與 β1 和 FHF2B 共表達的人全長 Nav1.6 的冷凍電鏡結構。比較結構分析揭示了第四個電壓傳感結構域(VSDIV)的構象移位和一個更好的糖基化位點,穩定了第一次重復(ECLI)中的細胞外環。疾病相關突變已映射到結構進行全面分析,這為潛在的抗癲癇治療提供了見解。

      原文鏈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20578120

      顏寧介紹

      顏寧,女,1977 年 11 月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結構生物學家,深圳醫學科學院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 。

      顏寧于 1996 年—2000 年就讀于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學習,畢業后獲得學士學位;2000 年—2004 年就讀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畢業后獲得博士學位;2005 年—2007 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 年—2017 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 年 5 月 7 日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職位;2019 年 4 月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1 年 4 月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顏寧主要從事與疾病相關的重要膜轉運蛋白、電壓門控離子通道的結構與工作機理及膜蛋白調控膽固醇代謝通路的分子機制方面的研究。

    相關文章

    顏寧院士回復成功秘訣:抽出時間與實驗室面對面交流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新晉兩院院士工作高校、本科畢業院校統計:15所985掛零。顏寧回應當選院士:“帽子”不重要。11月23日上午,在女科......

    顏寧談入選院士:“帽子”不能改變你是誰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59人,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74人。其中,現年45歲的結構生物學家顏寧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帽子不會改變你這個人,不改變你是誰,最......

    最小45歲|顏寧等3位今年最年輕兩院院士都有哪些新成果?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最終增選結果,分別選舉產生了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增選的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0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

    深圳醫學科學院今日成立頻上熱搜的她,任創始院長

    由顏寧擔任創始院長的深圳醫學科學院今天上午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宣告成立。中科院院士韓啟德、王志珍、陳竺,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和顏寧共同為深圳醫學科學院揭牌。顏寧在致辭中表示,深圳醫學科學......

    熱議!網傳顏寧當選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兩天,“顏寧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小道消息在部分網絡媒體上傳播,有圖有真相。      據悉,11月16日晚,清華大學馬少平教授曾在微博上......

    顏寧團隊最近進展,Nav通道的分子秘密:破解抗癲癇和止痛藥物的機制

    電壓門控鈉通道是細胞膜興奮性的重要控制因素,對各種生理和神經過程起著基礎性作用。這些通道是一些重要藥物的主要作用靶點,包括局部麻醉劑、抗癲癇藥、抗心律失常藥和止痛藥。最近,普林斯頓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

    我國冷凍電鏡再發Nature三維結構解析免疫機制

    10月2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的一項關于免疫系統如何發揮作用的重要成果。通過海量的實驗與計算,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解析與原核短Ago系統相關的高分辨......

    雙非高校博士首發頂刊PNAS:蠶寶寶如何助力新突破?

    除了家人外,陳凱最牽掛的就是他的重要小伙伴——蠶。近日,這個最好的“搭檔”為他帶來了學術生涯中第一篇PNAS文章。陳凱所在的江蘇科技大學生物技術學院、農業農村部蠶桑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譚安江教授團隊,首......

    薯條還能吃嗎?你常吃的高油炸食物竟使焦慮和抑郁危險飆升

    抑郁癥(MD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思維遲緩、飲食和睡眠差等癥狀,MDD患者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率的增加有關,死亡率也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癥的病......

    “顏寧之問”:為什么得不到亮眼的答案

    據每日經濟新聞消息,近日,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在個人微博上講述了一段最近參加博士生推免面試時的經歷,引起學界關注。顏寧向考生問了一個問題:“假設時間來到10年后,你已經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