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即將亮相
“今年上半年以來,按照中央的部署,我們搞了一個‘1+6’的改革方案,也是組合拳,包括黨政領導終身追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及馬上會出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點方案等。” 近日,在由臺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主辦、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承辦的“2015中達環境法論壇”上,一位環保部官員作如上表述。 該環保部官員稱,根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試點方案要求,當生態環境受到損害時,地方政府將對環境損害提起訴訟。但是,政府部門提起的訴訟和此前的公益訴訟存在差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旦方案出臺實施,將是今年以來,繼環保組織、檢察機關后,第三個在環境損害賠償中具有起訴權的部門。 損害評估地方表現消極 2014年,全國共發生突發環境事件471起,雖然較2013年減少241起,但是,從近十年突發環境事件的數量上看,數量巨大的現實并沒有徹底改變。 上述環保部官員說:“突發環境事件進入了高發、頻發期,近年數......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印發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環辦政法[2016]67號關于印發《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總綱》和《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損害調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機關各部門,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試點單位,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機構: 為規范生態環境損害鑒定
環境部: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以下簡稱《指南》),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環境規劃院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土壤與地下水》的制定背景、主要內容等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指南》發布的意義和編制依據? 答:一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
《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總綱》用于何處?
編者按 環境保護部日前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總綱》及在此框架下的第一個專項技術導則——《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損害調查》。為了讓廣大讀者對這兩個標準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國環境報日前特別邀請了起草這兩個標準的專家們,就其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進行詳細解讀。 為規范生態環境
環境損害評估國際經驗及啟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不久前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第六次集體學習。會議強調,要完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當前,我國環境損害評估現狀如何?國際上有哪些相關經驗可以借鑒?本期特邀專家撰寫此文,以期對讀者有所借鑒。
海島變“核島” 無法評估的生態損害
無法定量評估的生態損害,摸不清家底的海島概況,以及遲遲沒有匹配細則的海島保護法,讓無人海島的保護任重道遠。 當年的過境島郁郁蔥蔥,如今卻被夷為平地,成為核電新廠區。 “核島”非島 2008年以后,54歲的葉樂杖就再也沒上過“過境島”,那一年,他作為“寧德核電
讓損害生態環境者承擔賠償責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為全面深入了解《方案》實施的意義、實施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及其對策,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對《方案》進行詳細解讀。 問:為什
貴州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
據新華社電 為破解生態環境損害中“企業(個人)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難題,貴州在7個試點省份中第一個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率先啟動試點工作。 試點期間,貴州省人民政府將作為本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權利人,并確定清鎮市、仁懷市、遵義播州區、福泉市、普安縣人
深改組:干部損害生態環境終身追責
習近平昨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改革全過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
山東規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
山東省財政廳、省環保廳、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日前制定了《山東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這是我國7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試點省市中首家出臺的資金管理辦法。這一《辦法》自2017年9月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8月31日。 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是指生態環境
我國探索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責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提出,探索實行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責制度,把生態環境效益和損害程度納入政績考核。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審議意見提出,目前大氣、水、土壤污染程度加劇,一些地區通過限制機動
中組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黨政同責”
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就《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答記者問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就《辦法》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您介紹一下制定出臺《辦法》
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強化企業污染損害賠償責任
2015年11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試點方案》,2016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部分省份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的報告》。會議同意
深入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
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等手段,對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害范圍、程度等進行合理鑒定、測算,出具鑒定意見和評估報告,為環境管理、環境司法等提供服務的活動。 2011年,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的若干意見》。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的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
山東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山東: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日前,《山東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印發,明確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違背科學發展要求、造成生態環境和資源嚴重破壞的,責任人不論是否已經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格追責。 《細則》指出,對致使本地生態環境和資源問題
紹興建首個生態環境損害替代性修復地
供游人休憩的涼亭、草木掩映的林蔭小道、彩色塑膠健身場……新年伊始,浙江省紹興諸暨市店口鎮的市民路過龍山路與山前路交匯處時,驚喜地發現幾個月前還是堆滿建筑垃圾的廢墟,如今儼然變成了滿目皆景的大公園。 “這是鎮里8家被查處的污染企業自愿共同出資建設的生態警示園,也是全省首個生態環境損害替代性修復場
最高法發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典型案例
一、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訴山東金誠重油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弘聚新能源有限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 二、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展中心訴重慶藏金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重慶首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案 三、貴州省人民政府、息烽誠誠勞務有限公司、貴陽開磷化肥有限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
聚焦因污染或破壞導致的生態環境損害
環境保護部日前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總綱》及在此框架下的第一個專項技術導則——《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技術指南 損害調查》。為了讓廣大讀者對這兩個標準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國環境報日前特別邀請了起草這兩個標準的專家們,就其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進行詳細解讀。 為規范生態環境損害鑒定
最嚴格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出臺
9月17日,國新辦就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情況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高選民在發布會上說,生態環境事件屢屢發生,往往與領導干部失職瀆職有直接關系。根據已公布的《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實行最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黨政同責、終身追責。 高選民說,《辦法》
生態環境部等14家單位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
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生態環境部聯合最高法、最高檢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個相關部門共14家單位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部署,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聚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
北京市生態環境賠償制度實施方案損害生態環境無法修復
《北京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方案》提出,今年起在全市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力爭到2020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方案》明確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促使賠償義務人對受損
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等相關內容入典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近日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8年11月3日。這次草案征求意見稿多處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內容。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包括六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共1034條。 合同編草案中增加了促進生態
酸雨損害人體和生態環境“健康” 該如何應對?
據報道,由于酸雨侵蝕,距今已有700年歷史的北京國子監街孔廟內的“進士題名碑林”出現了嚴重腐蝕剝落現象,此外,故宮漢白玉欄桿和石刻,盧溝橋石獅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或剝落現象。請關注――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和霜等,也是我國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區域性大氣污染問
江蘇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記者獲悉,《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正式下發,標志著江蘇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據了解,江蘇省將以建立政策法規體系、完善技術支撐體系、開展典型案例實踐等為重點開展試點工作。通過試點示范、案例實踐,到2017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
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書發布
貴州省近日發出全國首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司法確認書。 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生態保護法庭發出這份確認書,確認賠償權利義務雙方簽訂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具有法律強制執行力,如果賠償義務人逾期不履行賠償義務,法院可強制執行。 按照協議,息烽誠誠勞務有限公司和貴陽開磷化肥有限公司需要承擔907.6
云南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損害賠償問題解決途徑等,形成符合實際的鑒定評估管理和技術體系、資金保障和運行機制。到2020年,初步建立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
解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階段環境損害評估推薦方法
圖為5月26日,河南省“2015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現場。 “直接經濟損失”、“區域生態功能喪失程度”,作為確定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的重要依據,目前評估缺乏統一的量化依據,給突發環境事件定級和責任追究工作帶來困難,也是造成環境案件“立案難、審理難、判決難”的重要原因所在。 環境保護部前不久印發的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階段污染損害評估工作程序規定》
為規范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階段污染損害評估工作,及時確定事件級別,環境保護部日前印發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階段污染損害評估工作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中所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階段污染損害評估(以下簡稱污染損害評估),是指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期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進行
評估新指標新數據,加強森林生態環境治理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氣候變化加劇,全球森林受到的干擾愈加劇烈。世界各國出臺了許多林業政策和法規,以增加森林面積,并關注恢復和改善受干擾的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森林恢復的評估需要使用具有生態學含義的指標體系,才能滿足森林恢復從面積評價到質量評價的需求。 目前,
“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中期評估會召開
3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了“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中期評估會議。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和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的領導,以及項目各專題負責人與技術骨干共10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
江西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有章可循? 未來或可推廣全國
建制度、打基礎、做準備。日前,江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出臺《江西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2018年在全省范圍內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賠償權利人、賠償義務人和賠償途徑等,初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組建相應的鑒定評估專業機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