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011財政年度開支法案禁止美中科技合作。 日前簽署的美國2011年度開支法案中的一項不起眼的條款切斷了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大量科技交流提供資金的渠道。 作為一個重要撥款委員會的主席,鷹派眾議員Frank Wolf在這項法案中插入了兩句話,即禁止這兩個國家之間任何與美國宇航局(NASA)有關,或由白宮科學與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白宮官員表示,他們還在評估這種表述方式。表面上看,這一條款似乎僅僅涉及到兩家機構,并且該法案只會影響到美國2011財政年度的剩余時間——該財年將于9月20日結束。然而削減的范圍實際上相當廣泛。并且Wolf清楚地表示,他想永久關閉兩國之間的所有合作。 Wolf說:“我們不想讓他們有機會利用我們的技術優勢,并且與他們打交道,我們將一無所獲。” 這項開支法案規定,沒有政府的資金可以被NASA或OSTP用來以任何方式與中國或任何中國公司“開發、設計、計劃、傳播、實施......閱讀全文
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承辦的“中美青年科技人員合作研究計劃”繼連續四年在華取得圓滿成功后,2008年6月15日至8月9日如期再次安排了37名美國的優秀研究生來華執行該計劃。該計劃旨在促進中美兩國青年學者之間的科技合作與交流,為未
科技部關于征集2016年度中國與美國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建議的通知國科發外〔2015〕42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以下簡稱《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及其框架下各領域議
《中國科普網》2008年4月7日報道 2008年4月1-3日,由中國科技部、美國環保局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中美環境科技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與會中美環境科學家在相互介紹本國環境科技政策、研發現狀的基礎上,重點就飲用水安全保障、新技術和環境技術鑒定、綠色社區三個領域開展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科技部副
第14屆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5月1日上午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信,對本屆聯委會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向致力于中美科技合作的科技工作者表示親切問候,并向所有為推動中美關系發展作出貢獻的朋友們表示誠摯感謝。 胡錦濤在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進步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地影響著經
2014年7月9日至10日,科技部萬鋼部長作為中方代表團成員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在經濟對話下,萬鋼部長匯報了第五次中美創新對話取得的成果和達成的共識,指出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合作的重要意義,強調了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下雙方為知識產權創造、利用和保護做出的積極探索
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代表中方提出4項建議 由中國科技部、美國環保局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中美環境科技合作研討會于4月1日在北京召開。這是自2006年10月中美共同簽署《環境保護領域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來,雙方首次舉辦的重要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雙方在該領域科技合作的實質性進展。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和美國環
中國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7月15日在人民大會堂共同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發布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和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共同宣布成立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 據介紹,為落實今年4月初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倫敦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劉延東于4月中旬訪問美
江綿恒與William Brinkman簽署會議紀要 4月19日至20日,中國科學院-美國能源部(DOE)首屆協調委員會會議在京召開。受白春禮院長委托,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恒代表我院與DOE科學辦公室主任William Brinkman共同主持會議。會議期間,白春禮院長會見了美國代表團部
2018年5月19日下午,由科學技術部(國家外國專家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山東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及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加拿大土木工程學會共同舉辦的第十二屆中美工程技術研討會境外專
國務委員劉延東2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及來華參加第31屆中美高能物理聯委會會議的美國高能物理代表團。 劉延東高度評價李政道30多年來在推動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促進中國科技事業發展和加快中國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所做
8月26-28日,由科技部和美國環保署(EPA)共同舉辦的中美環境研究聯合工作組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王偉中副部長會見了萊克·卡德里助理署長一行并就中美環境聯合研究進行磋商,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國際合作司、21世紀中心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見。 王偉中副部長在會見美國環保署代表團一行時談到,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了解到,已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兩位教授日前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院士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后創立“楊-米爾斯規范場”論和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因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原理而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姚
“就像兩個齒輪,如果分開了,自己都可以轉,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合起來能夠產生作用,但必然產生摩擦和熱。”自稱“搞機械的”科技部部長萬鋼用這樣一段精準表述,闡釋了中美合作伙伴關系。 出席5月2日第三次中美創新對話代表所起的作用則被他比作“潤滑劑”——目的是讓齒輪很好地轉起來,發揮更大的
能源是中美兩國最早開展科技合作的領域之一。1979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其中包含 30個雙邊環境和能源合作備忘錄。近年來,兩國在清潔能源上的合作呈加速態勢。2008年,兩國簽署《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2009年,在美國總統奧巴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項任務,規劃啟動“十二五”各項工作的關鍵之年,科技部認真組織、嚴格執行經批復的部門預算,一年來,科技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展順利,取得了一批振奮人心的重大科技成果,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有力推動了創新型國家的建設。 一、2010年科技事業成效 (一)科
“對撞機對撞成功后,我們在黑大理石碑上用金字刻下了所有‘參戰’單位的名字。”講起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已近八旬的柳懷祖仿佛回到了改革開放初期那個爭分奪秒的年代。身為對撞機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他曾體會到的,是戰士“豁命去戰斗的精神狀態”。圖片來源于網絡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1984年動工,19
由科技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承辦的2013年“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開幕式于2013年6月11日上午在京舉行。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正局級調研員陳和平、美國駐華使館科技參贊Erica Thomas、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Emily
2月23日下午,到陜西楊凌示范區出席“中國科技部—美國農業部農業科技合作第八次聯合工作組會議”的美國農業部副部長凱瑟琳·渥特基女士一行訪問了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在水保所副所長張興昌研究員和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占斌研究員陪同下,凱瑟琳·渥特
1月10日,2015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去年1月9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召開的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提出要推進十大重點任務。一年過去了,這十大重點任務完成得怎樣?科技日報記者帶您一一盤點。 任務一:加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頂層設計 在完成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和重大專項中期評估、深入
9月23日,《中美化石能技術開發與利用合作合作議定書》2013年度協調會議在科技部舉行。來自美國能源部、研究機構和企業界近2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美方代表團由能源部助理部長Chris Smith率領。中美化石能合作議定書中方執行秘書、高新司陳家昌副司長率中方代表團與會并主持會議,來自科技部、國
由科技部、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科技交流中心承辦的2010年“中美科技人員交流計劃”于6月14日在京拉開帷幕。 中美雙方共同選拔的40名美方優秀研究生在第一周適應性培訓期間,學習了中國的語言和文化,了解了中國的科技、政治、經濟體系、對外政策、歷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靠技術執法,憑數據說話”是質檢部門的突出特征,科技實力是質檢部門的顯著優勢,建設科技質檢是質檢系統履行職責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質檢科技大發展的5年。 5年來,在質檢總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經過質檢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質檢技
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科技創新能力關乎現代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支撐與保障。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我國科技實力專題接受了采訪。 記者:敢于與善于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傳承,是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問題。近年來,國家
2016年9月19日,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與美國農業部副部長兼首席科學家凱瑟琳·渥特基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簽字儀式,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與美利堅合眾國農業部農業科技研究合作諒解備忘錄》,并主持召開中美農業科技合作雙邊會議。 徐南平副部長指出,在1979年簽署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
與會人員合影 研討會會議現場 2013年5月7-9日,中美兩國核物理同行70余人在北京大學舉行“中美奇特核物理理論研究所(China-U.S. Theory Institute for Physics with Exotic Nuclei,簡稱CUSTIPEN)”成立大會暨“奇特核性
今天,第三次中美創新對話高官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與美國總統科技助理兼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霍爾德倫共同主持創新對話。 萬鋼介紹,通過中美創新對話機制,兩國在創新原則、創新實踐和創新措施等方面都更具共識。這一機制得到兩國領導人和社會各界
西藏亞東之南,是印度重兵駐守的大吉嶺基地。 一支幾百人上百輛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喜馬拉雅山脊以南的亞東方向開去。時間是1992年5月。 車隊活動轟動了世界。當年英國入侵拉薩,以及中印兩國邊界戰爭,使得這一區域成為熱點。 這當然不是一次軍事行動,隊伍里幾乎是清一色的科學家,不過他
9月23日,《中美化石能技術開發與利用合作議定書》2013年度協調人會議在北京召開。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與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舉行了雙邊會談,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陳家昌作為議定書中方協調人與美方協調人史密斯共同主持會議。 曹副部長表示,
“十二五”期間,保障與改善民生已成為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存環境卻不斷惡化,我們需要更多地利用科學儀器對環境、農產品、食品、藥品等進行安全檢測,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科學儀器行業將更多地面向民生、服務民生。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將于2011年8月31日-
溫家寶接受《科學》主編艾伯茨專訪文字實錄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30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了美國《科學》雜志主編布魯斯·艾伯茨的專訪。衛生部長陳竺、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等在座。《科學》雜志由托馬斯·愛迪生創辦于1880年,是目前國際科學界影響最大、讀者最多、發行最廣、最受科學家重視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