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外科之父”王澍寰院士逝世
被譽為“中國手外科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名譽院長王澍寰因病醫治無效,于2013年10月8日10時30分逝世,享年89歲。 據介紹,王澍寰院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1959年,他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手外科。王澍寰院士在我國最早以家兔斷耳再植等方式開展了直徑1毫米以內的顯微血管外科實驗研究,并以此為基礎獲得臨床斷指再植初步成功。此項成果于1965年分別在《北京醫學》和《中華外科雜志》發表,是該領域國際上最早的學術報道。1978年,王澍寰院士出版了中國第一部《手外科學》,對手外科理論知識和診療技術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并提出了諸多創新理念,至今仍是手外科及骨科醫生的必讀專著。在國際上,王澍寰院士也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曾多次應邀出席國際學術交流、講學。 此外,王澍寰院士還在培養和教育醫學人才方面成績卓著。他先后培養了多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很多人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僅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閱讀全文
“中國手外科之父”王澍寰院士逝世
被譽為“中國手外科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名譽院長王澍寰因病醫治無效,于2013年10月8日10時30分逝世,享年89歲。 據介紹,王澍寰院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1959年,他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手外科。王澍寰院士在我國最早以家兔斷耳再植等方式開展了直徑1
著名科學家王大珩院士逝世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理事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家,我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王大珩,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王大珩197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哲榮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教授級高工王哲榮,因病于5月31日晚21時50分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86歲。 王哲榮,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陽縣人。1962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3—1984年承擔多項坦克裝甲車輛研制任務。1986年后,任國家四大重點裝備研制項目
國際水科學院終身院士王寶貞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學科的創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國際水科學院終身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五屆“優秀教工李昌獎”獲得者王寶貞同志,因病于2022年2月13日5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公開資料顯示,王寶貞,193
著名科學家王大珩院士逝世-享年96歲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家,我國近代光學工程的重要學術奠基人、開拓者和組織領導者王大珩,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蘇吳縣。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專家王茂山逝世,享年98歲
據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承辦期刊《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消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王茂山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5月5日1時30分在長沙不幸逝世,享年98歲。 王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專家王茂山逝世,享年98歲
據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承辦期刊《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消息,優秀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原湖南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著名神經外科專家王茂山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5月5日1時30分在長沙不幸逝世,享年98歲。 王茂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士雯、顧夏聲逝世
老年心臟病學和老年急救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士雯,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1月30日20時5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歲。(訃告) 王士雯簡介(來源:中國工程院官網) 王士雯(1933.3.29? -)女 回族 老年心臟病學和老年急救醫學專家.山東省嶧縣人。1955年畢業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王忠誠院士逝世
據北京天壇醫院官方網站消息,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9月30日16時08分在北京醫院不幸逝世,享年87歲。 王忠誠簡介(來源:中國工程院) 神經外科專家。山東省煙臺人。195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院。現任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逝世,被譽為“南方麥王”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一定要踏踏實實搞研究,不斷提高小麥品質,為農民增收做點實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學家程順和一生致力于小麥研究,被譽為“南方麥王”。盡管獲得過大量獎項,不過他從來就沒有在意名利,總是告誡自己的學生,也是在告誡自己,時刻保持謙虛謹慎,多為國家糧食安全作
中國核醫學奠基人王世真院士逝世-享年100歲
據北京協和醫院5月27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醫學奠基人、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教授王世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5月27日16時16分去世,享年100歲。王世真院士 王世真,核醫學家。原籍福建福州,1916年3月7日生于日本千葉。1933年考入燕京大學化學系,1934年
王元院士逝世三周年:令人仰止的科學家精神
5月14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元逝世三周年。王元院士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后輩們和數學界同仁親切稱呼為“元老”,在他生前的最后那幾年里,他把我領進了數學史研究的大門,并給予了多年細心教導,他親切地說:“其實你們可以算是我的關門弟子了。”兩個大膽的提問記得跟元老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是2011年
我國射電天文學開創者之一王綬琯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王綬琯,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綬琯,1923年1月生于福建福州,1943年畢業于馬尾海軍學校,1945年赴英國留學,1950年改攻天文,入倫敦大學天文臺進行研究工作。1980年當選為
我國射電天文學開創者之一王綬琯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王綬琯,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綬琯,1923年1月生于福建福州,1943年畢業于馬尾海軍學校,1945年赴英國留學,1950年改攻天文,入倫敦大學天文臺進行研究工作。1980年當選
陶澍院士:農村固體燃料消耗所致污染亟待關注
農村固體燃料(煤和生物質)使用導致的污染排放、其對區域大氣和農村室內空氣的污染以及對農村居民健康的危害尚未受到應有的關注。 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問題受到政府和公眾的高度關注,從而推動了多種重要控制舉措的實施。目前,人們關注的重點是城市大氣污染和居民健康問題,控制措施也主要針對城市排放源。相比之
宋家樹院士逝世
據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屬物理學家、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宋家樹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6月30日14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宋家樹宋家樹1932年3月21日出生于湖南長沙,祖籍安徽舒城。195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畢業于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物
李俊賢院士逝世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在洛陽市去世,享年96歲。資料顯示,李俊賢院士1928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50年畢業于國立中央技藝高等專科學校。化
李連達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中藥藥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李連達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8年10月18日11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李連達,1934年7月24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療系,后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工作。1956-1974年在西苑醫院
梁敬魁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同志,于2019年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梁敬魁同志1931年4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7月畢業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60年2月在蘇聯科學院獲技術科
沈自尹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沈自尹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3月7日7時22分在華山醫院逝世,享年91歲。 沈自尹,1928年3月出生,浙江鎮海人。1949年3月參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7月從原上海第一醫學院畢業后分配至廣州嶺南醫學院
李俊賢院士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12.shtm 李俊賢院士據“洛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化工合成專家、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院長兼總工程師李俊賢,因突發心臟衰竭于2024年3月20日5時17分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王業寧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業寧,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2月22日18時在寧逝世,享年93歲。 王業寧院士1926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1945-1949年就讀于中央大學物理系。自1950年開始在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巨星隕落,深感痛惜,分子生物學專家王琳芳院士逝世
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琳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王琳芳,1929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州。1951年畢業于哈爾濱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59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基礎醫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半導體光電子學家王圩逝世
1月26日,中科院半導體所發布王圩院士訃告。 以下為訃告全文:訃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半導體光電子學家王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23年1月26日18點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王圩院士1937年12月25日生于河北文安,1
吳孟超院士逝世,享年99歲
? 5月22日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22日去世,享年99歲。 吳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治病救人78載,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手術室和病人的病床前。吳孟超2005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我國肝膽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
送別|潘君驊院士逝世
據蘇州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應用光學專家,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潘君驊,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18日15時48分在蘇州逝世,享年94歲。 潘君驊,1930年10月生于上海市。1952年清華大學機械制造專業畢業后分配至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前身
93歲神經外科專家朱建堃逝世
朱建堃教授 廣醫二院微信公眾號 圖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廣醫二院”)消息,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廣醫二院神經外科奠基人朱建堃教授于2024年4月18日12時36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公開資料顯示,朱建堃1930年12月出生于廣東豐順,畢業于安徽醫學院(現安徽醫科大學)醫療系
浙大教授王承緒逝世-習近平等吊唁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原常委,我國比較教育學科創始人之一、著名教育家、國際著名比較教育學者、浙江大學教授王承緒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于2013年11月24日上午在杭州舉行。 王承緒先生住院、病重期間及逝世后,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張
坦克車輛設計專家王哲榮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教授級高工王哲榮,因病于5月31日晚21時50分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86歲。 王哲榮,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陽縣人。1962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3—1984年承擔多項坦克裝甲車輛研制任務。1986年后,任國家四大重點裝備研制項目之
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彭寶崗逝世,享年59歲
從《中國實用外科雜志》編輯部方面獲悉,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膽胰外科中心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實用外科雜志》編委彭寶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1月30日6時42分在廣州逝世,享年59歲。 公開資料顯示,彭寶崗出生于1963年5月4日,江西高安市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