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向國內外研究人員開放,并設立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定期向國內外學者發布項目申請指南。該實驗室4月23日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發布了《2009年度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指南》。 該開放課題面向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產業部門和其它單位,具備博士學位、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指南》規定的范圍內提出資助申請。同時實驗室也接收國內、外研究人員自帶課題和經費,利用本實驗室設備條件開展科學研究。 詳情請見:2009年度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申請指南......閱讀全文
——廣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研究課題自述選粹武創蔡瑞初吳寶劍徐振林周小平 編者按 2014年是廣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實施的第三年,至今共資助97名杰出青年。資助經費為100萬元/人。 廣東省杰青從實施開始,培養方向就定在貼近服務廣東發展的戰略目標、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在全國首創培養35周
“這是首次在大塊金屬玻璃中觀察到非晶多形態相變現象”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日前報道了一項突破性的科研進展:浙江大學新結構材料國際研究中心蔣建中教授組織開發了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的稀土基金屬玻璃材料——直徑為35毫米的鑭基金屬玻璃體系。其博士生曾橋石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副研究員何騰和研究員陳萍領導的團隊與廈門大學教授吳安安、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儲氫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背頁封面形式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522221)、重大項目(批準號:11790292)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蔣敏強研究員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汪衛華院士等合作,在金屬玻璃材料抗老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一種典型金屬玻璃在超快時間尺度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1671175,21371153)等資助下,鄭州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臧雙全團隊在銀硫簇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Hypersensitive dual-function luminescence switching of a s
自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探尋其他新型二維晶體材料一直是二維材料研究領域的前沿。正如石墨烯一樣,大尺寸高質量的其他二維晶體不僅對于探索二維極限下新的物理現象和性能非常重要,而且在電子、光電子等領域具有諸多新奇的應用。近年來,除石墨烯外,二維六方氮化硼、過渡族金屬硫化物、氧化物、黑磷等二維材料
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張振杰研究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瑤研究員與愛爾蘭利默里克大學的Michael J. Zaworotko教授合作,首次提出超交聯金屬有機籠(hyper-cross-linked MOPs,簡稱HCMOPs)的新概念,并成功制備出一類新型兼具抗菌、自愈和選擇性分離等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江威團隊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周宏才團隊、南京大學左景林團隊合作,設計制備了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穩定Zr-MOF,并在溫和條件下將其用于貴金屬納米顆粒原位限域封裝,精準構筑NP@MOF多功能復合材料。 具有氧化還原活性的MOF是一種新型多功能材料,其氧化還原活性可
色譜, 2021, 39(1): 57-68 DOI: 10.3724/SP.J.1123.2020.06028 專論與綜述 基于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固定相的氣相色譜分離應用 湯雯淇, 孟莎莎, 徐銘, 古志遠*古志遠《色譜》青年編委 個人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米反應器與反應工程學研究組(05T7組)劉健研究員團隊與法國國家科學院催化與固體化學研究所(UCCS, CNRS)Andrei Y. Khodakov研究員團隊聯合發表了題為“Carbon-based catalysts for Fischer–Tropsch
新穎的稀土-銻-氧氯異金屬簇及其無機-有機雜化拓展結構 無機―有機雜化材料由于兼具無機組分的性能優勢和有機材料的結構特點而受到重視。以高核金屬簇為次級構筑單元的無機―有機雜化材料與單金屬離子結點基材料相比,因其無機構筑基元有利于引入塊體材料的物理性質而更具魅力;另
硫作為正極材料,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比現有商用正極材料的容量高出一個數量級),同時還具有成本低廉、儲量豐富和環境友好等優點,因而鋰硫電池被認為是電化學儲能中最有前景的新一代電池之一。但是鋰硫電池在走向實際應用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如硫和放電產物硫化鋰的低電導率、在充放電過程中形成的可溶
多相金屬催化劑在化學工業領域應用極其廣泛。其中不飽和配位金屬Fe(II)、Co(I)/Co(III)、Ni、Rh等因其暴露豐富的電子軌道,有利于提高電子與反應分子傳遞的效率,顯示了卓越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其中不飽和配位Znd+(d<2)在光催化甲烷脫氫制備乙烷等催化方面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外爾半金屬的費米面有且僅有孤立的能帶交叉點構成,因而其低能激發的準粒子可以用描述外爾費米子的外爾方程來刻畫,具有外爾費米子的零質量、確定手性等特征。雖然自由粒子形式的外爾費米子至今未能被實驗確認,但在外爾半金屬中卻能夠實現外爾費米子形式的準粒子,這為研究外爾費米子的行為提供了新途徑。固體中的外爾
金屬玻璃由于其極高的彈性模量、強度、硬度,良好的耐腐蝕性能等一系列優異的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在國防、空天等領域顯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以Vitreloy1金屬玻璃為例,其斷裂強度約2GPa,彈性極限達2%,斷裂韌性約55MPa.m-1/2。另一方面,金屬玻璃由于其長程無序結構,無法通過位錯萌生
開發新型可再生清潔能源是當前材料領域關注的焦點問題。氫氣,由于極高的質量能量密度、產物無污染等優勢成為了極具潛力的可替代清潔能源,而利用高性能催化劑實現低能耗的水分解制氫是當前獲得氫能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催化劑的性能,包括催化活性及其長期穩定性是影響氫能源應用的關鍵問題之一。迄今為止,已知
引言: 新材料是高新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和先導,也是提升傳統產業技術能級 ,調整產業結構的關鍵 。 新材料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的產業,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爭奪高技術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種類中,均把新材料產業放到重要戰略地位來優先發展。日本是新
最近,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小組和美國North Carolina大學Wu Yue研究小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統研究了微量元素Co摻雜對Ce基非晶形成能力的影響。 研究結果證明鈰基非晶材料是由Al為中心的二十面體cluster密堆組成的,這些cluster 的幾何對稱性對非晶形成能
無機沸石分子篩材料因特有的吸附/分離和催化等功能在工業界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均有著廣泛應用。通過模擬其獨特的TO4四面體框架結構,設計合成的系列金屬有機分子篩材料(MOZs)不僅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和優良的孔結構調控性,并且在氣體存儲、二氧化碳捕獲和催化等研究領域顯示出優越的性能和潛在的應用前景。
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納米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納米材料的基本結構決定其具有超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納米材料作為吸附劑去除水環境中的污染物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總結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資料,歸納了幾種比較常見的納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污染物方面的研究進展,并指出目前納米材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對
材料技術是先進裝備的基礎支撐技術。材料技術的創新對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促進國家繁榮和保障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經我中心專家的遴選和評估,2014年國外主要國家一共發布了5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的材料發展戰略規劃。 美國 1. 美國聯邦政府發布首個《材料基因組戰略規劃》 發布時間:2014年12月
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消息: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公布《2008年度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基金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開放課題面向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產業部門和其它單位,具備博士學位、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的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指南》規定的范圍內
MOFs基于其獨特的孔道結構和豐富的金屬-配位化學可調性質,在分離、催化、能源、器件等諸多領域表現出誘人的前景。2020年2月4日當天,Nature Materials連續發表2篇研究論文,分別介紹了MOFs在工業氣體分離和能源器件中的最新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不久,MOFs已經陸續發
金屬單原子催化劑因其具有原子級分散的金屬活性中心,表現出極其優異的催化活性和最大的原子使用效率。自2011年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張濤提出單原子催化的概念以來,金屬單原子催化劑已經迅速成為催化領域的研究前沿和熱點。目前制備金屬單原子催化劑的策略主要有液相浸漬、原子層沉積、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機械基礎件 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該規劃貫徹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在總結分析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明確了“十二五”
負載型金屬催化劑在整個工業催化領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為負載型金屬催化劑,載體材料對活性金屬納米粒子催化性能的影響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劑的載體能夠影響金屬納米粒子在其表面的分散情況、粒徑大小、暴露晶面等。同時,通過調變載體與金屬納米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亦可以提高金屬納米粒子的催化活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廈門大學洪文晶等10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中國化學會向各位獲獎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祝賀,并衷心希望各位獲獎人再接再厲,潛心科研,攻堅克難,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績!2019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低溫生物與醫學研究組首次報道了液態金屬可在石墨表面以任意形狀穩定呈現的自由塑型效應,并實現了逆重力方式的攀爬運動,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先進材料》。此前,金屬液滴因自身表面張力較大,在電解液中通常以球形方式存在,塑形能力及變形模式相對有限。 在這篇題為《石墨表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太陽能研究部李燦院士、章福祥研究員等在新型寬光譜捕光催化劑開發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設計合成了一種Cd-MOFs新結構單晶,具有寬光譜可見光吸收功能,以及可見光催化水氧化和水還原雙功能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 利用
沒有爭取經費的壓力,考核也不與任何利益掛鉤。在評價體系中,國內其他研究單位和大學廣泛依據的經費、文章,這里幾乎不提。不會按照發表論文的數量和所在期刊的影響因子來兌現獎金,也不會根據獲得經費的多寡來發放什么提成。而只關注代表性研究工作的原創性及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日前,在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