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發布第三十七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對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食用農產品共4大類307批次食品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經檢驗300批次合格,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不合格2批次,調味品不合格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不合格2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2批次。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淀粉制品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為固原市原州區楊佰龍調料店銷售的寧夏興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豌豆粉坨。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進入人體內后最終轉化為硫酸鹽并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會引起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2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銀川新華百貨連鎖超市有限公司大武口凱旋城店銷售的芹菜,氧樂果超標;紅寺堡區成英蔬菜店銷售的芹菜,毒死蜱超標。 毒死蜱是一種具有觸殺、胃毒和熏蒸作......閱讀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現就進一步加強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風險防控和核查處置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食品安全風險防控 食品生產經
今年4月7日是第66屆世界衛生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其官網上發布了《2014年全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以下簡稱白皮書),通報了2014年我國進口食品安全狀況。2014年,我國共退運或銷毀3503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共計2.4萬噸,歐盟位居來源地之首;不合格進口食品中,糕點餅干類批次最多。 歐盟位
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市本級共抽檢770批次,其中不合格樣品30批次。上半年市本級累計抽檢4535批次,總體合格率97.8%。 本次監督抽檢食品生產環節9類232批次產品,其中合格樣品225批次,糕點、冷凍飲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在6月14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分別發布了今年1至5月對農產品、進口食品、食品抽檢的監測檢查結果。總體看,我國食品安全水平向好,但在監測檢查中均發現一些問題。相關部門表示,將加大監管力度,對連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經營者從嚴
7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食品呈現進口來源范圍廣泛、進口種類十分齊全、進口口岸相對集中、安全狀況穩定等特點,其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等成為進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 全國出入
7月30日,質檢總局通過官網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多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情況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今年上半年,質檢總局進一步加大對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力度,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
7月30日,質檢總局通過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多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情況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今年上半年,質檢總局進一步加大對進口食品的檢驗檢疫力度,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為規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2014年9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12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簽署總局第11號令并公布,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下稱“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檢信息,食品伙伴網對2019年的抽檢情況進行了匯總。據統計,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共發布了40期食品抽檢信息,包含一期粽子專項抽檢和一期月餅專項抽檢,共有438批次食品上市場監管總局不合格名單,比2018年的574批次減少23.7%。 1
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食品222.3億美元,10年間增長4.2倍,年均增長率達17.6%。7月30日,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上半年我國沒有發生重大進口食品問題,從57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中退運或銷毀不合格進口食品1225批、4960噸、1452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12.3%、31.8%和增長6
食品安全宣傳周期間,國家食藥監總局將近半年內連續2批次以上樣品抽檢不合格的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名單公布。不合格的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名單如下: 黑龍江農墾英博華威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4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加比力(湖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3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指標不合格。
進入12月,又到一年年末。今年哪些食品企業在國家抽檢中被通報最多?哪些品牌上了“黑榜”?什么食品種類問題最集中?多次不合格食品是否有更多處罰?關注食品安全的公眾希望了解這些信息。 為此,新京報記者聯合同花順(80.020, -0.97, -1.20%)數據中心,獨家對國家抽檢做了一次大數據分析
據海南省食藥監局消息,2017年第三季度,海南省食藥監局共完成并公布1295批次食品樣品監督抽檢結果,其中,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1255批次,不合格樣品40批次,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6.9%,合格率比2017年第二季度高2.8個百分點。 筆者了解到,不合格產品主要涉及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糕點、肉
6月14日下午,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京啟動。出席啟動儀式的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三司司長王紅表示,食藥監總局2016年1-5月組織監督抽檢并公布5447批次樣品信息,涉及不合格樣品96批次。 宣傳周啟動儀式上,食藥監總局還公布近半年內連續2批次以上樣品抽檢不合格的16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名
屢有爆出的不合格食品各有各的不合格原因,但他們最集中的不合格原因是什么?過期、注水、細菌超標?都不是,大數據告訴您,濫用二氧化硫才是四川食品安全的最大“殺手”。6月30日,省食藥監局公布了今年第11批、也是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批食品抽檢信息,在接收抽檢的1520批次食品中,又有124批次問題食品被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3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8年第39號),涉及上海市5家食品經營企業6批次不合格食品。2018年11月15日,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網將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通告如下: 1號店(經營者為上海京東才奧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1號店(網站)銷售的林道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24號)、《關于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0號)、《關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1號)、《關于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6號)、《關于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從57個國家或地區進口的食品中,共退運或銷毀不合格進口食品1225批、4960噸、1452萬美元。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同比減少12.3%,進口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有升。 根據該白皮書,飲
“五年來,將204家違法違規的境內外食品生產企業列入不良記錄名單;對檢出禁用獸藥萊克多巴胺的15家美國豬肉企業采取了暫停進口措施;對檢出傳染性鮭魚貧血癥(ISA)病毒的挪威三個地區的部分三文魚產品采取暫停進口措施……” 6月29日,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表示,
今后,太原的食品生產企業在處理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時將有"法"可循。而"陳餡月餅""回爐點心""過期罐頭"等危害市民健康的問題食品也將有望在源頭上得到一定遏制。5月19日,記者從太原市質監局獲悉,事關太原市民"舌尖安全"的《食品生產領域廢棄油脂及過期、不合格食品處置管理辦法》已于即日起試行。
4月25日,河南省食藥監局公布第1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對糧食加工品、肉制品 、酒類 、豆制品 、方便食品 、食用農產品、糕點等18大類1393批次樣品進行抽檢,發現了48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雞蛋、河蝦、鯽魚、鯰魚等多批食用農產品檢出違禁物質。 食用農產品占半數 涉農獸藥殘留超標、檢
6月14日,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在京啟動。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在啟動儀式上發布了今年1-5月份我國進境食品檢驗檢測的基本情況。 林偉介紹,2016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對來自174個國家或地區的49.8萬批、1618.6萬噸、176.3億美元的進口食品實施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9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信息,共計345批次不合格進口食品。不合格食品涉及18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飲料類、蜂產品類和其他加工食品類,來自36個國家或地區,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食品添加劑超標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質檢總局表示,名單所列不合格進口產品均已做退貨
記者余瀛波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的2010年至2014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最近5年來,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從112個國家(地區)的進口食品中,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進口食品總計7萬噸,其中,2014年為3505批,是2013年的1.6倍。 白皮書指
食品伙伴網 二氧化硫、鋁的殘留量、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不合格以及檢出抗生素,近日,黑龍江省食藥監局通報6批次食品被下架召回,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謹慎選擇。 黑龍江省食藥監局組織抽檢茶葉及相關制品、餅干、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糕點、罐頭、酒類、冷凍飲品、肉制品
2月2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新一期食品抽檢相關信息,涉及18大類食品2137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水產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蜂產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
近日,質檢總局發布的《“十二五”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白皮書》顯示,“十二五”期間,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2828批,涉及10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臺灣地區、東盟、美國和韓國列前5位,占75%以上。 統計顯示,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合格的情況,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
8月25日,質檢總局公布7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名單,包括247批次不合格食品、12批次不合格化妝品。公布的不合格進境食品中,15批次由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麥片產品因水份超標而被依法銷毀處理,涉及產品21.2噸;另有26批次、近172.3噸的俄羅斯蛋糕產品因菌落總數超標而被阻國門外。 桂
本表所列進口不合格食品等信息僅指所列批次。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等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洋乳品質量再遇挑戰。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在官網上公布最新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此次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69批、化妝品7批,不
在消費者熱衷于網購進口食品的當下,進口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產品渠道來源不明、沒有合格的中文標簽、缺乏必要的安全衛生檢疫等。這些在線下渠道被嚴禁銷售的不合格產品卻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堂而皇之入境,不過這種亂象將得到遏制。就在上個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網購保稅模式跨境電子商務進口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