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右)為新當選院士王貽芳頒發證書。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今天分別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結果。此次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61名、外籍院士12名;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70名、外籍院士8名。 新當選的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平均年齡53.9歲,最小年齡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研究生院及上海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多功能信號蛋白β-Arrestin1與阿爾茨海默氏癥(AD)發病機制相關,并揭示了相關的分子機制。研究論文發表在12月4日的《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志上。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細胞生物學
本月,兩院院士增選名單成為全國科教界關注的焦點。 名單一出,上至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下至普通地方高校,幾乎都第一時間報道了相關新聞。“熱烈祝賀XX教授當選院士、XX校友當選院士”,在各大高校新聞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中頻繁出現。 不過,與頂尖名校和頂尖科研機構不同的是,大多數普通地方高校報道并非
22日下午3:30,山東省醫科院在山東大廈召開大會,慶祝于金明研究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并授予他“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最高學術成就獎”,頒發獎金人民幣60萬元,配備專車一部、別墅一套。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姜大明專門致電山東省醫科院,向于金明研究員表示祝賀。 12月8日,中國工程院公布
賀姓在湖南,特別在湘西,可謂人才輩出。 全軍聞名的賀福初,就是湖南常德人,近日他以中央軍委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的新職務亮相。本輪軍改后,科技委成為15個軍委職能部門之一。 賀福初有多有名?十八大上,時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的他,當選中央候補委員。在軍隊的中央委員會成員中,他和馬偉明、楊暉、楊學軍
來自中國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rkB phosphorylation by Cdk5 is required for activity-dependent structural plasticity and spatial memory”的文章,證實了C
只要一當官,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中國的傳統。 兩院新增院士超8成為現任官員引發質疑 官而優則院士? 從“工程管理學院士”的現實,到設立“社會科學院士”的“愿景”,有人開始擔心,和“學而優則仕”相對,另一條新的路徑——“仕而優則學”會否出現 12月初,兩院院士新增選名單相繼公布。報紙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杰出代表,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八屆、九屆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十屆、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三學社江蘇省第四屆、五屆委員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同志,因病醫治
四、 再說說幾個該打屁股的。 物理學院——李重生、歐陽頎、孟杰、葉沿林、俞大鵬教授候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物理學院真的該反省了——十年了,整整十年,物理學院沒有當選一位院士。這十年,物理學院不是沒有努力過,從張樹霖、喬國俊,到李重生,到龔旗煌、歐陽頎、俞大鵬、孟杰、葉沿林,各個年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提出可以利用中草藥石菖蒲(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來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并在研究中證實石菖蒲的一些活性成分促進了神經祖細胞增殖。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Aging cell》雜志上。 中科院上海生命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采用熒光壽命成像顯微鏡(FLIM)和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技術,揭示出γ-分泌酶(γ-Secretase)調節劑和抑制劑可誘導Presenilin 1 (PS1)不同的構象改變。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Alzheimer"s
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采用熒光壽命成像顯微鏡(FLIM)和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技術,揭示出γ-分泌酶(γ-Secretase)調節劑和抑制劑可誘導Presenilin 1 (PS1)不同的構象改變。這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Alzheimer's
在饒毅教授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舉報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裴鋼院士以及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學術造假風波后。當事的三位學者之一裴鋼院士又被舉報論文涉嫌圖像異常... 相關鏈接:驚爆學術圈!網傳饒毅實名舉報裴鋼院士 耿美玉 李紅良 據荔枝新聞報道,裴鋼參與署名的兩篇論文
近日,已故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獲“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作為我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吳文俊在拓撲學等領域的卓著成果迄今為人所稱道,他提出的“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仍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曾經,吳文俊對傳統數學有股執念,他在反對聲中潛心研究古代數學,成績斐然
Elinor Ostrom 首位女性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6月12日在美國逝世,享年79歲。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發言人史蒂夫·辛尼菲爾德當天說,生前在該校執教的奧斯特羅姆12日上午因癌癥在當地一家醫院去世,她在2011年年底發現身患胰腺
“通過探索全新的化學反應及過程,從根本上增加化學合成的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這是一個創造新的化學反應的過程。我們的任務是‘打通隧道’尋找捷徑。” 作為近代科學發展的產物,化學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一些重大的環境事件往往與化學有關,比如臭氧層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體富營養化
【美國亞裔新聞局(AANB)綜合報道】4月18日,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正式公布了2018年當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 名單中的華人學者共有4位。他們分別是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納米技術和能源轉換專家陳剛;耶魯大學尤金—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癌癥,一個令人膽寒的字眼。因為人類目前尚無法征服它。 對付癌癥,或者切除,或者化療殺死癌細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振義
多吉 【知識人·強國夢】 “青藏高原是研究地球的窗口,是地質工作者的搖籃!”從西藏山南市加查縣的一名電影放映員,在48歲成長為西藏歷史上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目前唯一的藏族院士,他就是我國著名地質科學家多吉。他用近四十年時光踏遍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為我國在有關地熱、青藏高原地質構造、地殼運動、
裴鋼為中科院院士;長期從事細胞信號轉導研究8月16日上午,同濟大學舉行全校干部、教師代表大會,宣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同濟大學校長的任免決定,由裴鋼任同濟大學校長;萬鋼因工作需要,不再擔任同濟大學校長職務。此前在4月27日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上,萬鋼被任命為國家科技部部長。 裴鋼,1953
近幾個月,多位諾貝爾獎得主以名譽教授、國際顧問等名義受聘國內高校或研究機構。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8月30日發布消息:日前,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癌癥研究中心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教授及夫人來訪天津醫科大學,并受聘天津醫科大學名譽教授。校長顏華在貴賓室會見了來賓一行。副校長于春水、腫瘤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江澤民為獲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選、黃昆頒獎,朱镕基發表重要講話,大會由胡錦濤主持,李嵐清宣讀國務院獎勵決定。 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認真把關,組織近千名專家、學者嚴格評審,結果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認真審核后,科學技術部進
來自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首次報道了線粒體II型NADH脫氫酶的晶體結構,相關論文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type-II mitochondrial NADH dehydrogenases”公布在10月21日的《自然》(Nat
1、是院士評選機制的恥辱 先后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的袁隆平。 說他是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甚至是世界頂尖科學家,恐怕沒有人會有異議吧。但就是這樣一位給中國帶來世界聲譽的科學家,卻沒資格當選為
由香港科技大學和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科學家們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叫做IL-33的蛋白可以逆轉小鼠阿爾茨海默病樣的病狀和認知功能下降。這項研究發表在4月18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Nancy Y Ip)教授,及格拉斯哥大學感染、免疫與炎癥研究
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首屆粵港蛋白質組學學術交流會上,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有望實現肝癌診治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該計劃實施3年來,圍繞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的表達譜等九大科研任務,我國科學家成功測定出6788個高可信度的中國成人肝臟蛋白質,系統構建了國際上
上述系列研究成果對于認識SARS的發病機制以及SARS高危人群的預警、SARS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中所建立的學術、技術體系對于未來新發傳染病的研究亦將發揮難得的示范、支撐作用。 附:引用的相關論著出處l Zhi L, Zhou G, Zhang H, Zhai Y, Yang
他是細胞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的消息說,該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升任軍事醫學科學院院長。 賀福初1962年出生于湖南安鄉,1982
“本次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為56.2歲,年齡結構比起2007年有明顯的年輕化,是中國工程院歷次增選中當選院士最年輕的一次。”12月2日,在中國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選結果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干向記者透露。 據介紹,中國工程院在2001年以前共增選5次,當選院士平均年齡為63~6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