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臨床表現
1、癥狀 所有患者均有血壓增高,早期癥狀稱為子癇前期,隨癥狀加重發展為子癇。患者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全身水腫,特別是眼瞼、下肢水腫蛋白尿、心悸、氣短甚至抽搐昏迷、神志不清等癥狀。血壓越高、眼底改變發生率也越高。血壓低于150/100mmHg時,眼底改變發生率為16.6%;150/100~175/125mmHg時為36.6%血壓超過175/125mmHg者,發生率為46.8%。另一報道指出當收縮壓大于150mmHg或舒張壓大于130mmHg時,88.7%眼底發生改變當收縮壓大于210mmHg時100%發生眼底改變。 2、分為3期 一般分為3期,即:①動脈痙攣期;②動脈硬化期;③視網膜病變期。有人認為分為痙攣期和視網膜病變期即可。因為本病病人動脈硬化發生率低,且終止妊娠后眼底很快恢復,不一定產生硬化。也有的患者不經過血管硬化期直接進入視網膜病變期。 妊高征最常見和最早發生的眼底改變為視網膜小動脈功能性痙攣和狹窄,......閱讀全文
概述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臨床表現
1、癥狀 所有患者均有血壓增高,早期癥狀稱為子癇前期,隨癥狀加重發展為子癇。患者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全身水腫,特別是眼瞼、下肢水腫蛋白尿、心悸、氣短甚至抽搐昏迷、神志不清等癥狀。血壓越高、眼底改變發生率也越高。血壓低于150/100mmHg時,眼底改變發生率為16.6%;150/100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簡介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曾稱為妊娠中毒癥。通常發生在妊娠后9個月,如果孕婦原有高血壓,也可發生較早。所有患者均有血壓增高及其伴隨癥狀,如水腫、蛋白尿和眼底改變等。這是一種威脅產婦和胎兒生命安全的重癥,及時診斷和處理對保護產婦視力和母子生命安全有重要意義。
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簡介
妊高征是危及產婦和胎兒生命安全的危險病癥。在動脈器質性改變之前,如果經過休息、禁鹽、服用鎮靜和降壓藥等措施后,血壓下降者可繼續妊娠,但需繼續監測血壓穩定情況。如果視網膜病變有出血、水腫、滲出和(或)小動脈硬化,說明心腦、腎等全身血管系統均受損害必須及時終止妊娠據報告產后眼底恢復正常者占86.8%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預后預防
1、預后 預后雖然比原發性高血壓視網膜病變患者好但也可產生心腦腎等合并癥,或以后死于腦出血、心力衰竭或尿毒癥等。 2、預防 為了產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和保護產婦的視力,應盡早做出診斷,必需時應及時終止妊娠。
簡述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發病機制
視網膜循環不受交感神經支配,主要為自控調節當血壓急性升高之初,正常視網膜自動調節表現出血管收縮,張力增強。視網膜動脈局限或普遍性狹窄屬于功能性收縮。當全身情況好轉,血壓降低后,可以消失而不致永久性血管損傷。視網膜動脈功能性收縮持續1個月左右,還可完全恢復。但長期不緩解將逐漸發展為視網膜動脈硬化。
關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病理學改變:妊娠高血壓的眼部組織病理學改變與其他嚴重高血壓所致者相似。急性全身性高血壓的血管改變是急性缺血。在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中,視網膜毛細血管狹窄,毛細血管周細胞退行變性。多數嚴重病例視網膜小動脈還有纖維樣壞死 2、其它輔助檢查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可見視網膜動脈狹窄
關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眼底病變的流行病學介紹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率的報告不一為4.6%~17%,而有眼底改變者的發生率較高,在53%~86%。在眼底改變中,以視網膜小動脈痙攣和狹窄最常見,發病范圍36%~67.3%小動脈硬化占1%~3%視網膜病變占6.5%~29.7%。 本病可發生于任何生育年齡的婦女,初產或經產均可發生,有報告初產婦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因及臨床表現
???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病因??? 妊高癥的病因目前尚未確定,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子宮胎盤缺血多胎妊娠,羊水過多,初產婦,子宮膨大過度,腹壁緊張等,都會使宮腔壓力增大,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或減慢,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痙攣而致血壓升高。也有人認為,胎盤或蛻膜組織缺血缺氧后,可產生一種加壓
簡述眼底血管病變的臨床表現
1、視網膜脫離眼底病變 視網膜脫離是視網膜的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的分離。兩層之間有一潛在間隙,分離后間隙內所潴留的液體稱為視網膜下液。按病因可分為孔源性、牽拉性和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可發生在眼內的嚴重炎癥、眼部或全身循環障礙、脈絡膜或眶部腫瘤等,視網膜多無裂孔,病因控制后,脫離
概述急進型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表現
急進型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常有全身其他器官如心、腦、腎的功能損害,可出現頭痛、惡心、嘔吐、驚厥、昏迷和蛋白尿等。內分泌疾病所致者常伴有內分泌紊亂的全身體征,如Cushing綜合征可伴有面頸及胸腹肥胖,皮膚細薄致顏面紫紅,腹部出現紫色條紋,糖尿,骨質疏松以及毛發過多和性腺功能不全等癥狀。腎上腺皮質增生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和治療介紹
臨床表現 妊娠20周后出現高血壓、水腫、蛋白尿。輕者可無癥狀或輕度頭暈,血壓輕度升高,伴水腫或輕度蛋白尿;重者頭痛、眼花、惡心、嘔吐、持續性右上腹痛等,血壓升高明顯,蛋白尿增多,水腫明顯,甚至昏迷、抽搐。 預防 1、建立健全三級婦幼保健網:開展圍妊娠期和圍生期保健工作。 2、加強健康教育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治療
???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治療??? 積極降壓:血壓升高>170/100mmHg時,降壓治療以防子癇發生。血壓降低水平,目前尚無一致意見。??? 1.一般治療??? (1)左側臥位休息:休息對妊高征極為重要,左側臥位具有重要治療意義。??? (2)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低鈉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診斷
???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診斷??? 1.注意病史及自覺癥狀??? 對于懷孕前患有高血壓、慢性腎炎及糖尿的人,在妊娠20周以后出現頭暈、頭痛及水腫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2.注意觀察是否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 定期測量血壓,并與妊娠前血壓相比較,如血壓升高,需休息1小時后再測。??? 3.是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簡介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簡稱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此病多發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嚴重者有頭痛、頭暈、眼花等自覺癥狀,甚至出現抽搐、昏迷,如今妊高征仍然是孕、產婦和胎、嬰兒死亡的主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檢查
1、血液檢查。 2、肝腎功能 尿素氮(BUN)>5.36mmol/L為腎功能輕度受損害。肌酐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檢查
1.血常規:可有貧血,血液濃縮,血小板減少等情況。 (1)Hb1.02,血液流變學中全血黏度>3.6,血漿黏度>1.6,考慮為血液濃縮。 (3)血小板計數:動態觀察血小板計數情況,一般以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癥狀
1.高血壓 血管痙攣性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妊娠20周前,血壓一般同孕前水平或略低于孕前水平,妊娠20周以后,如果血壓持續升高至140/190mmHg或較基礎血壓升高30/15mmHg為血壓異常,據資料統計,正常人在1天24h內血壓是有規律性變化的,故有人主張用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
概述良性高血壓的內臟病變期
(1)心臟:因血壓持續升高,外周阻力增大,心肌負荷增加,左心室代償性肥大。心臟重量增加,可達400g以上。肉眼觀左心室壁增厚,可達1.5cm~2.0cm (正常1.0cm以內)。乳頭肌和肉柱增粗,心腔不擴張,相對縮小,稱為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光鏡下心肌細胞
關于全身性疾病的眼底病變的介紹
(1)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任何原因的血壓增高都可引起眼底改變其中包括視網膜病變、脈絡膜血管改變以及視神經乳頭水腫、高血壓分原發與繼發兩種前者常發生在中老年人,以慢性進行性多見。后者以急進型多見又稱惡性高血壓。多見于40歲以下。常見于腎臟病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等。視力障礙的程度與眼底改變的
如何診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征和輔助檢查即可做出診斷,同時注意有無并發癥和凝血機制障礙。 1、妊娠期高血壓 血壓≥18.7/12kPa(140/90mmHg),妊娠期出現,并于產后12周內恢復正常;尿蛋白陰性;可有上腹部不適或血小板減少。產后方可確診。 2、子癇前期 妊娠20周后出現≥18.7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壓。我國發病率為9.4%,國外報道7%~12%。本病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遺傳易感性學說 基于臨床流行病學調查。 2.免疫適應不良學說 子癇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1.原發性高血壓或慢性高血壓:多有家族史,主要表現血壓升高,發生在孕20周以前一般無水腫及蛋白尿,常無自覺癥狀,尿常規鏡檢一般無紅細胞及管型,妊娠早期腎功能檢查正常,尤其是尿酸水平不升高,眼底表現為動脈變細,有動靜脈交叉壓迫現象,呈小動脈硬化的高血壓病變,產后血壓雖然可以降低,但只能恢復至孕前水
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癥的簡介
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癥,通常發生在妊娠后9個月,如果孕婦原有高血壓,也可較早發生,所有患者均有血壓增高及其伴隨癥狀。血壓越高眼底改變的發生率越高,當收縮壓大于20kPa或舒張壓大于17.3kPa時,88.7%眼底發生改變,當收縮壓大于28kPa時100%發生眼底改變,及時診斷和處理對保護產
如何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1、一般處理 休息,密切監護母兒狀態,間斷吸氧,飲食包括充足的蛋白質、熱量,不限鹽和液體,對全身水腫者適當限鹽。 2、解痙 硫酸鎂為治療妊高征的首選藥物。應監測血鎂濃度使用硫酸鎂的注意事項: (1)注意尿量≥25ml/小時,膝反射和呼吸。 (2)慎用呼吸抵制藥物。 (3)伴有心肌病時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并發癥
1.腦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各種病因使腦血管發生病變引起腦部疾病的總稱,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最多見,又可稱為腦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風,包括出血性的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的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妊高征引起的腦血管意外在臨
概述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高血壓的癥狀因人而異。早期可能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常見的是頭暈、頭痛、頸項板緊、疲勞、心悸等。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后發生血壓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復正常。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癥狀。此時被稱為緩進型高血壓病。緩進型高血壓病常見的臨床癥狀有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
預防眼底血管病變的簡介
1、要注意不要用眼睛直接的面對強光。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免造成眼底出血。 2、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工作姿勢。正確的工作姿勢,不僅可使眼睛平視或是向下注視熒光屏,還可以使頸部肌肉輕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 3、要多注意休息,避免使眼睛過度疲勞。不要長時間的盯著一個地方看。要多做眨眼
概述脈絡膜病變的臨床表現
1.急性脈絡膜缺血 常因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就診。眼底表現依阻塞血管的大小、數量和病變的時期而定。 2.匐行性脈絡膜萎縮 又稱盤周地圖狀輪狀脈絡膜病變,是眼底后極部脈絡膜毛細血管及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的一種慢性復發性疾病。 3.點狀內層脈絡膜病變 是一種少見的多灶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癥性疾
關于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癥的病因分析
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小動脈痙攣; ②脈絡膜損傷; ③高血壓; ④血液成分的改變。
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血壓綜合癥的中醫病機
妊娠期間,陰血聚于沖任,以資養胎。若素體陽盛之人,過食燥熱、溫補之品,助陽生火,胎火妄動,上攻于目;或陰虛之體,復因勞欲、情志之傷,以致重傷肝腎之陰,肝陽上亢,目受其擾;病情較重者,亦可因肝陽暴張,肝風內動,上擾頭目;若肝氣橫逆,乘脾犯胃,脾失健運,濕聚中焦,清陽不什,亦可發為妊娠性視網膜病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