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簡單介紹原理及應用
【導讀】自從1918年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由美國研發出來之后,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像自動記錄、打印等相關輔助性儀器已經誕生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誕生后,給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它的功能能夠更好的為我們服務。那么它的原理還有一些具體的應用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其實相對比較簡單,我們都知道就是物質在吸收光譜之后,其本身的含義就是物質里面的分子以及原子有了一定波長光能量。在這些能量的基礎上出現分子振動的能級躍遷以及電子能級躍遷這樣的效果。每一個物質的分子是不一樣的,它們的組成也是相差很大。這樣一來物質所吸收的光能量也就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就會有了不一樣的波長,從而分析出物質的特點以及相互的關系。 相對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應用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這類設備在物質檢定方面的貢獻是不小的,我們依據光譜圖所展示的相關特點進行分門別類的吸收,尤其是最大的吸收......閱讀全文
紫外可見Hg燈配件
描述 汞燈是 USP、PH.EUR、JP、TGA、WHO、ASTM (E275-67) 及其他國際認可的測試協議推薦用于測試波長精度的一級標準物。汞基本發射線是汞的一種物理性質,因此無需追溯。由于汞發射線很窄,所以儀器精度通過了最高可用容限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紫外光譜
各種因素對吸收譜帶的影響表現為譜帶位移、譜帶強度的變化、譜帶精細結構的出現或消失等。譜帶位移包括藍移(或紫移,hypsochromic shift or blue shift))和紅移(bathochromic shift or red shift)。藍移(或紫移)指吸收峰向短波長移動,紅移指吸收峰
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數據怎么轉化為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如果你的樣品,沒有透射的話,那么直接用 1-R 去計算吸收就可以了
FastTrack?-紫外可見光技術
采用氙氣閃光燈的陣列式分光光度計可在幾秒內就能提供全波長范圍的光譜掃描,無需預熱,預開即用。 FastTrack 技術可顯著加快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量速度:具備出色光學性能的獨特設計一秒鐘內完成全譜掃描先進的耐久性氙燈用于穩定、可重復、可持續的測量堅固的設計和緊湊的布局無需移動部件始終準備好測量,無
紫外可見溶液驗證標準品
描述 根據國際藥典指南,氧化鈥高氯酸溶液是用于光分光光度計波長準確性驗證的首選標準品。永久密封在石英比色皿中,使其可以用于深紫外范圍在 219 到 650nm 范圍呈現銳化、穩定的峰形-可以輕松的將波長與峰最大值進行關聯將每個峰的所觀察到的讀數與標準品附帶證書上的預期值做對比來進行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原理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原理: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單鍵的σ電子、有形成雙鍵的π電子、有未成鍵的孤對n電子。當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輻射能時,這些電子就會躍遷到較高的能級,此時電子所占的軌道稱為反鍵軌道,而這種電子躍遷同內部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在紫外吸收光譜中,電子的躍遷有σ→σ*、n→σ*、π→π*和n→π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原理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原理: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單鍵的σ電子、有形成雙鍵的π電子、有未成鍵的孤對n電子。當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輻射能時,這些電子就會躍遷到較高的能級,此時電子所占的軌道稱為反鍵軌道,而這種電子躍遷同內部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在紫外吸收光譜中,電子的躍遷有σ→σ*、n→σ*、π→π*和n→π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原理
1.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產生的原理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是由于分子(或離子)吸收紫外或者可見光(通常200-800 nm)后發生價電子的躍遷所引起的。由于電子間能級躍遷的同時總是伴隨著振動和轉動能級間的躍遷,因此紫外可見光譜呈現寬譜帶。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橫坐標為波長(nm),縱坐標為吸光度。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可見分光、紫外分光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區別
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分光光度計的區別是測定波長范圍不同,一般可見光波長范圍是400~1000nm,紫外光波長范圍是200~400nm。所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也就是說這個儀器可以通過更換光源形成紫外和可見的光區,能夠測定吸收峰在紫外和可見光部分的化合物。一般測定波長在200~1000nm。
紫外可見吸收檢測器簡介
紫外可見吸收檢測器是HPLC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器之一,幾乎所有的液相色譜儀都配有這種檢測器。其特點是靈敏度較高,線性范圍寬,噪聲低,適用于梯度洗脫,對強吸收物質檢測限可達1ng,檢測后不破壞樣品,可用于制備,并能與任何檢測器串聯使用。紫外可見檢測器的工作原理與結構同一般分光光度計相似,實際上就是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量
荷蘭Avantes公司突破了傳統分光光度計采用轉動光柵進行光譜掃描的技術,使用2048像素CCD陣列探測器和平面衍射光柵,實現了不必轉動光柵而對整個光譜的快速測量,每秒可實現900幅光譜的超高速采樣,保證了測量的準確性和重復性,同時搭配浸入式光纖探頭或流通池進行取樣,從而適用于野外測量、應急檢測、在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量
荷蘭Avantes公司突破了傳統分光光度計采用轉動光柵進行光譜掃描的技術,使用2048像素CCD陣列探測器和平面衍射光柵,實現了不必轉動光柵而對整個光譜的快速測量,每秒可實現900幅光譜的超高速采樣,保證了測量的準確性和重復性,同時搭配浸入式光纖探頭或流通池進行取樣,從而適用于野外測量、應急檢測、在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性質
1. 同一濃度的待測溶液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吸光度;2. 對于同一待測溶液,濃度愈大,吸光度也愈大;3. 對于同一物質,不論濃度大小如何,很大吸收峰所對應的波長(很大吸收波長 λmax) 相同,并且曲線的形狀也完全相同。
紫外/可見/近紅外探測器
紫外/可見/近紅外探測器成立于1953年的日本濱松光子學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濱松集團),是世界上科技水平最高、市場占有率最大的光科學、光產業公司。使用濱松集團11200支 20英寸光電倍增管的東京大學小柴昌俊教授的中微子實驗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濱松集團的產品被廣泛的應用在醫療生物、
紫外可見重鉻酸鉀標準溶液
描述 每套重鉻酸鉀標準液含 2 種或 6 種標準物。兩套標準物:產品溶解于 0.001 M 高氯酸且裝在永久密封的石英樣品池中提供兼容所有可容納 10 mm 路徑長度的矩形樣品池的樣品池架可溯源至 NIST? 標準品,隨附一份校準證書校準為適用于同 SBW ≤
紫外可見光檢測器
紫外-可見光檢測器紫外-可見光檢測器,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一直是HPLC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器,幾乎是所有的液相色譜儀的必備檢測器。這類檢測器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對流速和溫度變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脫。但是樣品必須在可見光區或紫外光區有吸收。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樣品在紫外區域內檢測,因此紫外-可見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
分子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是基于分子內電子躍遷產生的吸收光譜進行分析的一種常用的光譜分析法。分子在紫外-可見區的吸收與其電子結構緊密相關。紫外光譜的研究對象大多是具有共軛雙鍵結構的分子。膽甾酮(a)與異亞丙基丙酮(b)分子結構差異很大,但兩者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峰。兩分子中相同的O=C-C=C共軛結構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產生
4.1.1.1 分子光譜和電子光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質的分子對波長范圍在200~800nm的電磁波的吸收作用來進行分析測定的一種方法。分子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是由價電子能級的躍遷而產生的。分子,甚至是最簡單的雙原子分子的光譜,也要比原子光譜復雜得多。這是由于在分子中,除了電子相對于原子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特征
1. 吸收峰的形狀及所在位置——定性、定結構的依據2. 吸收峰的強度——定量的依據A = lg(1/T)=κCLT:透射率k:摩爾吸收系數,單位:L·cm?1·mol?1C:濃度L:光程長紫外可見光譜的兩個重要特征波峰:λmax, κ例:λmaxEt = 279 nm (κ=5012,logk=3.
紫外可見光譜工作原理
I 影響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因素共軛效應:體系形成大π鍵,使各能級間的能量差減小,從而電子躍遷的能量也減小,因此共軛效應使吸收發生紅移。 溶劑效應:1.由于溶劑的存在使溶質溶劑發生相互作用,使精細結構消失。2. 對π→π*躍遷來講,溶劑極性增大時,吸收帶發生紅移;對于n→π*躍遷來講,吸收光譜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產生
4.1.1.1 分子光譜和電子光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質的分子對波長范圍在200~800nm的電磁波的吸收作用來進行分析測定的一種方法。分子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是由價電子能級的躍遷而產生的。分子,甚至是最簡單的雙原子分子的光譜,也要比原子光譜復雜得多。這是由于在分子中,除了電子相對于原子
如何利用紫外可見吸收計算帶寬
在吸收邊帶附近取一段數據,如材料是直接帶隙半導體,吸收系數開根號,并和對應波長(轉化成能量,如樓上所述)作圖,線性的部分延長和縱軸相交點即帶隙寬度,間接帶隙半導體,吸收系數平方,同樣作圖也可得。
Vis7220N紫外可見技術特點
性能特點?采用單片微機控制,16x2字符液晶顯示;?自動調0、調100%功能;?自動換燈、自動換濾色片、寬大樣品池(5mm~100mm);?具有最大十點標樣建標準曲線測量功能;?可通過直接輸入K、B因子建立標準曲線進行定量測量;?可直接輸入標樣和對應濃度值建立標準曲線進行定量測量;?可調電保存測量設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形成原理
原理: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單鍵的σ電子、有形成雙鍵的π電子、有未成鍵的孤對n電子。當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輻射能時,這些電子就會躍遷到較高的能級,此時電子所占的軌道稱為反鍵軌道,而這種電子躍遷同內部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在紫外吸收光譜中,電子的躍遷有σ→σ*、n→σ*、π→π*和n→π*四種類型,各種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形成原理
原理: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單鍵的σ電子、有形成雙鍵的π電子、有未成鍵的孤對n電子。當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輻射能時,這些電子就會躍遷到較高的能級,此時電子所占的軌道稱為反鍵軌道,而這種電子躍遷同內部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在紫外吸收光譜中,電子的躍遷有σ→σ*、n→σ*、π→π*和n→π*四種類型,各種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形成原理
原理:在有機化合物分子中有形成單鍵的σ電子、有形成雙鍵的π電子、有未成鍵的孤對n電子。當分子吸收一定能量的輻射能時,這些電子就會躍遷到較高的能級,此時電子所占的軌道稱為反鍵軌道,而這種電子躍遷同內部的結構有密切的關系。在紫外吸收光譜中,電子的躍遷有σ→σ*、n→σ*、π→π*和n→π*四種類型,各種
紫外可見光譜的峰面積
峰面積的積分基本沒意義.只有峰有意義.UA本身就不是很精確的機子.其中A與C成正比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量配件
附件齊全 耐腐蝕型光纖探頭可用于在線測量,探頭末端浸入到液體中即可測量,光程可調(0.5-20mm)。不同光程的流通池:5mm、10mm和20mm;微型流通池(光程/容量):1.5 mm / 3 ul,10 mm / 18 ul;帶溫控的微型HPLC流通池,控溫范圍10-40°C ± 0.1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產生原因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的產生及基本原理2.1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分子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是基于分子內電子躍遷產生的吸收光譜進行分析的一種常用的光譜分析方法。當某種物質受到光的照射時,物質分子就會與光發生碰撞,其結果是光子的能量傳遞到了分子上。這樣,處于穩定狀態的基態分子就會躍遷到不穩定的高能態,即激發態
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是什么
隨光譜技術的迅速發展,光學測量在表面表征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測量染料、顏料而發展起來的漫反射紫外可見光譜(DRUVS)是檢測非單晶材料的一種有效方法。在催化劑結構研究中,DRUVS已用于研究過渡金屬離子及其化合物結構、活性組分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本文就二氧化碳加氫甲烷化催化刑(分別擔載F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