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論文:探尋人類DNA進化“密碼”
在現代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自然界的現象,都能夠從這套科學體系中找到答案。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人類對于這個世界的了解,還存在很多未知空白,人類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謎。人類從哪里起源,未來怎樣發展,至今無人能解。 為了探尋這一答案,科學家們前仆后繼,渴望從經過翻天覆地變化的地球上,探尋到幾百萬年前人類起源的蛛絲馬跡,更期望從中獲取古人類的DNA,進而描繪現代人基因進化的規律。 一項發表在11月6日出版的《科學》上的論文,稱將現代歐洲人維系在一起的基因紐帶,其歷史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時間要早得多。因為,科學家們從一名生活在約3.7萬年前男子的腿骨碎片上獲得DNA。從遺傳角度來看,他與今日生活在歐洲的人驚人地相似。 DNA佐證現代人起源 若想了解距離現代較近的古人類研究有何突破,必須先普及一下人類起源的幾個問題。 一直以來,在人類起源的問題上,存在兩個概念:人族(廣義上的人類)的起源和現代人的起源。 從目前的化石......閱讀全文
基因組數據顯示現代人類進化細節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發表在5日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雜志上的研究論文顯示,對英美兩國21萬人基因組數據分析發現,在長壽人群中,較少發生與阿爾茨海默癥和重度吸煙相關的遺傳變異,這表明自然選擇一直在“努力”消除這些不利種群的變異。 進一步研究發現,與心臟病、高膽固醇、肥胖和哮喘相
持續進化中的現代人類
很多人認為進化需要幾千年甚至上百萬,但生物學家知道,進化也可能會發生的很快。現在,由于基因組操作技術的革命,研究人員可以追蹤種群水平的遺傳變化,這些遺傳變化可能最終會表現出進化的特征。在剛過去的基因組生物學大會上,新的研究指出,人類的基因組在近幾百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基因組層面的變化,最終導
揭示人類特有基因起源新機制
北京大學科研人員近日發現43例人特有的蛋白編碼基因,并提出了新功能蛋白的長非編碼核糖核酸起源機制。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 認識人之所以為人的分子機制,特別是探究人類特有基因的起源規律,是當代前沿科學問題。北京大學李川昀課題組長期運用恒河猴作為人類近緣模式動物的優勢,以
昆明動物所人類從頭起源新基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基因的起源在生物界是一個普遍而又不斷延續的過程,是生物由簡單到復雜演化的基礎。新基因產生的機制主要有基因重復、外顯子重排、逆轉錄、基因水平轉移、可移動元件、基因斷裂融合和從頭起源等。其中,從頭起源的基因(指基因起源于沒有功能的非編碼區域DNA)研究甚少,主要是因為人們一直認為此機
《科學》論文:探尋人類DNA進化“密碼”
在現代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很多自然界的現象,都能夠從這套科學體系中找到答案。 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人類對于這個世界的了解,還存在很多未知空白,人類本身就是最大的一個謎。人類從哪里起源,未來怎樣發展,至今無人能解。 為了探尋這一答案,科學家們前仆后繼,渴望從經過翻天覆地變化的地球上,探尋
科學家發現阿爾泰尼安德特人含有早期現代人類基因
日前,一個由德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幾種不同的遺傳分析方法,確定大約1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之間發生了基因交流事件,早于先前記錄的其它此類事件。相關研究于2月17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也是取得這一研究成果的國際科學家團
Science前沿問題:現代人類行為是如何形成的?
核心刊物”迎來了新期刊:科學通報,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這兩份期刊均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我國學術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國內外各主要檢索系統收錄,如國內的《中國科學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等;美國的SCI、CA、EI,英國
《基因組研究》:番木瓜或藏人類性別起源秘密
在長達30多億年的生命進化史上,生命何時出現雌雄之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在 2008年最后一期的世界著名雜志《基因組研究》上,王秀娥和張文立博士發表了《番木瓜原始Y染色體的雄性特異區中DNA甲基化和異染色質化》的研究論文,初步揭示了性染色體的起源變化機制。番木瓜的雄性區域很有可能和人類2億至
“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入選《自然》2014年十大科學事件
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2015年即將到來之際,著名的《自然》周刊回顧了過去一年的科學進展,評選出2014年度十大科學事件,“古DNA解密現代人起源”名列其中,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一項重大成果是這項進展的核心部分。 2014年,中科院古脊椎所脊椎
單倍體基因的起源
人類基因組中的單倍型源于人類有性生殖的分子機制和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歷史。除性細胞外,染色體在人類細胞中成對出現。其中一條染色體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但染色體在一代代的傳遞過程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過程中,染色體對發生重組,即一對染色體中聚集到一起并交換片段。由此產生的雜合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