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材料:小麥 試劑、試劑盒:β-巰基乙醇 氯仿  ......閱讀全文
3.9 芯片數據介紹對簡單的實質等同性實驗來說,一個比較轉基因系與對照之間基因表達的散點圖就已足夠了。文獻 [ 5 ] 中參與兩個實驗的樣品都標注在圖15. 2中。結果用 GeneSpring 軟件包顯示,繪制了每組比較小麥系之間每個基因成對的平均強度,并突出顯示少數感興趣的基因(統計上顯著差異表達
3.9 芯片數據介紹對簡單的實質等同性實驗來說,一個比較轉基因系與對照之間基因表達的散點圖就已足夠了。文獻 [ 5 ] 中參與兩個實驗的樣品都標注在圖15. 2中。結果用 GeneSpring 軟件包顯示,繪制了每組比較小麥系之間每個基因成對的平均強度,并突出顯示少數感興趣的基因(統計上顯著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主要研究歷史在18世紀,安東尼奧·弗朗索瓦(Antoine Fourcroy)和其他一些研究者發現蛋白質是一類獨特的生物分子,他們發現用酸處理一些分子能夠使其凝結或絮凝。當時他們注意到的例子有來自蛋清、血液、血清白蛋白、纖維素和小麥面筋里的蛋白質。荷蘭化學家格利特·馬爾德(Gerhardus Joh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 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 抗體、酶 底物、配體 受體的結合
液相芯片,也稱為微球體懸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技術的新型生物芯片技術平臺,它是在不同熒光編碼的微球上進行抗原抗體、酶底物、配體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8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709項、重點項目624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55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29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居住在高海拔環境中的物種由于不利的環境條件(包括缺氧,低溫和強紫外線輻射)而受到嚴重的選擇壓力。青藏高原(QTP)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這種惡劣的高海拔環境導致人類,哺乳動物和鳥類的類似表型適應性的演變,例如,缺氧抗性,耐寒性,增強的代謝能力和增加的體重。然而,盡管在這些
AB SCIEX公司中國區資深市場開發專員 李春波老師 來自AB SCIEX公司中國區資深市場開發專員李春波博士為大家帶來了題為《質譜研發的新動向》的精彩報告。 李博士首先介紹說:我們可以把質譜當成一個“天平”。質譜儀主要的發展方向包括高通量、高靈敏度、高分辨率、小型化、便攜式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
目前市場上有四種高通量測序儀,分別是Solexa,454 (GS-FLX),SOLiD和Polonator。根據測序原理,它們可以被分為兩大類:使用合成法測序(Sequencing by Synthesis)的Solexa和454,及使用連接法測序(Sequencing by Ligation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在《Cell Research》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在《Cell Research》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的研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轉移性乳腺癌(MBC)是一種極具侵襲性的三陰性腫瘤(TNBC),其定義為梭形、鱗狀或肉瘤樣組織學的轉移性成分。支撐MBC病理亞型和轉移行為的蛋白質譜尚不清楚。本期iProteome為大家帶來的是今年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關于乳腺癌的研究,本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基于
實驗材料SIMCA - P 多變量統計軟件試劑、試劑盒[ 1H ] - NMR 抽提劑儀器、耗材Eppendorf 聚丙稀管NMR 管NMR 波譜儀實驗步驟本章描述的方法最適合于分析小麥精白面,但改進后也適用于全面粉、麥麩或其他組織,如葉和根。在開展實質等同性代謝組學實驗前,如其他任何田間試驗或溫室
實驗材料 SIMCA - P 多變量統計軟件試劑、試劑盒 [ 1H ] - NMR 抽提劑儀器、耗材 Eppendorf 聚丙稀管NMR 管NMR 波譜儀實驗步驟 本章描述的方法最適合于分析小麥精白面,但改進后也適用于全面粉、麥麩或其他組織,如葉和根。在開展實質等同性代謝組學實驗前,如其他任何田間試
實驗材料:SIMCA - P 多變量統計軟件 試劑、試劑盒:[ 1H ] - NMR 抽提劑 儀器、耗材:Eppendorf 聚丙稀管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王明偉,浙江大學張巖及匹茲堡大學醫學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訊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截止2020月7月27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發表了共計102項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其中新冠肺炎領域占了近一半(共43篇)。iNature系統總結了這些研究成果: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0篇,Nature 發表了45篇,
5月22日,科技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的通知》,其中,“干細胞及轉化研究”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與生命過程調控”重點專項、“納米科技”重點專項 與生物醫學領域相關。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及轉化研究等6個重點專項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2月3日,SCIEX中國和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新生命”)“精準醫療及創新多組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辦。本次戰略合作是基于中科新生命在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多組學領域的多年項目服務經驗和SCIEX中國在質譜技術、產品、研發優勢相結合,加速
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圓滿閉幕 2011年4月15~17日,第七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第三屆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在美麗的杭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國際蛋白質組學論壇(
腫瘤是當今導致人類主要死亡的主要疾病之。由于其發病隱匿、治療方法局限、多數預后不良,且分子生物學特征復雜多變,因而腫瘤的預防、早期篩查與診斷、臨床治療、預后評估一直是臨床醫生致力于解決的關鍵問題。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腫瘤已經進人了個體化治療階段。腫瘤的基因組轉錄組和表觀遺傳特征在探究腫瘤的發
2011年10月,軍事醫學科學院喜迎建院60周年。面對來自各界的祝賀和歡慶的聲音,院長賀福初坦言,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未來必將更上一層樓。他希望軍事醫學科學院能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前沿生命科學各個研究領域的先鋒。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家、新中國第二家科學院的院長,賀福初深感責任重大。軍事醫學科學院是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238-8 人類微生物組計劃(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HMP)是在2007年被提出,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以健康人群為對象描繪了人體微生物的全景圖。第二階段的人類微生物組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