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貫徹落實《四川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四川省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定期報送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信息,并及時將省管干部應負責任問題移送省紀委機關(監察廳)或者省委組織部。 通知要求,各級審計機關在生態環境審計中,要堅持問題導向,依法查處領導干部在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過程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問題。對審計發現的因領導干部重大履職盡責不到位、重大失職瀆職、重大違紀違法導致資源損失、環境破壞等問題,要作出審計處理決定。 同時,根據《四川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工作溝通協作辦法(試行)》規定,要對相關黨政領導干部應負的責任和相應處理提出建議,將省管干部應負責任問題移送省紀委機關(監察廳)或者省委組織部,將非省管干部應負責任問題按干部管理權限移送當地紀檢監察機關或者人事部門,并抄送省紀委機關(監察廳)和省委組織部。 據了解,四川省審計廳已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簽訂......閱讀全文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于會文作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于會文詳細介紹了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的重點工作規劃。他認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可以做到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針對“一定要把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寫好”這一要求,過
近期,包括新疆、四川、江西等地,正陸續出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實施方案。 6月25日,生態環境部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意見》同時指出,要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機關、公安
《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已于1月通過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正按程序報省政府審定印發。未來,四川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將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互聯共享。 于會文:“解決環境問題愿望迫切、時不我待” 1.環境管理重大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當前,四川省沱江污染防治形勢嚴峻,2020年實現沱江流域水質基本達標任務艱巨、時間緊迫。加快推進沱江流域污染防治,是四川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生態環境戰略部署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四川實施水污染防治攻堅的主戰場。 沱江污染防治攻
2016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公示(通用領域) 根據《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條例》和《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經11月9日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通用領域)評審,形成了2016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授獎建議名單(通用領域),現通過中國
08年中國環保十大事件:陽宗海砷污染引政府行政問責 2008年是讓所有中國人刻骨銘心的一年,中國人民在經歷一次次磨練的同時,中國的環境也承受了嚴峻的考驗。回首即將過去的一年,我國環保事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記取,我們從中選取了10件較有影響的環保事件,以記錄2008年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軌跡。
重慶深入實施環保五大行動 本報見習記者閻杰重慶報道 重慶市近日召開2016年環境保護工作會。重慶市副市長陳和平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全市上下要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五個決不能”的底線要求,將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貫穿到環保工作各領域,為重慶加快建成生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會
一心想做西部經濟領頭羊、中國第四城的成都,終于在前幾天“榮登”中國城市“排行榜”的首位―――連續多日位居中國空氣污染指數城市排行榜第一。其“分數”甚至遠遠兩倍、三倍高于緊跟其后“追隨者”四川綿陽、德陽等天府之國各大城市,就連一向被國人詬病污染嚴重的北京市,也一度被四川這三座大城市擠出20名以外。
以規劃環評引領綠色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為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新修訂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新《意見》),明確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全面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時隔11年,規劃環評出臺新《意見》其實,這
最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胡國雄、向春雷博士和劉恩德博士在對鼠尾草屬(Salvia L.)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確認了一種近年來在昆明附近有迅速蔓延趨勢的外來鼠尾草——椴葉鼠尾草(Salvia tiliifolia Vahl)。該種鼠尾草此前在我國曾被報道為賓鼠尾草或杜氏鼠尾草(S
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紀檢監察機關“出鏡”頻率頗高,對環保問題背后的失職失責問題開展問責。 紀檢監察機關對有關部門在環保方面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能倒逼責任部門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可以說,環保督察與紀檢監察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近年來,和其他許多省份一樣,大氣污染防治已成為橫亙在四川省環境治理面前的一道坎,“天府之國”的美名漸漸被霧霾所籠罩。 如何邁過這道坎?四川省近日提出,2014年,將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分區管控、提出重點,在具體污染問題治理上做到“量體裁衣”,絕不搞“一刀切”。 嚴峻形勢引起高度重視
政策利好,大勢所趨 隨著2019年1月和6月的“無廢城市”與“垃圾強制分類”方案落地,我國固廢處理行業步入了發展新階段。目前我國各類固體廢物累計堆存量約600億~700億噸,年產生量約100億噸,呈逐年增長趨勢,給固廢處理增加壓力,也側面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根據國家發展方向及市場實際訴求,四
“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污染強度是普通干電池的100倍,可污染6萬升水。而我國目前每年大約有1億部廢棄手機,嚴重威脅我們的生態環境安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四川公司總經理簡勤說,我們應充分借鑒國外廢舊手機回收利用模式與技術,讓這1億部“電子垃圾”變“廢”為寶。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日前審議了《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目前,《決定》正式公開。 如何推進綠色發展? 開展“一個行動”,打好“三大戰役”,建成“四大體系” 《決定》明確,堅持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目標不動搖,把推進綠色發展融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透露,這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生態環境監測的總體規劃、頂層設計搭建了一個很好的要求,未來生態環境監測的需求更大、機遇無限。據中國環境保護協會發布報告預計“十三五”期間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增速大約在
同時要以這19個站為基礎建立省上統一運行管理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監測系統 空氣質量監測作為大氣污染防治的基礎,今年四川又有大動作。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省環保廳獲悉,該廳日前已印發《2014年四川省環境監測工作要點》(下稱《要點》),提出在除甘孜、阿壩以外19個市(州)政府所在地城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四川實際,加快建成科學、統一、高效、權威的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到2020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 《方案》要求,以準確掌握全省生態環
記者近日從四川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四川近年投入規模最大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行動已經正式啟動。 四川省副省長陳文華在會上表示,四川是農業大省,但全省農村生態環境形勢總體仍然比較嚴峻,各類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種農村生活污染尚未得到完全治理,各項工作措施尚未得到徹底落
若爾蓋濕地受鼠患侵擾 退化草地區產草量已提高一倍以上 “長江上游水源涵養地若爾蓋濕地草原,水草豐茂,已經重現鷗翔鶴舞。”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獲悉,由省科技廳組織實施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若爾蓋濕地修復技術研究與示范”,針對若爾蓋濕地沙化加劇、植被嚴
新華網南寧6月13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13日表示,為加大中國巖溶地區扶貧力度,保護長江、珠江中上游生態環境,中國明年將在200個縣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并將通過增加資金、技術等投入,以改善這些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杜鷹在廣西百色市舉行的全國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第二次
長江上游重要支流赤水河孕育出舉世聞名的“貴州茅臺酒”。針對赤水河流域面臨的較大生態壓力,貴州省擬出臺地方法規,采取禁止攔河筑壩、劃定禁止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等措施,保護這條“美酒河”的獨特生態環境。 發源于云南,流經貴州、四川的赤水河,因釀造茅臺、郎酒等名酒被譽為
包括加快推進交通、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發展科技文化和民生事業,不斷提高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0日公布了西部大開發九大重點領域,包括加快推進交通、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推進特色產業發展;發展科技
三峽水庫于2009年基本建成,目前轉入運行管理期。6月30日在重慶召開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部際聯席會議提醒人們,在看到三峽工程帶來巨大綜合效益的同時,更要關注并努力減少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峽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黨中央、國務院高
2020.7.9-10 日,第二屆中國國際VOCs監測與治理產業創新峰會將盛大開幕。 主題話題鮮明以 “聚焦 VOCs 行業新形勢,共謀環境創新大發展”為主題。在上屆成功召開的基本上,圍繞VOCs 新政策,新技術,用戶需求等,探討 VOCs 監測技術,RTO/RCO
日前,從召開的自治區環境監測技術工作會議上獲悉,在國家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對口支援兄弟省市的大力資助和支持下,西藏自治區環境監測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國家已累計向西藏自治區環保系統各類能力建設投資14139萬元。《全國環保系統“十一五”對口援藏規劃》確定的
跨省界水污染糾紛近年來不斷增加,逐漸成為引發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當前,積極協調解決流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問題,有效預防和處置跨省界水污染糾紛,已經十分緊迫。 處在云南、貴州、四川三省接壤地帶的赤水河流域所涉及的大部分區縣生態環境脆弱,地方經濟落后,環境基礎設施嚴重滯后,
根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8日在京發布的《環境競爭力綠皮書: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發展報告(2005―2009)》介紹,山東、廣東、江蘇三省位列全國31個省、區、市環境競爭力前三甲。 綠皮書介紹,2008年全國31個省、市、區環境競爭力處于上游區(1-10位)的依次是:山東
2015年11月19日上午,成都市環保局與四川大學在成都市大氣復合污染綜合觀測站舉行了成都市大氣污染綜合觀測與防控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簽署暨揭牌儀式。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成都市大氣霧霾污染所呈現出的特征,已由煤煙型污染轉變成為煤煙、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混合型污染,同時以PM2.5和臭氧為代表
報告病例19320人,死亡24人 6月18日從衛生部獲悉,2008年5月,衛生部共收到全國(未含港澳臺)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411起,報告病例19320人,死亡24人。 5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數較上月上升45.23%,接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