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濃度全國最高、PM2.5濃度全國第二、多種污染物排放長期不降反升——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看來,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已迫在眉睫。“這里是目前全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之一。”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為今年6月剛剛劃定的治霾“主戰場”,汾渭平原囊括晉、陜、豫三省的11個地市,煤炭消費占比接近90%。“一煤獨大”的格局,造成煤煙型污染突出,能源、產業、交通三大結構性問題交織。 煤炭消費占比90% 污染排放不降反升 在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繪制的空氣質量“地圖”上,顏色越深,代表著PM2.5濃度越高。以2017年度排放值為準,顏色最深是山西臨汾、陜西咸陽,其次是運城、西安、寶雞等地。 今年6月,隨著《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正式發布,包括上述城市在內的11個地區,同被納入“汾渭平原”范疇,首次成為與京津冀、長三角并列的治霾“主戰場”。在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看來,......閱讀全文
山西晉中靈石縣金桃鋁材店,應淘汰燃煤鍋爐沒拆除;河南三門峽澠池縣天意高新科技公司物料堆場,揚塵治理措施沒落實……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進展,其中汾渭平原存在的問題不少。 從今年8月20日起,90個督查組進駐汾渭平原11個城市的83個縣市區進行督查,將持續到明年4月2
備受關注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9月底發布。《行動方案》要求,以推進清潔取暖、公轉鐵、企業提標升級改造為重點,深入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 散煤治理是煤炭清潔利用的重點和難點,隨著工作的推進,其面臨的難度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必須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緊攻堅,打好標志性的重大戰役。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部署安排。即日起,本版推出特別策劃“美麗中國·聚焦七大標志性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 通知中說明“目標指標”明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
8月20日,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進入第二階段,督查區域新增加了汾渭平原11城市。隨之而來的是,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發現的涉氣環境問題數量有所增長。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階段的第一天,200個督查組對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進行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49個;90個督查組
6月20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審議通過并將于近期印發實施。其總體目標是,經過3年努力,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圖片來源于網絡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
《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于近期印發實施。三年行動計劃與5年前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十條》)在措施上有哪些變化?環境污染防控重點區域有哪些調整?“煤改氣”方面有何安排?臭氧污染情況究竟怎樣? 對此,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做了解答。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主旨為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有關要求,指導各地扎實做好2019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2019年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隨著供暖季的來臨,新一輪錯峰限產啟幕。記者獲悉,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首個攻堅期,今年秋冬季多地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方案脫離了以往的一刀切模式,規定更為細化具體,以“污染”定企業“開關”。目前鋼鐵、焦炭等開工暫無明顯受限,再加上企業提前備戰,今年錯峰限產影響大概率低于預期。 今年7月,
近日,《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印發,對未來三年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部署。目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如何?未來三年藍天保衛戰怎么打?記者采訪了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及相關專家。 大氣污染防治問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短板,急需全力攻堅 “大氣十條”實施5年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1.8%、10.2%、10.8%。”1月2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今年第一場例行新聞發布會,聚焦大氣污染防治,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也要
今年我國將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出臺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 2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受國務院委托作2017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時介紹了這一情況。 據李干杰介紹,2017年全國338個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年1~6月,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PM10濃度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藍天增多了,污染物濃度下降了,藍天保衛戰正在穩步推進。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滿天都是小星星”,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讓人無比向往。可不得不承認,重污染天氣等問題時有發生,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不到1/3。 向大氣污染宣戰,打贏藍天保衛戰。在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
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順應群眾期盼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3年,我國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大氣十條”。到2017年,“大氣十條”確定的目標如期實現,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改善明顯,也
1月4日,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等11部門聯合印發《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在用柴油車監督抽測排放合格率達到90%,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達到95%以上,排氣管口冒黑煙
今年來我國藍天保衛戰升級擴圍,近期河北、天津、吉林、內蒙古等多地密集發布作戰路線圖。作為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比例仍僅為34%,距離國家規劃的“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將達70%”的目標依然較遠,而且面臨著資源、補貼等諸多挑戰。 多位專家認為,清潔取暖不簡單等于“煤改氣”或“
作為三年藍天保衛戰的首戰之年,2018年的這場藍天保衛戰打得漂亮。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日前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不僅京津冀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在下降,而且從“十三五”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來看,時序進度和年度目標要求均超額完成。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軍
作為三年藍天保衛戰的首戰之年,2018年的這場藍天保衛戰打得漂亮。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日前舉行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不僅京津冀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在下降,而且從“十三五”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來看,時序進度和年度目標要求均超額完成。2019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攻堅之年,“軍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狠抓落實,所有約束性指標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18至19日在京召開的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介紹了這一情況。 據介紹,2018年,藍天保衛戰全面
在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以下簡稱“聯合中心”)日前舉行的“一市一策”跟蹤研究技術培訓與研討會上,聯合中心的專家們相互交流了一年來參與開展大氣重污染聯合攻關工作的經驗和成果,并分享了山東省德州市、河北省邢臺市、建材行業等領域治理大氣污染的相關案例和經驗成果。 擺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藍天保衛戰必須打贏,就是沒有退路。還是那句話,軍中無戲言,言必信,行必果,完不成任務必問責,請拭目以待。”在3月5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記者會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建中央常委、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立下了軍令狀。 劉炳江立軍令狀是有底氣的。藍天保衛戰作
——2019年12月2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劉昆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受國務院委托,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財政生態環保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 一、近年來財政生態環保資金投入和使用的基本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習
11月26日,“2019中國藍天觀察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以“‘十四五’展望——協同、深化、突破”為主題,來自政府、科研機構和公益組織等各方代表深入解讀當下大氣污染治理所面臨的挑戰,并對“十四五”階段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進行了探討。 會上,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發布了其最新報告《大氣中國201
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匯槐建材有限公司工業企業粉塵無組織排放;贊皇縣昌盛石料加工廠露天礦山未落實減塵抑塵措施;唐山市天路水泥廠有限公司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唐山市鑫碩紡紗廠新發現清單外應淘汰燃煤鍋爐;河南省鶴壁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南威科特瑞實業有限公司未落實排放揮發性有機物(VOCs)整治要求……
7月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指出,依法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但我國結構性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大氣污染防治法第二條規定防治大氣污染應當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規劃先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執
在7月9日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作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栗戰書說,從法律實施的總體情況看,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9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報告建議,大力推進散煤治理,以保障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為重點,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穩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作,到2020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