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組化&病理診斷(一)
在臨床病理診斷中,免疫組織化學(IHC)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和手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免疫組化技術就應用于病理診斷,對于診斷腫瘤、腫瘤分類、判斷預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擴展了人們對于各種疾病及腫瘤形成過程的認識,提高了病理診斷與研究水平。但是,隨著免疫組化的廣泛應用,發現免疫組化技術存在一些局限性。深入研究免疫組化原理和技術,必須熟悉各種抗體真陽性反應部位,實現實驗室間免疫組化標準化,使免疫組化在病理診斷中發揮最大的輔助作用。在病理診斷中,隨著各種抗體新的用途不斷被發現及越來越多的新型抗體的出現,免疫組化在腫瘤診斷及鑒別診斷、分類、預后判斷等方面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于免疫組化技術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深入研究免疫組化原理和技術,并努力實現規范化的操作,才能充分發揮免疫組化在病理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判斷預后、指導臨床治療中的作用。1、免疫組化技術觀察組織切片中抗原的數量及其在組織中的分布情況,對抗原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閱讀全文
免疫組化--病理診斷-(二)
2.6進一步分類不同器官與組織交界處腫瘤由于重疊的特征,在一些組織器官交界處的腫瘤,僅憑組織學基礎對腫瘤進行分類很困難。如胃腸道梭形細胞肉瘤是肌肉起源的平滑肌肉瘤,是間質起源的胃腸道間質瘤(GIST),還是神經起源的神經鞘瘤;同樣發生于組織交界處的腫瘤有睪丸胚胎癌與精原細胞癌,兩者較難區別,且治療與
免疫組化病理診斷(一)
在臨床病理診斷中,免疫組織化學(IHC)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和手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免疫組化技術就應用于病理診斷,對于診斷腫瘤、腫瘤分類、判斷預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擴展了人們對于各種疾病及腫瘤形成過程的認識,提高了病理診斷與研究水平。但是,隨著免疫組化的廣泛應用,發現免疫組化技術存在一些
免疫組化--病理診斷-(一)
在臨床病理診斷中,免疫組織化學(IHC)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術和手段,從20個世紀70年代開始,免疫組化技術就應用于病理診斷,對于診斷腫瘤、腫瘤分類、判斷預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擴展了人們對于各種疾病及腫瘤形成過程的認識,提高了病理診斷與研究水平。但是,隨著免疫組化的廣泛應用,發現免疫組化技術存在一
免疫組化病理診斷(二)
2.5對“未分化”惡性腫瘤的分類未分化惡性腫瘤包括癌或肉瘤,在HE切片上由于腫瘤的“未分化”而缺少腫瘤細胞的起源特征不能分類,初步區分組織學類型用非特異性抗體,在其基礎上再選用特異性抗體做進一步鑒定。如分化差的癌可顯示Vimentin或S-100蛋白,有時淋巴瘤可以表達上皮膜抗原,一些黑色素瘤表現出
免疫組化技術在病理診斷中的應用
由于免疫組化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定位準確等特點,且能將形態研究與功能研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所以,這門新技術已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物學和醫學研究的許多領域。在病理學研究中,免疫組化技術的作用和意義更為重要。以腫瘤研究為例,在免疫組化技術出現以前,對腫瘤的診斷和分類還局限于細胞水平,而引入免疫組化技術后
什么是病理診斷
病理診斷是病理醫生運用病理學知識、相關技術和個人專業實踐經驗,結合有關臨床資料和其他臨床檢查,對送檢標本病變性質的判斷和具體疾病的診斷。病理診斷是一種有詢證依據的主觀診斷。
病理反射的鑒別診斷
(一)周圍性面神經麻痹(peripneral paciacial paraysis) 多有受涼及感染病史,病灶同側全部顏面肌肉癱瘓,口角下垂、船帆征陽性。抬眉受限,額紋變淺或消失,眼瞼不能充分閉合,在角膜下緣露出鞏膜帶,眼球較健側上移。健側頸闊肌收縮,麻痹側不收縮。因莖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舌偏向健
病理性腦脊液鑒別診斷的鑒別診斷
1.病毒性腦膜炎 外觀清晰或稍微渾濁;白細胞計數大量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含量輕度升高;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正常;可分離出病毒。 2.化膿性腦膜炎 外觀渾濁,呈膿性,可有凝塊;白細胞計數顯著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質含量升高;糖含量明顯降低;氯化物含量稍降低;可發現致病菌。
絨毛膜癌的病理診斷
絨癌的病理特點是大片增生和分化不良的滋養細胞侵犯子宮肌層和血管,仔細檢查未發現有絨毛或葡萄胎樣結構,常伴有遠處轉移,最常見轉移部位是肺。
簡述病理性腦脊液鑒別診斷
1、病毒性腦膜炎 外觀清晰或稍微渾濁;白細胞計數大量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含量輕度升高;糖含量正常;氯化物含量正常;可分離出病毒。 2、化膿性腦膜炎 外觀渾濁,呈膿性,可有凝塊;白細胞計數顯著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蛋白質含量升高;糖含量明顯降低;氯化物含量稍降低;可發現致病菌。
胰島細胞瘤的病理診斷
病理 病理變化:(1)肉眼觀:腫瘤多為單個,體積較小,約1cm~5cm或更大,可重達500g,圓形或橢圓形,境界清楚,包膜完整或不完整,色淺灰紅或暗紅,質軟、均質,可繼發纖維組織增生、鈣化、淀粉或粘液樣變性和囊性變;(2)鏡下:瘤細胞排列形式多樣,有的呈島片狀排列(似巨大的胰島)或團塊狀,有的
中元匯吉首發病理產品-提供精準腫瘤免疫組化檢測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3月28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檢驗醫學暨輸血儀器試劑博覽會(簡稱“CACLP”)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召開。在本次展會上,重慶中元匯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全新病理新產品線,向觀眾展現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儀 EXH1000,可為用戶提供更加準確、高效、
骨髓檢驗診斷意見及病理改變
在檢驗科,生化檢驗、免疫檢驗等通常只需為臨床提供檢驗結果數據即可,但骨髓檢驗除了提供檢驗結果數據外,還需提出必要的診斷意見。骨髓檢驗的診斷意見是根據骨髓象、血象和細胞化學染色特征,結合臨床資料盡可能地提出臨床診斷意見或供臨床參考的意見,必要時提出進一步做檢查等建議。診斷意見種類分為以下幾種:1肯定性
關于脂膜炎的病理診斷介紹
脂膜炎皮膚結節活檢,其組織病理學改變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它可分為三期: (1)第一期(急性炎癥期):在小葉內脂肪組織變性壞死,有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部分伴有血管炎改變。 (2)第二期(吞噬期):在變性壞死的脂肪組織中有大量巨噬細胞浸潤,吞噬變性的脂肪細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 "
肝淤血的臨床病理及診斷
臨床病理 1.肝血清酶活性升高:因淤血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使細胞中的GPT、GOT及精氨酸酶釋放到血中,血中這些酶的活性升高。 2.膽汁淤滯引起γ-GTP、ALP及膽紅素升高。以上兩種所見在其它肝臟疾病中也可出現,需要結合臨床癥狀進行鑒別。 診斷 1.上述的各種特征性癥狀。 2.上述的
尿失態的診斷及病理分析
診斷 在診斷時首先應確定是否屬尿失禁,應與遺尿鑒別,再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及有關的實驗室檢查明確臨床類型和病因。病史中應注意有無膀胱刺激癥狀、尿石排出史、盆腔手術史、妊娠等。對盆腔臟器、泌尿生殖系統與神經系統應作全面檢查。必要時作尿路X線造影、超聲盆腔器官檢查、膀胱鏡檢查和膀胱測壓等。具體來說通
病理切片染色在臨床病理學診斷中的應用
什么是病理學按照普遍的理解,病理學科的誕生促進了人類對于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幫助人類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闡明疾病本質。同時病理學科也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通過病理學診斷為臨床診療提供有力的證據從而輔助臨床醫生做出正確的治療決策。??病理診斷的常見手段:病理切片染色?病理學是一
中耳癌的病理生理及診斷檢查
病理生理 病理上以鱗狀細胞癌為主,腺癌與肉瘤極少。 診斷檢查 可見外耳道或中耳腔有較多肉芽或息肉樣組織,觸之較硬易出血,并有血膿性分泌物,有時惡臭。肉芽組織去除后,迅速再出現這種情況,應作活組織檢查。亦可取耳內分泌物作脫落細胞檢查。 X線檢查,晚期可見骨質破壞,鼻咽部檢查不應疏忽,因中耳
耳覃的病理生理及診斷檢查
病理生理 其鱗狀細胞或基底細胞長期受刺激增殖的結果。 診斷檢查 檢查 見外耳道有大小不等的單發或多發、表面粗糙不平、帶蒂或無蒂的棕黃色腫物,觸之較硬。有感染者可充血腫脹呈肉芽狀。有局部血循環障礙者可呈黑色,能部分自然脫落。增殖迅速者可侵犯中耳和乳突,偶在耳廓后下形成瘺管。本病有惡變傾向,應
耳梅毒的病理生理及診斷檢查
病理生理 感染梅毒螺旋體者,通過性交傳染,也可經接吻、共用飲食器具,損傷的皮膚或粘膜,輸血、喂奶等而傳播,孕婦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 診斷檢查 根據梅毒接觸史,家族史、其母小產史,結合癥狀體征及血清學反應陽性可做出診斷。
小腦星形細胞瘤的組織病理診斷
細胞的密度為中等度,呈單極或雙極形態,具有豐富的神經原纖維,并與腫瘤細胞的兩極相連續,故腫瘤的組織學形態呈編織樣或網狀,也可平行排列呈波浪狀。細胞核呈稈狀、梭形或卵圓形,無核分裂象。囊壁無腫瘤細胞成分。 治療:小腦星形細胞瘤首選質子子放射治療或手術治療。 質子放射治療小腦星形細胞瘤:通過質子
病理性腦脊液鑒別診斷的檢查內容
1、壓力升高 (1)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由于炎癥刺激使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腦組織水腫,同時刺激脈絡叢使腦脊液分泌增加;炎癥還可引起局部粘連,使腦脊液循環受阻,最終導致顱內壓增高。 (2)顱內占位性病變:壓迫周圍腦組織,使腦組織水腫,腦脊液循環受阻。 (3)腦血管意外:因大量血液進入腦脊液、
結節病的病理學診斷
非干酪樣壞死性肉芽腫改變。支氣管黏膜活檢確診率為41%~57%;經支氣管鏡肺活檢確診率為40%~90%,是主要的取材方法。必要時可行胸腔鏡、縱隔鏡檢查或開胸肺活檢,以及受累器官的病理活檢。但不建議結節性紅斑的活檢,因此項檢查不能發現肉芽腫病變,所以不具備診斷價值。
不動桿菌肺炎的病理生理及診斷
病理生理 不動桿菌是一屬不發酵糖類的革蘭陰性球桿菌或短桿菌。1954 年歸于一個病屬即不動桿菌屬。不動桿菌是條件致病菌,被感染者多為住院或機體抵抗力明顯降低者如惡性腫瘤接受化療、放療時,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人及嬰幼兒,細菌在肺泡內、細支氣管內繁殖侵襲引起下呼吸道黏膜及肺泡充血、腫脹、炎性滲出、
小孩先心病的病理及臨床診斷
病理 未閉動脈導管的大小、長短和形態不一,一般分為三型: ①管型:導管長度多在1cm左邊,直徑粗細不等, ②漏斗型:長度 與管型相似,但其近主動脈端粗大、向肺動脈端逐漸變窄, ③窗型:肺動脈與主動脈緊貼,兩者之間為一孔道,直徑往往大。出生后動脈導管關閉的機制包括多種因素,在組織結構方面,
病例分析:病理診斷也有出錯的時候
患者,女,20歲,因腹痛10小時、頭暈1小時入院。有性生活史,停經33天,尿妊娠試驗弱陽性。術中見右側卵巢增大,有一4×3cm大小囊腫并破裂。破裂口2cm,活動性出血。腹腔內積血約2000ml。剝離囊腫,連同腹腔積血送檢。大體檢查,未見明顯絨毛。取囊腫壁及部分凝血塊制片。鏡下見囊腫內有一絨毛,囊腫
關于病理性腦脊液鑒別診斷的簡介
正常腦脊液為無色透明水樣液體,除人為穿刺外傷引起的血性腦脊液外,腦脊液出現任何顏色或透明度異常均應視為病理性。病理性腦脊液鑒別診斷是指通過腦脊液的性狀、細胞成分、蛋白質含量、糖含量等進行分析,并以此鑒別不同疾病的方法。當神經系統發生病變時,血腦屏障通透性增加導致腦脊液成分的改變,因此病理性腦脊液
杜氏病的病理特征及診斷
病理特征 杜氏病的病理特征為:(1)病變底部胃粘膜缺損,伴類纖維素壞死;(2)在缺損部有粗大的厚壁動脈袢;(3)粘膜肌層下有紆曲而結構異常的動脈;(4)鄰近動脈有粗大的厚壁靜脈;(5)固有層有淋巴組織匯聚。 診斷 1、內鏡可見孤立性淺表潰瘍或糜爛,約為2-5 cm大小,基底常有動脈突起;出
分子病理診斷的現狀與思考
分子病理診斷,是指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從基因水平上檢測細胞和組織的分子遺傳學變化,以協助病理診斷和分型、指導靶向治療、預測治療反應及判斷預后的一種病理診斷技術,是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的理論在臨床病理中的應用,屬轉化醫學的范疇。分子病理診斷又稱分子病理檢查、分子病理檢測、分子病理技術,稱
關于肯尼迪氏癥的病理及診斷介紹
病理 病理改變為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運動神經元明顯減少,有核內包涵體,此種包涵體也存在于非神經組織,如陰囊皮膚、真皮、腎、心和睪丸。部分患者脊髓后角和后柱亦有損害。 診斷 肯尼迪病是X性連鎖隱性遺傳病,是雄激素受體基因第1外顯子突變。診斷的金標準是基因檢測。雄激素受體基因1號外顯子CAG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