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2. 耐藥細菌是從哪里來的?是天然存在的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 抗菌藥物大多屬于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據此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按照是否能夠產生抗菌藥物分為兩類,一類為產抗菌藥物微生物(主要是放線菌和鏈霉菌),另一類不能產生抗菌藥物(大多數細菌屬于此類),在自然界中這兩類微生物常常相伴而生,前者由于能夠產生抗菌藥物,具有殺滅其他細菌的能力而獲得生存優勢,相反不產生抗菌藥物的細菌則需要獲得抵抗抗菌藥物的能力,達到種族延續的目的,可見抗菌藥物與細菌耐藥是自然界中長期存在的生物現象。研究表明細菌、細菌產生抗菌藥物以及細菌耐藥的歷史甚至早于人類的出現。 在人類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療藥物時偶然發現了青霉素,并以此為契......閱讀全文
上個世紀初,世界上三分之一人死于肺炎、結核、腸炎及腹瀉。今天心臟病和癌癥成為人類的主要殺手,因肺炎和流感死亡的人數則不到4.5%。 這是人類應用抗生素在公共衛生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1]。而現在人類卻又走到了事情的另一個極端: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菌的出現及廣泛傳播。 一項世界規模的宏基因組研究顯示
合理使用就不會產生耐藥性 抗生素濫用不只是過度使用,準確地說是不規范使用。該用的抗菌藥物一定要用,不該用的一定別用,最忌諱“溫柔一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鄭波在出門診時,好幾位患者來詢問:自己是不是感染了超級細菌?怎么吃了頭孢拉定、鹽酸左氧氟沙星等好幾種消炎藥都不見好
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巨大挑戰,不但導致耐藥菌感染死亡人數增加、醫療費用大幅上漲,還對國家產業結構、生物安全帶來極大負面效應。 12月19日,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委員會主辦的2015年合理用藥大會在京召開,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監查專員周軍在會上透露,國家衛計委
近日,衛生部專家就耐藥細菌相關知識進行解讀,以下為主要內容: 1. 什么是耐藥細菌? 抗菌藥物通過殺滅細菌發揮治療感染的作用,細菌作為一類廣泛存在的生物體,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獲得對抗菌藥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殺滅的危險,這種抵抗作用被稱為“細菌耐藥”,獲得耐藥能力的細菌就被稱為“耐藥細菌”
目前兩患兒健康狀況良好,1名老年攜帶者死因主要為肺癌 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耐藥菌不會直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 10月26日,中國疾控中心通報了3例攜帶超級細菌的病例,其中1名老年攜帶者已經死亡,但其主要死因為晚期肺癌。 專家提醒民眾不必恐慌,超級細菌不會直接在人和人之間傳播。我國建立的
蔣志海制圖 曾有一項世界規模的宏基因組研究顯示,含耐藥基因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這意味著人類有可能回到沒有抗生素的時代,醫療體系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會退回到抗生素發明之前的境地,輕微的細菌感染都可能引起致命的后果。 ■本報記者 張晶晶 超乎現代人想象的一件事情是,在20世紀初,地球上
新發現報道 1791年,離圣誕節僅剩20天時,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被細菌擊倒,留下尚未完成的《安魂曲》撒手人間。 那個冬天的維也納城,許多年輕男子死于與浮腫相關的疾病,莫扎特也不例外。逝世前他嚴重浮腫,竟至無法上床休息。一些當時的樂迷也記錄到,他全身浮 腫、背疼
在廣東肇慶養了2000多頭豬的老廖越來越感到擔憂。豬可能生幾十種病,給豬打針、灌藥對老廖來說稀松平常。但藥的效果卻越來越差,老廖只能給豬打更多的針,灌更多的藥。 “獸藥經常打得多到我們自己都怕。”老廖說。他的擔憂已經體現在科學家繪制的地圖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擔憂。 最近,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
在廣東肇慶養了2000多頭豬的老廖越來越感到擔憂。豬可能生幾十種病,給豬打針、灌藥對老廖來說稀松平常。但藥的效果卻越來越差,老廖只能給豬打更多的針,灌更多的藥。 “獸藥經常打得多到我們自己都怕。”老廖說。他的擔憂已經體現在科學家繪制的地圖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擔憂。 最近,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
衛生官員驚恐地發現,細菌開始對一種強有力的藥物——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出現耐藥性,而該抗生素已是人們最后可用的為數不多的藥物。 一般而言,身居高位的公共衛生官員都會試著回避預警性的描述。因此,前不久Thomas Frieden和Sally Davies提出的警告令人們十分擔憂。Frie
在廣東肇慶養了2000多頭豬的老廖越來越感到擔憂。豬可能生幾十種病,給豬打針、灌藥對老廖來說稀松平常。但藥的效果卻越來越差,老廖只能給豬打更多的針,灌更多的藥。 “獸藥經常打得多到我們自己都怕。”老廖說。他的擔憂已經體現在科學家繪制的地圖中,引起了更多人的擔憂。 最近,由中國
抗菌藥物的升級換代與耐藥菌株的不斷涌現,恰如“魔”與“道”斗法,也像是展開軍備競賽的冷戰雙方,一直都不曾罷手。 平衡不斷被打破。近日傳來好消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危宏平團隊研發出一種噬菌體裂解酶,能快速殺滅各種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菌),且不易產生耐藥性。年初《自然》雜志亦有報道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至今為止,人們都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時機徹底消滅肺結核,不僅如此,肺結核病菌變得更加猖獗。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我國的結核發病率位于世界第二,每年有130萬新發結核病患者。其中,多耐藥結核病人有10萬人。耐多藥(MDR)和廣泛耐藥(XDR)結核分
她女兒所擁有的可能致命的疾病,是在母親節當天第一次出現跡象。 最初,Tonya Rerecic并沒有感到很擔心。艾迪(Addie),她11歲的女兒,似乎是累了——對于一個參加了很多體育運動的孩子來說,這并不是值得驚訝的一件事。接下來,在一個星期后,艾迪抱怨自己的臀部疼痛。在前往醫院的急
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威脅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近日,來自美國內華達州的公共衛生官員公告了一名70歲婦女的病例事件,她在去年9月份死于不可治愈的細菌感染。檢測結果顯示,在她的身體系統中密布了大量所謂的“超級細菌”,經26種不同的抗生素治療后仍未有效果。 雖然這不是第一次有人在美國已經
引起人類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不同微生物菌株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疾病,從普通感冒到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如結核病(TB)。類似地,不同菌株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些菌株對多種藥物完全耐藥,有些菌株具有中等敏感性,有些菌株則對治療完全敏感。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并給全球醫療體系
引起人類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不同微生物菌株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疾病,從普通感冒到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如結核病(TB)。類似地,不同菌株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些菌株對多種藥物完全耐藥,有些菌株具有中等敏感性,有些菌株則對治療完全敏感。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并給全球醫療體系
理化檢驗人員在對急性職業中毒樣品進行氣相色譜-質譜特征譜圖的分析和確認。 理化檢驗人員在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高分辨串聯質譜儀開展生物毒素檢測鑒定方法研究。 微生物檢驗科檢驗人員在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提取。 寧靜有序,但寧靜的實驗室其實并不平靜。玻璃窗內的衛生檢驗人員天天“打交道”的是霍亂、流感
近日,一項新研究首次向人們揭示了,細菌間相互交換遺傳物質的能力是如何直接影響全球重要傳染病的出現和傳播的。DOI:10.1038/s41467-018-03949-8 相關成果于4月13日以“Horizont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transfer drives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病人具有傳染性,但每個病人的傳染性大小是不同的,當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將帶有結核病菌的微沫散播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后可以受到感染。在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群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為10%左右。幼兒、青春期、老年人及營養不良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
世界衛生組織將“控制抗菌素耐藥性”作為2011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抗菌素耐藥性這個影響人類健康的問題由來已久,近年來在多個國家發現的“超級細菌”更說明這一問題已日趨嚴重。曾發表相關報告的英國研究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敲響了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的警鐘。 英國加的夫大學的馬克·托爾曼博士是去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