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檢查對vWD的診斷、分型和鑒別診斷十分重要。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有出血時間、因子Ⅷ:C、vWF:Ag,瑞斯托霉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瑞斯托霉素輔因子活性(vWF:Ricof)測定、凝膠電泳多聚體分析。凝血檢查篩選試驗中外源途徑實驗檢查正常,內源途徑篩選試驗可以延長,但那些第Ⅷ因子水平接近正常的患者可以正常。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一、出血時間 出血時間有2種方法測定,即Duke法和Ivy法(或Ivy改良法)。Duke法方法簡便常用,但不敏感,一些vWD患者Duke法出血時間正常而Ivy出血時間延長。因此考慮vWD診斷時盡量采用Ivy改良法。另外在替代治療時,Duke法出血時間比Ivy法容易糾正。但接受足量替代治療使Duke出血時間正常但Ivy出血時間仍延長的患者手術中并沒有發生過量的出血。有些1型vWD患者Ivy出血時間可以正常,而其他實驗室檢查可以異常。2型vWD及3型vWD一般均延長但2N型......閱讀全文
止血和凝血功能的檢查第一節:止血與凝血功能的檢查一、出血時間(BT)測定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于: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如壞血病、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血小板數量異常:如各種原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癥。血小板功能異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無力癥。其
第一節:止血與凝血功能的檢查一、出血時間(BT)測定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于: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如壞血病、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性假血友病(von Willebrand病)。血小板數量異常:如各種原因所致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癥。血小板功能異常:如血小板病、血小板無力癥。其他:如低/無纖維蛋白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是繼發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其實驗室檢查的項目包括以下幾方面:出血時間測定出血時間延長見于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如壞血病、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小板數量異常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癥;血小板功能異常見于血小板病、血小板無力癥。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新出血點超過10個
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是繼發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其實驗室檢查的項目包括以下幾方面:出血時間測定出血時間延長見于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如壞血病、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小板數量異常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癥;血小板功能異常見于血小板病、血小板無力癥。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新出血點超過10個
血栓和止血涉及機體的凝血、抗凝、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等諸方面的功能, 其缺陷可以引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雖然相關的檢測目前已經開展得相當廣泛, 如何使這些檢測指標在臨床監測中發揮作用, 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信息, 是檢驗醫學工作者面臨的任務。  
血栓和止血涉及機體的凝血、抗凝、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等諸方面的功能, 其缺陷可以引起出血性或血栓性疾病。雖然相關的檢測目前已經開展得相當廣泛, 如何使這些檢測指標在臨床監測中發揮作用, 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信息, 是檢驗醫學工作者面臨的任務。 一、血栓和
英國的Beverley J. Hunt醫師等綜述了重癥監護中患者出血和凝血障礙的類型、診斷與治療。相關內容發表在N Engl J Med雜志上。凝血障礙是指血液凝結成塊的能力受損。對一些臨床醫師而言,凝血障礙包括血栓狀態,由于止血途徑的復雜性,這兩種情況可能同時存在。一些醫師認為,如果患者存在輕度凝
Case 1 患兒男,2歲,無明顯出現表現及出血史,因聽力障礙就診; Case 2 患兒女,8歲,皮膚多發瘀斑就診; 凝血相關檢查: 指標 Case 1
診斷:1.發病特點男性,<2 歲或童年以后發病,發病越早癥狀越重,反復出血,終身不已。2.出血特點自發或輕微外傷即見滲血不止,甚至持續數天,多為瘀斑、血腫;膝、踝、肘、腕等關節易出血,反復出血可致關節畸形,口鼻黏膜出血也多見。3.實驗室檢查(1)凝血象檢查:見凝血時間延長(輕型可正常),凝血酶原消耗
2. 濃縮血小板(1)血小板制品:手工分離血小板、機器單采血小板(2)輸注指征:用于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伴異常滲血的患者。A.血小板計數>100×109/L,不需要輸血小板;B.術前血小板計數<50×109/L,應考慮輸注血小板(產婦血小板可能低于50×109/L而不一定輸注血小板);C.血小板
1.血友病(1)概述:血友病是一組遺傳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變、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導致內源凝血途徑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或稱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癥或AHG缺乏癥;血友病B或稱血友病乙。血友病A、B均為性連鎖隱性遺傳病,基因分別位于Xq28、Xq27.(2
血栓與止血常用篩選試驗包括毛細血管脆性試驗、出血時間測定、血小板計數、血塊收縮試驗、凝血時間測定、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這些試驗中,前四項試驗主要反映了血管壁和血小板在血栓與止血中的作用。其中,出血時間和血小板計數兩項最常用。在反映凝血機制方面,除了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是本
臨床上多種因素包括創傷、炎癥反應、凝血因子消耗、纖溶異常、血液稀釋、應用抗凝藥物、低體溫等常影響圍手術期病人的出凝血功能,導致臨床難以控制的出血、血栓形成以及繼發器官功能障礙的發生,嚴重影響圍手術期病人的預后。正確識別不同類型的出凝血功能障礙并給予積極的治療,對圍手術期病人的管理至關重要。普通外科常
前 言關乎出凝血的四大因素:血管、凝血因子、血小板、纖溶系統。生理情況下處于平衡狀態,四大系統相互制約相安無事。一旦病理因素導致平衡被打破,天平的一端是出血,另一端是血栓,都是人類無法承受之痛。然而作為醫務人員的我們怎么才能既快又準的診斷出疾病的根源呢?一套合理的疾病診斷思維顯得尤為重要
凝血七項分別為:一、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三、凝血酶時間(TT)四、纖維蛋白原(FIB)五、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六、D-二聚體(D-Dimer)七、抗凝血酶Ⅲ(AT-Ⅲ)0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正常參考值:10
凝血七項分別為: 一、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三、凝血酶時間(TT) 四、纖維蛋白原(FIB) 五、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六、D-二聚體(D-Dimer) 七、抗凝血酶Ⅲ(AT-Ⅲ) 01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
凝血障礙的定義為血液凝結成塊能力受損的病理狀態。但是,對于臨床醫生來說,該病的定義也包括血栓狀態及性質。同時,由于止血途徑的多樣性,這兩種概念同時出現在臨床治療中。一些臨床醫生認為,如果患者存在輕度凝血異常,那么即使沒有出血癥狀,也可診斷為凝血障礙。本綜述旨在闡述上述凝血障礙概念在臨床中的意義。此類
凝血七項分別為:一、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三、凝血酶時間(TT)四、纖維蛋白原(FIB)五、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六、D-二聚體(D-Dimer)七、抗凝血酶Ⅲ(AT-Ⅲ)0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正常參考值:10-
2006年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發布了“圍手術期輸血和輔助治療指南”(Anesthesiology 2006,105:198,以下簡稱指南)。該指南是繼1995年版指南發表10年來的第一次修訂,值得認真閱讀與參考。  
王振義: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蘇興化。1948年畢業于震旦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現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
止血和血栓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近10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臨床各科幾乎無一不步及止血一血栓問題,除了對出血性疾病的篩選與確診外,還用于對各種血栓性疾病與血栓前檢查和預測,易拴癥的評價,DIC的實驗診斷以及對各種抗凝治療患者的用藥指導和預后估計等。例如,內科領域中由于肝細胞損害造成肝臟的廣泛出血,
止血和血栓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近10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臨床各科幾乎無一不步及止血一血栓問題,除了對出血性疾病的篩選與確診外,還用于對各種血栓性疾病與血栓前檢查和預測,易拴癥的評價,DIC的實驗診斷以及對各種抗凝治療患者的用藥指導和預后估計等。例如,內科領域中由于肝細胞損害造成肝臟的廣泛出血,
止血和血栓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近10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臨床各科幾乎無一不步及止血一血栓問題,除了對出血性疾病的篩選與確診外,還用于對各種血栓性疾病與血栓前檢查和預測,易拴癥的評價,DIC的實驗診斷以及對各種抗凝治療患者的用藥指導和預后估計等。例如,內科領域中由于肝細胞損害造成肝臟的廣泛出血,
二、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正常參考值:0.8-1.5。臨床應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時間與正常對照凝血酶原時間之比的ISI 次方(ISI:國際敏感度指數,試劑出廠時由廠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實驗室,用不同的ISI試劑檢測,P
很多患者在醫院做檢查需要做凝血五項檢查,但是很多患者對凝血五項檢查的項目并不了解, 也不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五項檢查,所以我們要了解凝血五項檢查的主要意義,對檢查才更清楚 。分割線 一、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
近年來,隨著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實驗技術的發展,代寫論文 血栓與止血檢驗出現了許多新的研究熱點和新的發展趨勢。止血與血栓的研究涉及生物學、免疫學、生化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及臨床醫學多學科。因此,檢驗科應積極開展血栓與止血實驗診斷工作,不斷深入進行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及時捕捉國
出血和凝血問題與多種疾病相關,但是約90%的出凝血問題可以由血凝學實驗室給予診斷。目前常規的檢測項目有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這些簡單的檢查,要是理解到位,作用不可小覷。 凝血四項: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
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病變以及一些無明顯癥狀的的患者中可能存在自身抗體,自身抗體可以激活和加速凝血因子在體內的清除,導致凝血功能紊亂。這些抗體往往針對VIII因子或血友病因子(VWF),從而導致獲得性血友病A(AHA)和獲得性血管性血友病(AVWS)。同時,也有針對II、V、VII等其他因子的自身抗體
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病變以及一些無明顯癥狀的的患者中可能存在自身抗體,自身抗體可以激活和加速凝血因子在體內的清除,導致凝血功能紊亂。這些抗體往往針對VIII因子或血友病因子(VWF),從而導致獲得性血友病A(AHA)和獲得性血管性血友病(AVWS)。同時,也有針對II、V、
纖維蛋白原是止血及血塊形成中至關重要的蛋白。然而在各個輸注指南中,對出血患者體內纖維蛋白原應保持在何種水平,均有較大差異。 日益增多的研究支持在獲得性凝血障礙患者中應用纖維蛋白原進行替代治療,其包括冷沉淀或纖維蛋白原濃縮物,依據不同機構的可獲得性及授權狀況,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