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紅:二氧化碳變汽油“綠色”能否“自由”
“綠色自由”目前還處于概念階段 本期關注:美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概念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杰弗里·馬丁和威廉·庫比茨提出一項名為“綠色自由”的概念,即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把它轉化為汽油。 王獻紅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近年主要致力于將二氧化碳固定為塑料的工業化研究工作。 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27500億噸,每年在碳循環中的二氧化碳約6600億噸,但每年因人類活動和森林退化額外產生257億噸二氧化碳,這些未平衡的二氧化碳約占碳循環的3.9%,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從工業化前的270ppm到目前的380ppm,并作為主要溫室氣體引發了日益變化無常的氣候問題,因此二氧化碳已經成為世界范圍最受關注的環境問題。盡管目前已經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但同時考慮碳平衡和能量平衡的方案卻很少見到。 2007年11月,美國......閱讀全文
王獻紅:二氧化碳變汽油-“綠色”能否“自由”
“綠色自由”目前還處于概念階段 ?本期關注:美科學家提出“綠色自由”概念?美國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杰弗里·馬丁和威廉·庫比茨提出一項名為“綠色自由”的概念,即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把它轉化為汽油。? 王獻紅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近
長春應化所王獻紅團隊Angew發文
近年來,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漸深入人心,“碳達峰”、“碳中和”被提上日程。五元環狀碳酸丙烯酯(PC)作為CO2儲存與利用的代表性(CCU)下游產品,其具有來源廣泛、低毒、低揮發性的優勢。因此,實現PC的增值利用不僅契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而且還能為綠色化學合成提供一種潛在的理想原料。然而眾
塑料是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二氧化碳也能變塑料?
這是今年在陜西佳縣鋪膜PPC地膜示范,大約有 1000畝 塑料是重要的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廢棄塑料帶來的“白色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尋找其他材料制造塑料,并解決塑料難以降解的問題,成為很多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課題之一。 近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獻紅在接受《中國科學報》
我國科學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并實現量產
記者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了解到,該所研究員王獻紅團隊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歷時二十年時間實現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業化生產,年產5萬噸。 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但又是一種低成本碳資源,以其為原料可以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降解產物對環境無污染,而且生產成本較低。 自19
我國科學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并實現量產
記者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了解到,該所研究員王獻紅團隊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歷時二十年時間實現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業化生產,年產5萬噸。 二氧化碳是溫室效應的主要“元兇”,但又是一種低成本碳資源,以其為原料可以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降解產物對環境無污染,而且生產成本較低。 自19
建筑垃圾粉碎機為譜寫綠色城市發展獻力
隨著我國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推進,基礎建設也在不斷更新建設中,公路橋梁、舊城改造、商品房建設等基建行業發展的風生水起。人們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時,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帶來的煩惱,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左右。若不加以很好的處理,不僅會污染環境,嚴重時還會威脅
王紅陽:-治愈肝癌“追夢人”
王紅陽有過很多夢想:當老師,成為教書育人的園丁;當女飛行員,自由翱翔藍天。 高中畢業后,她被分配到區委的文教衛生科工作。但她不甘心一輩子“坐機關”,于是辭了職,從江蘇南京來到甘肅蘭州,進入了六盤山下的一家野戰醫院。 她在西北地區的貧困縣城開展婦女疾病普查工作,當地女性極差的健康水平和當地的衛
王耀獻教授獲2017年度顧氏和平獎
近日,菲律賓顧氏和平獎基金會(Gusi Peace Prize Foundation)公布2017年顧氏和平獎獲獎名單,全球有16位杰出人物入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王耀獻教授獲獎,這是我國內地學者第三次獲此國際盛譽,是唯一的中醫人。 王耀獻由于在中醫藥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績,特別是致力公益
王紅陽院士Hepatology癌癥研究新發現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上海同濟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肝癌形成過程中IL-1β/IRAK-1炎癥信號促成了持久的gankyrin激活,這項研究已被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1.19)接受并在線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Hong-yang Wa
王陽紅院士Cancer-Res發表癌癥新文章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和江蘇省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肝細胞癌(HCC)中CYP3A5通過調控mTORC2/Akt信號發揮了腫瘤抑制因子作用。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2月3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的王紅陽(Hong-yang Wang)教授
直播預告-|-治愈肝癌“追夢人”王紅陽
直播時間:2021年12月9日(周四) 19:0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 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 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本期嘉賓:王紅陽,腫瘤學、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主任醫師。 王紅陽院
二氧化碳共聚物產業化關鍵技術團隊獲院科技促進發展獎
長春應化所二氧化碳共聚物的產業化關鍵技術團隊日前榮獲2015年度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獎科技貢獻獎(二等獎),成果主要合作單位為臺州邦豐塑料有限公司和南通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為王獻紅、王佛松、秦玉升、周慶海、張紅明、喬立軍、高鳳翔等。 二氧化碳共聚物的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團隊從199
王紅陽院士:治療惡性腫瘤須“私人訂制”
“在我國不斷增加腫瘤防治研究經費的情況下,我國的腫瘤發病率仍在快速上升,每分鐘就有6個人被診斷為惡性腫瘤。”在日前于深圳舉行的2014國際BT(Biotechnology)領袖峰會上,腫瘤分子生物學和肝臟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表示,惡性腫瘤的治療需要“私人訂制”。 目前,惡性腫瘤的救治
王紅陽院士:生物信號研究領域的出色女將
2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暨表彰大會上,全國10名“三八”紅旗手標兵中有一名文職少將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生物信號轉導研究中心主任王紅陽。?王紅陽是我國最年輕的女院士之一,她1997年在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王紅陽院士Nature子刊發表癌癥新文章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通過TLR4與腫瘤細胞釋放的高遷移率族蛋白Bl(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相互作用,血小板促進了腫瘤轉移。這一重要的研究發現發表在10月28日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Hong-ya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2019年度重大項目評審會專家名單
2019年10月9日,化學科學部組織“藥物綠色制備的關鍵反應和策略“、”耐極端環境高性能氟醚橡膠的制備科學“、”面向高效能量/物質轉化的新型電化學界面基礎研究“、”催組裝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結構與相互作用的譜學測量“、”分子鐵電體的化學設計與鐵性耦合“、”甲醇及其耦合反應催化
王紅:夸大所謂的“成功”是不負責任
我想和同學們分享的不是心靈雞湯,何況,作為一個同學們的長輩,我本人非常反對“偽勵志”,片面地灌輸所謂的成功學,用指標來衡量所謂的成功。偽勵志是青春期的毒藥,我們要拒絕服毒。青年人當然要奮斗,但作為一個老師,片面鼓動出人頭地,夸大所謂的“成功”,起碼是不負責任的。我大學畢業30年了,我的感受是絕大
王一新謝紅調研重點實驗室建設
2月11日,副省長王一新到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的動態測試技術、冶金設備設計理論與技術、煤科學與技術等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調研。省政協副主席、省科技廳廳長謝紅參加調研。 王一新強調,科學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以科技引領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各部門要加大投入力度,全
2019年基金委化學科學部重大項目評審會專家名單公布
2019年10月9日,化學科學部組織“藥物綠色制備的關鍵反應和策略“、”耐極端環境高性能氟醚橡膠的制備科學“、”面向高效能量/物質轉化的新型電化學界面基礎研究“、”催組裝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細胞中生物大分子結構與相互作用的譜學測量“、”分子鐵電體的化學設計與鐵性耦合“、”甲醇及其耦合反應催化
2020年基金委八大學部杰青、優青評審專家名單匯總
化學科學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評審會專家名單(17人)游書力陳春英陳??紅陳建民樊春海胡文浩李永旺李??振羅??毅秦??勇唐本忠王寶俊王獻紅翁羽翔吳永寧邢衛紅張學記基礎科學中心項目評審會專家名單(17人)曹??鏞曹則賢柴之芳陳小明方維海付賢智郭子建李永旺劉買利羅??毅唐??勇田中群席振峰張學記趙宇亮朱永
王紅陽院士研究發現關鍵蛋白影響肝癌細胞轉移
肝癌是一種預后很差的常見癌癥,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每年約有11萬人死于這種疾病。肝細胞癌(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主要類型,也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腫瘤之一,其最顯著的特點是發生轉移和形成門靜脈癌栓(PVTT)。 第二軍醫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對HCC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蛋白Merl
王紅陽院士:學科交叉與實踐迭代讓數據“動”起來
近年來,生命科學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生命的整體性和疾病的復雜性使得信息化和大數據成為生命科學研究的必然。大數據平臺給了研究者從系統層面全面認識生命的機會和機遇,使眾多科技人員更有信心地應對復雜生命現象的挑戰。然而,當前大數據對醫學,特別是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顯然未達預期。我將就大數據產生和挖掘過
王紅陽院士、李忠教授Molecular-Cancer發表癌癥新成果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A20通過抑制Twist1表達阻止了肝細胞癌增殖及轉移。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11月4日的《分子癌癥》(Molecular Cancer)雜志上。 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王紅陽(Hong-yang Wang)院士及李忠(Zhong Li)教授
王紅陽院士權威期刊連發四項癌癥新成果
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王紅陽(Hong-Yang Wang)院士長期從事惡性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腫瘤發生發展的分子病理機制和細胞信號轉導有重要建樹。迄今在Cancer Cell、Nature等有影響的主流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 2016年5月,王紅陽院士在癌癥研究中接連取得重要
王紅陽:惡性腫瘤的診療面臨三大瓶頸
“一段時間以來,惡性腫瘤診療的主要瓶頸,通俗講是發現晚、分型難、療效差。”7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行的首屆保亭健康高峰論壇暨院士大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在作學術演講時表示,需以“早診早治”為思路,應對腫瘤診療面臨的挑戰。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國民健康。王紅陽援引世界衛生
基金委考核“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科學問題”
9月2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何鳴鴻等對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王獻紅研究員為學術帶頭人的2010年度創新群體“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科學問題”進行了現場考核。 在考核過程中,姚建年等聽取了王獻紅關于群體基本情況、主要學術成績、創新點及其科學意義、擬
王紅陽院士Hepatology解析肝癌患者紅細胞增多癥分子機制
近日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在線發表了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題為“Erythrocyto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ortends poor prognosis by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secondary
王紅陽院士團隊重大突破:讓肝癌細胞“改邪歸正”!
2018年神刊《CA》發布了今年全球腫瘤的流行趨勢,其數據顯示肝癌已經成為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之一,而在我國肝癌患者的數目更是處于“基數大,逐年升”的狀態,這其中原發性肝細胞癌人數又占了絕大多數。雖然近些年隨著分子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腫瘤患者可以獲得較為早期的診斷,但臨床上可用的治療方案卻沒有得到
Science和Nature相繼發文:化學回收打破塑料循環“魔咒”
臺風“煙花”過后,大量“白色垃圾”被海洋“吐”在了上海的江堤上,成堆的塑料泡沫、塑料袋、礦泉水瓶……讓原本美麗的濱江森林公園一夜之間淪為垃圾場。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480萬~1270萬噸塑料被排放到海洋,并隨著洋流擴散到世界各地,有的還會沉到海底最深處,甚至是馬里亞納海溝。 面對這一全球污
國家基金委:多個學部2019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
信息科學部2019年度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公布 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現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2019年度重大項目評審專家組成名單。 薄報學、蔡新霞、曾和平、查紅彬、陳 虹、陳謀、陳如山、陳勝勇、陳同生、程 綱、單崇新、鄧維波、費樹岷、龔敏、關新平、關治洪、郭太良、韓德俊、何斌、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