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及癥狀 多有重金屬(砷、汞、鉛)接觸史或呋喃西林、異煙肼等藥物服用史,或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癥等病史。 2.體檢 (1)可有肢體遠端為著的對稱性感覺異常 (疼痛、麻木、過敏、減退)常呈手套、襪套式。 (2)運動障礙 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體遠端為主的肌肉萎縮。 (3)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肢端皮膚發涼、蒼白、發紺或出汗障礙,皮膚可粗糙變薄等。......閱讀全文
1.病史及癥狀 多有重金屬(砷、汞、鉛)接觸史或呋喃西林、異煙肼等藥物服用史,或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癥等病史。 2.體檢 (1)可有肢體遠端為著的對稱性感覺異常 (疼痛、麻木、過敏、減退)常呈手套、襪套式。 (2)運動障礙 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體遠端為主
多發性神經炎又稱多發性周圍神經炎,屬中醫痿證、痹證范疇。可由中毒、營養代謝障礙、感染、過敏、變態反應等多種原因引起,損害多數周圍神經末梢,從而引起肢體遠端對稱性或非對稱性的運動、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另外,軀體各種癌癥也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多在原發癥狀出現前發生,應引起警惕。多發性末梢神經炎表
多發性神經炎有無同形反應、瘙癢、關節疼痛、發熱等。檢查病損分布是否對稱,是否伸側較重,有無紅斑、丘疹、膿皰、銀白色鱗屑、色素沉著、色素減退,指甲有無點狀陷窩、增厚,頭發是否聚成束狀,有無粘膜損害、關節損害、體溫上升等。根據來源可分為: 1、心源性:占多發性神經炎的60%-75%,常見病因為慢性
多發性神經炎的檢查主要為腦脊液檢查、肌電圖與神經傳導速度、免疫檢查及神經活檢。 1、腦脊液檢查:正常或蛋白含量輕度增高。 2、肌電圖與神經傳導速度:如果僅有輕度軸突變件,則傳導速度尚可正常。當有嚴重軸突變性及繼發性髓鞘脫失時則傳導速度減慢.肌電圖則有神經性異常改變。在節段性髓鞘脫失而軸突變性
1、周期性麻痹:無明確手套、短襪型感覺障礙,而且病程短暫,恢復迅速。 2、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后遺癥):肌肉癱瘓多數不對稱,且無皮膚的感覺缺損。 3、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可有肢端麻木及肌力減弱等多發性神經病的癥狀,但有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錐體束征陽性等可資鑒別。
主要表現為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1.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 感覺異常(疼痛、麻木、過敏、減退)常呈手套、襪套式。 2.運動障礙 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體遠端為主的肌肉萎縮。 3.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肢端皮膚發涼、蒼白、發紺或出汗障礙,皮膚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1.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 感覺異常(疼痛、麻木、過敏、減退)常呈手套、襪套式。 2.運動障礙 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體遠端為主的肌肉萎縮。 3.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肢端皮膚發涼、蒼白、發紺或出
有面部神經炎的患者做檢查首先應當前往神經內科就診,進行頭顱CT檢查,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然后詳細詢問患者相關病史,是否存在突然遭遇風寒,是否存在病毒性感冒或咽痛等感染癥狀。最后根據患者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眼裂增大,目不能閉等面神經炎的臨床表現,做出面神經炎的診斷。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耳后面神經出
1. 由于認為既往“感染+SIRS表現”的診斷指標過于敏感,臨床上診斷成人膿毒癥要求有明確感染或可疑感染加上以下指標: (1)全身情況:發熱(>38.3℃)或低體溫(90次/分)或>年齡正常值之上2標準差;呼吸增快(>30次/分);意識改變;明顯水腫或液體正平衡>20 ml/kg,持續時間超過
尿檢驗是臨床上最常用的重要檢測項目之一。 主要用于: 1.泌尿系統疾病診斷和治療監測:腎病時尿就可能會出現蛋白、細胞、管形等病理成分;發生炎癥、結石、腫瘤、血管病變等,各種產物可進入尿,引起尿成分的變化。 2.其他系統疾病診斷:任何系統疾病的病變影響血液成分改變時,均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如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