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版的2014年第9期《科學通報》上,刊登了由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另有90種非抗生素類醫藥成分被檢出。一時間,“喝水如同吃藥”的言論甚囂塵上,而抗生素也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在談論的同時,不少人提出疑問:抗生素究竟為何物,地表水中檢測那么多化學藥物正常嗎,有關抗生素的使用誤區都有哪些,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嗎?就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304醫院)藥劑藥理科主任劉皈陽。 罪魁禍首 水產養殖讓地表水“飽含”抗生素 有關抗生素的定義,百度百科上是這樣解釋的,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它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育功能的化學物質。 “通俗地講,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03月22日,農業部發布關于征求《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修改意見的函。該“意見稿”根據《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2. 耐藥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近日,衛生部專家就耐藥細菌相關知識進行解讀,以下為主要內容: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8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限抗令”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實施,以安全性、有效性、細菌耐藥情況和價格因素4個方面為基本原則,該文件將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管理。其中明確規定了不同等級醫生的開藥權限。嚴重違規使用抗菌藥物的醫生將被吊銷
12月2日—5日,由世界兒科感染性疾病學會主辦、深圳市兒童醫院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承辦的第10屆世界兒科感染性疾病大會在深圳召開,來自國內外的兒科醫生和醫務人員1800多人參會。據悉,這是全球性兒科感染臨床和研究領域最高級別學術會議,也是該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辦。會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國家呼吸病
國家衛健委再次明確,這類藥物分三級管理! 4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其中提到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 ▍18項核心制度 歸納起來,《要點》有18項核心制度。 分別為首診負責制度、三級查房制度、會診制度、分級護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急危重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鮑文娟)兒童疾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多,兒童是應用抗菌藥物最多的群體。如何防止抗生素濫用危害兒童健康?由世界兒科感染性疾病學會主辦、深圳市兒童醫院和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承辦的第10屆世界兒科感染性疾病大會于前日在深開幕,昨日正式進入學術研討環節。這是全球性兒科感染臨床和研究領
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趙明鋼今天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我國將對抗生素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把抗生素分成限制類、非限制類和特殊管理類三大類。衛生部將以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問題為突破口,進行專項治理整頓,研究臨床應用管理長效機制。 趙明鋼指出,抗菌藥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包
藥品耐藥監測實驗室研究人員在讀監測結果 因會導致所有細菌都產生耐藥性,10月底,含有NDM-1基因的泛耐藥菌在我國一現身,就即刻引起了衛生部門的重點關注,這意味著,我國“超級細菌”的家族又有了新成員。 “耐藥菌在我國的發展是勢不可擋的,如果用藥習慣不改變的話,那么用不
“以抗生素為代表的抗菌藥物的濫用已經成為我國醫療行業十分突出的問題。作為全球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我國平均每年每人要“掛8瓶水”。衛生部藥政司副司長姚建紅日前表示,抗生素毀掉中國一代人。10月14日,繼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抗菌藥物臨床管理辦法后,衛生部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抗菌
根據《全國食品藥品安全科普行動計劃(2011—2015)》要求,每年9月份成為“全國安全用藥月”。但媒體采訪了解到,當前我國不合理用藥現象仍然比較普遍,成為危害公眾用藥安全的突出問題。專家稱,合理安全用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還需要從多層次入手,采取多項措施綜合干預。 不合理用藥情況嚴重 9月初
1.1.常量肉湯稀釋法1.1.1.抗菌藥物貯存液制備 抗菌藥物貯存液濃度不應低于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于最高測定濃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藥物可稍低于上述濃度。抗菌藥物直接購自廠商或相關機構。所需抗菌藥物溶液量或粉劑量可公式進行計算。例如:需配制100 ml濃度為1280μg/
1.1.常量肉湯稀釋法1.1.1.抗菌藥物貯存液制備 抗菌藥物貯存液濃度不應低于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于最高測定濃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藥物可稍低于上述濃度。抗菌藥物直接購自廠商或相關機構。所需抗菌藥物溶液量或粉劑量可公式進行計算。例如:需配制100 ml濃度為1280μg/
我國是抗菌藥物的生產和使用大國。近年來,細菌耐藥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限抗、限制門診輸液等政策逐漸擴展至全國范圍,并上層到國家政策層面。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業界認為這標志著“限抗
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 “史上最嚴”抗菌藥管理的政策正醞釀出臺。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得一份衛生部下發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擬對抗菌藥物濫用施以重拳。 意見稿顯示,三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醫
□本報記者 張思瑋“藥敏試驗需要培養時間,結果具有滯后性,再加上檢驗與臨床缺乏溝通,往往會導致藥敏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臨床治療要求。”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檢驗科主任孫長貴日前在接受《科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測定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是臨床合理用藥的重要依據,而確保其結果的準確性,必須要懂得
剛剛過去的9月是“全國安全用藥月”,主題就是“謹慎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濫用現象如今是否已得到改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不久發布了《2012公眾安全用藥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四成居民表示家中常備抗生素類藥品,23.9%的居民感冒后選擇使用抗生素,僅40.1%的居民會在服藥前認真閱讀藥品說
(3)抗生素藥效學指標的測定:采用瓊脂雙倍稀釋法測定抗菌藥物對臨床分離最常見的12種157株膽道病原菌的MIC。將受試菌懸液以多點接種器 (Denly睞400)接種至一系列含抗菌藥物的Mueller2Hinton (MH)瓊脂平皿上,接種菌量為104菌落形成數(CFU)/點。鏈球菌接種
日前,衛生部相繼發布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和《2011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一場為期3年的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治理正式拉開了序幕。 衛生部首席藥學專家、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藥事管理研究部主任吳永佩告訴記者,我國抗菌藥物濫用的現象非常嚴重,品種多、使
據美國媒體8月12日報道,在南亞一些國家出現的一種新型細菌變種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擁有這種基因的細菌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藥性。有報道稱,這種變種基因目前已經傳播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 面對這種所謂的“超級細菌”對人類發起的攻勢,筆者雖然震驚,但并不感到意外
我國人均年消費抗生素138克,是美國的10倍,全球第一 真正需要的人不到20%,重慶等城市藥費中抗生素約占30%~40% 濫用抗生素如何遏制? 市衛生局:門診用藥不超20% 一個普通感冒,醫生可能給你開“頭孢”等高級別的抗生素藥,雖然患者表面上好得很快,不過下一次感冒,你必須用這種高檔次
北京市衛生局負責人10月28日稱,抗菌藥物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藥,一旦被濫用,不僅不利于健康,還會給人體帶來嚴重傷害。因此,希望廣大醫務人員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避免抗菌藥物濫用引發不良反應和細菌耐藥性增強。 北京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毛羽說,凡超時、超
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問題越來越嚴重。歷史和現實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抗生素一旦問世,很快就會產生耐藥株,產生耐藥株的時間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表1)。目前,細菌的耐藥問題已成為全球的嚴重問題,為此WHO專門發表了針對細菌耐藥問題的專家建議(WHO/CDS/CSR/DRS/20
外媒稱,中國作為世界人用和獸用抗生素的最大消費國,誓言要加強新型抗菌藥物的研發并控制現有藥物的過度使用,以應對不斷加劇的細菌耐藥性問題。 據美國《科學》周刊網站8月31日報道,中國中央政府8月26日發布一項國家行動計劃,稱將調動包括衛生、食品藥品和農業等14個部委的力量。政府的目標是,到20
防止抗生素濫用亟待法律規范 日前,寧夏曝出兩名患兒被檢測出帶有超級細菌NDM-1,迅速引起社會各界對“抗生素濫用”話題的熱議。中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抗生素最多的國家,也是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甚至食品和飼料中都有抗生素的身影。 現狀 濫用抗生素情況
在畜禽、水產養殖中的獸用抗菌藥物使用問題一直是柄“雙刃劍”。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獸用抗菌藥物可防止動物疫病、提高養殖效益、保障肉類產品有效供給,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有重要貢獻,同時,它的濫用卻會導致動物源細菌耐藥率上升,加劇藥物毒副作用和殘留超標風險,嚴重威脅到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
衛生部今天上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防范細菌耐藥有關工作情況。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趙明鋼表示,衛生部將明確對抗生素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把抗生素分成限制類、非限制類和特殊管理類這三大類,并將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所能夠使用抗菌藥物的種類做以明確規定。 趙明鋼表示,衛生部對于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包括
“新型抗菌藥物的研發應由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攻關,才能突破一批新型核心關鍵技術,促使抗菌藥物的研發和投產逐步回暖。”近日,在以“新型抗菌藥的創新研發策略”為主題的上海院士沙龍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等專家提出建議。 據專家們介紹,自1909年奧地利科學家Paul Gelmo首
合理使用就不會產生耐藥性 抗生素濫用不只是過度使用,準確地說是不規范使用。該用的抗菌藥物一定要用,不該用的一定別用,最忌諱“溫柔一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鄭波在出門診時,好幾位患者來詢問: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超級細菌?怎么吃了頭孢拉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等好幾種消炎藥都不見好
曾有不少中年人感嘆,小時候到醫院治病,經常是打“屁股針”,而現在動不動就打點滴掛水。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抗生素濫用。而記者獲悉,久違的“屁股針”可能要回來了——昨天,《江蘇省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出臺,抗生素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多項舉措嚴防抗生素濫用。 根據衛生部相關管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