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人工智能已經在下圍棋方面勝出,可在駕駛汽車時,卻似乎比人類顯得笨拙。今年美國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城市道路上做實驗時,將一位橫穿馬路的行人撞倒。這起事故,也讓這一備受熱捧的新技術受到一些爭議。無人駕駛下一步該從哪些技術角度進行完善,我國的無人駕駛技術近來有哪些進展?日前,在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的2018中國自動化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對此進行了解讀。 人類擅長感知預測 計算機擅長邏輯推理 下圍棋屬于邏輯推理腦力勞動,而駕駛汽車卻是感知、運動等結合的腦力勞動。人類經過駕校訓練,相對容易就可以掌握這個技能,但是用機器實現它卻遇到了艱難挑戰。 這種情況在人工智能領域被稱為莫拉維克悖論。“它意味著人類覺得簡單的事情,計算機卻難做到,人類覺得難度大的事情,計算機卻完成得很輕松。”鄭南寧說,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工智能研究者就發現了這個挑戰,對計算機而言實現邏輯推理等人類高級智慧只需要相對很少的計......閱讀全文
盤點前沿科技,自動駕駛無疑占得一席。尤其進入2020年以來,來自政策層面的兩大利好加持,有望開啟自動駕駛全產業鏈新一輪騰飛。推動自動駕駛向前更進一步,新基建功不可沒。3月份以來,新基建無疑是行業最大的話題。在早前公布的新基建七大領域中,人工智能排序靠前,而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涵蓋了人
機器人的手指觸及人類的手指在自主機器人領域應用人工智能時如何進行倫理層面的考量?在自主機器人領域應用人工智能時應該如何進行倫理層面的考量?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呢?4月3日,在項目“人工智能在自主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應用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倫理層面”的啟動儀式上,50名與會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討論。本項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進行顛覆性的變化。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智能汽車有兩個快速發展的路徑:一個是以傳統汽車為主,不斷地自動化;另外一個是移動互聯,不斷地網聯化。這兩種發展結合,被稱之為智能網聯汽車。 近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制定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
2017年,諸多創新在科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一些科幻電影中描繪的未來場景,已出現在現實生活當中。 新的一年,哪些技術突破會給人們帶來新的驚喜? 人工智能:潤物細無聲 2017年堪稱“人工智能年”。2018年會怎樣?專家預言,得益于機器學習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還將加速進化,“潤物細無聲
1月17日,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出一封內部信,向員工發布了24字百度愿景:“成為最懂用戶,并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 李彥宏在信中寫道,要成為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我們就要堅持技術改變世界的理想,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全球第一梯隊高科技公司競爭力。” 創立于2
6月21日上午,斯坦福大學物理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張首晟就《AI 的三大發展支柱》為題發表了演講。 張首晟受聘于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主要研究凝聚態物理,重點是拓撲絕緣體,在高溫超導、量子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強關聯電子系統等研究方向上取得大量國際一流研究成果。 以下為演講內容: 大家上午
“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那么,人工智能,離我們是遠還是近? 9月17日,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行。在論壇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看到了打太極拳的機器人,觀摩了谷歌展示的癌癥檢測技術,還體驗了無人駕駛公交車。這些體驗,讓記者真切感受到:人工智
算力是傳統電子人工智能芯片的1000倍,但功耗只有其百分之一,低延遲還抗電磁干擾,由清華、北大、北交大等高校博士生創業研發的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在技術上實現不少突破,未來可廣泛應用于手機、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領域。近日,該光子人工智能芯片項目落戶順義,將這項新技術推向了臺前。 “芯片
就像打了一劑強心針,當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后,人們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期待似乎有了更多的底氣:超越經典的量子計算機已經有了,打敗超級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還會遠嗎? 一旦后者實現,人類將再次以計算能力為傲,窺探人類大腦的奧秘,從而掃除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大障礙。目前來看,面
定制汽車平臺Zoox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福斯特市。其首席執行官Aicha Evans在一次主題演講中談到了自動駕駛汽車所面臨的挑戰,并認為如果這些挑戰得以克服,它們可能會擁有美好未來。這也是她第一次詳細介紹了Zoox定制汽車平臺的一些硬件和軟件堆棧,這些堆棧在一定程度上說服了投資者為Zoox的研
——訪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 人類正迎來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 在人工智能時代,“任何保護主義、封閉主義都是暫時的,開放與合作已成為全球大趨勢”。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日前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個技術大會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在人工智能時代,算法、架構、芯片、平臺等都是核心技術。”張亞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在金融、交通、醫療、安保等眾多領域的應用已經讓人們見識到人工智能社會到來可能帶來的巨大變革。日本作為一個經濟科技大國,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積極投入,對其應用充滿期待;相對于中美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勢領先地位,日本又稍顯不安和焦躁。 日本政府在2016年1月頒布的《
5月20日—27日,2017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成功舉辦。本屆科技周以“科技強國 創新圓夢”為主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主場活動通過大型科普博覽,
摘要:目前,實驗室已初步建立起近70人的研發團隊,包含來自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以及海外留學歸國的32名博士和28名碩士,正同步進行10個項目的研發工作。 6月29日,又一家人工智能實驗室在
7月4日上午消息,今天Baidu Creat 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在會議主持人小度簡單的開場介紹后,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出場。 李彥宏提到,自己去年坐著無人車來的,結果還在五環上吃了張罰單。 “后來不斷有人問我車什么時候量產,去年11月我吹了個牛
目前,學術界和業界對于激光雷達點云的處理方式的研究變的非常熱門。我認為原因有二:來自學術界的推力:對于圖片中的許多問題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例如圖片分類、語義分割和目標檢測等問題。這些突破性進展使得計算機對2D世界的理解有了質的飛躍,那么如果將問題變難,計算機是否能夠對3D世界中的相對應的問題有很好的的
祖似杰表示,過去的汽車行業是工業,現在的汽車產業是工業和信息產業的結合,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杰鈦媒體獲悉,6月29日,中國汽車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汽集團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杰稱,上汽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不會聚焦于太多理論和基
作為百度發展人工智能的核心機構,百度研究院剛剛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實力擴充。從左到右:熊輝、Kenneth Ward Church、王海峰、浣軍 近日,百度研究院在美國硅谷召開了全員大會,宣布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三位人工智能領域的世界級科學家正式加入。與此同時,百度
政策機遇:巨量需求5年內釋放自動駕駛幾乎集成了人工智能所有的技術板塊。新基建給自動駕駛領域帶來的利好在于,為智能汽車提供了相匹配的信息化的道路和交通環境,增強了車路協同。比如,中國首條自動駕駛超級高速杭紹甬智慧高速已開建,將提速自動駕駛商業化。新基建是實實在在的商機。工信部曾預測,2020年中國智能
日前,美國打車軟件服務運營商優步公司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美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行人事件,再次點燃社會各界圍繞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的討論:自動駕駛到底安不安全?尚未成熟的自動駕駛是否應“減速”前進? 再上風口浪尖 盡管美國科技公司和相關各方都在加快推進自動駕駛系統的上路計劃,但事實上,這起車禍并非是
近年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迅猛發展,從AlphaGo連續擊敗人類棋手,到各大汽車廠商爭相推出的無人駕駛技術,人工智能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人工智能的各大產業中,醫療加人工智能方向已然成為矚目焦點,備受關注。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
4月11日和12日,因8700萬名Facebook用戶的個人信息未經允許而被泄露,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兩度接受美國國會聽證,引發全球廣泛關注。 此前,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晚,Uber公司的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坦佩市撞死了一名橫穿馬路的女士,成為全球首例無人駕駛致死事
2017年5月,阿爾法圍棋(AlphaGo)以三局全勝的戰績擊敗人類圍棋頂尖選手柯潔。這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以前,人們認為圍棋是人類在智慧上抵御人工智能的一道屏障,如今這道屏障也被擊穿了。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態度,有的期待,有的焦慮,有的迷茫。無論我們是什么
1. 什么是人工智能的“道德”? 艾倫:人工智能的“道德”,或者說,“道德機器”(moral machine)、“機器道德”(machine morality),有很多不同的含義。在此,我將這些含義歸為三大類。在第一種含義中,機器應具有與人類完全相同的道德能力。第二種含義中,機器不用完全具備人
2015年中國人工智能大會(CCAI 2015)日前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針對“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大數據的機遇與挑戰”、“人工智能與認知科學”和“智能機器人的未來”等當前熱點話題進行探討。目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了什么樣的水平?它將給產業結構等帶來什么影響? 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人工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前沿及創新技術”評選結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科技委員會聯合主席歐陽明高代表大會公布了本年度評選結果,共有7項創新技術和7項前沿技術入選。 2020年創新技術為: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面向海量場景的自動駕駛云仿真平臺
“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步發展,未來30年人類每天只需要工作4小時,每周只工作4天。有更多工作被搶走,一些能順應潮流的人將變得愈發富有和成功,而那些被時代甩在身后的人則會越來越痛苦。”6月20日,在美國底特律召開的阿里巴巴中小企業論壇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暢談自己對于人工智能的見解和預想。
人工智能經歷62年發展,風雨兼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專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得到廣泛應用。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譚鐵牛在參加人工智能創新論壇時指出,人工智能將對生產力和產業結構產生革命性影響,并推動人類進入普惠型智能社會。 不過任何事物的發展不可能一直處于高位,也會有
2017年11月24日 —— 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將于2019年1月增添三本新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etabolism(《自然-新陳代謝》)和Nature Reviews Physics(《自然綜
盡管新的算法模型在推動AI向前發展,但并不意味著它們的前景可以預見,也不意味著深度學習“不可救藥”。 在當前的第三次人工智能(AI)浪潮之中,深度學習算法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為重大的AI革命”。此說法或許有所夸大,但深度學習對這一輪AI的大爆發而言的確功不可沒。然而,最近以來,關于深度學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