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調整PM2.5監測設備 中國證券報記者9日綜合相關渠道信息確認,備受矚目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于本周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意味著《計劃》擬定的1.7萬億元的大氣污染治理相關投資將進入全面釋放階段。 中國證券報記者還獲悉,為進一步推動跨省份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環保部正考慮將目前已經在北京實施的PM2.5指標控制“一票否決”考核制推廣到全國19個省份。 市場分析指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作為當前中國環保污染治理的最重要政策文件之一,其出臺必將成為引領新一輪環保投資熱的強力催化劑。隨著年底考核的臨近,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板塊的政策推進力度將持續加大,這也意味著相關治理公司年底前將陸續獲得大量新增訂單,為今年乃至明年全年的業績爆發提供有力支撐。 “一票否決”有望推廣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即將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在此前國務院公布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的基礎上更加細化,對未來5年的......閱讀全文
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 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就像一把懸于環保部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制定中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即將對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三大源頭――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明確
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M2.5(粒徑小于2.5微米的細微塵顆粒)監測,就像一把懸于環保部門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制定中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二五”規劃,即將對復合型大氣污染的三大源頭———煤炭燃燒、石油燃燒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有明確說法
環保部近日發布了2014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和直轄市、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去年空氣質量達標的有海口、深圳、珠海、福州、惠州、昆明等8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為保定、邢臺、石家莊、唐山、邯鄲、衡水、濟南、廊坊、鄭州和天津(2月2日中國新聞
大氣監測市場前景看好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的不斷增強,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管理,客觀反映空氣質量狀況的要求不斷提高。根據“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以及環保部發布實施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到201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部建成細顆粒物監測點和國家直管的監測點,同時,逐步開始布局建設縣級站、農村站。這些
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之年,受異常氣候影響,再加上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去年冬天以來,空氣重污染頻發,無形中加大了“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的完成難度。為此,環保部在京津冀以及山東、河南、山西6省(市)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督查。目前,督查正在進行中。 環保部今
今年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之年,受異常氣候影響,再加上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去年冬天以來,空氣重污染頻發,無形中加大了“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任務的完成難度。為此,環保部在京津冀以及山東、河南、山西6省(市)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督查。目前,督查正在進行中。 環保部今
北京奧運會大氣污染區域防控的成功,使得中央政府將這一經驗推廣至全國,旨在解決單個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日益困難的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了環保部等9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
自去年環境保護部每月公布空氣最差城市排名以來,有多少個城市“上榜”?答案是21個,其中河北省有7個城市,占三分之一。 環保部昨日公布了2014年2月份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十大榜單,北京二度上榜。記者昨日梳理2013、2014年環保部公布的歷次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后發現,目
11月1日,國家環保部發布了《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首度對PM2.5測定方法進行規范。11月16日,環保部相關負責人通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當天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將于2016年開始在全國實施的P
3月26日信息顯示,2014年環保部要啟動全國范圍空氣污染物來源解析。環保部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4年要大規模、規范化啟動全國污染物來源解析研究工作,北京等重點城市要在今年上半年提交初步成果。另外,2014年還要啟動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能力建設,要求完成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新標準
2014年環保部要啟動全國范圍空氣污染物來源解析。環保部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4年要大規模、規范化啟動全國污染物來源解析研究工作,北京等重點城市要在今年上半年提交初步成果。另外,2014年還要啟動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能力建設,要求完成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新標準監測能力全
機制驅動,監測先行,“智慧環境”成趨勢 (一)環境監測進入全面推進期 我國環境監測起步較晚,從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以系統的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為最初的起點,發展緩慢,近兩年由于霧霾等因素驅動,才進入快速發展期。截至2010年,全國環保系統已建立2587個環境監測站,基本形成了國控、省控、市控
《經濟參考報》記者4日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為進一步推動跨省份跨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環保部正在擬定涉及19個省份的考核辦法,其中包括大氣污染治理項目投運率、機動車黃標車淘汰率和尾氣檢測率等多個指標,并爭取對空氣質量實施一票否決制。 記者獲悉,環保部正在制定的考核辦法中,“規劃年度
一、項目類型和意義說明 為對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管理問題快速做出反應,為黨和政府高層科學決策及時提供政策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設立了管理科學部主任基金應急科學研究專款項目(以下簡稱“應急研究項目”),主要資助在已有相關科學理
本報北京11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世昕)環保部今天宣布,截至本月底,國家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事權將從地方環境監測機構全部上收至國家。1436個國控站點全部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直接管理,并委托社會監測機構運行維護。 一個值得注意的背景是,近期,各地頻繁曝出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儀數據被造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通報菏澤、太原、邢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情況。環保部表示,《大氣十條》發布后,各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空氣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山東省菏澤市、山西省太原市、河北省邢臺市在治理大氣污染的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和機制。 環保部表示,山東省菏澤市土壤含沙量高極易
9月17日是環境保護部等6部委聯合頒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一周年。一年來,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區市建立協作機制,共同治理大氣污染,其效果究竟如何是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分析人士指出,治理大氣污染是一場持久戰,不僅需要節能減排、改變能源結構,而且需要加強環境執法
大氣污染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
法律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有力武器之一。我國1987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最近一次修改是2000年,至今已達13年之久,相關規定明顯滯后。恰逢世界環境日,本報關注大氣污染問題,呼吁盡快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 大氣污染漸嚴重 現行法律多不足 從去年冬季綿延到今年春季,全
我國將在2011年底前,初步建成重點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到2015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 環境保護部(下稱“環保部”)有關負責人21日通報,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環保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能源局等9部門提出
兩種監測方法的系統誤差,致使北京PM2.5數據難獲公眾理解,而承受著輿論壓力的全國監測,即將在國內尚無統一監測技術規范的情況下提前鋪開 過去幾個月內的頻繁曝光,讓PM2.5這一專業術語迅速被公眾所熟悉,各地政府更是全力推動監測進程和治理規劃。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從1月21日開始,
2017年,大氣十條圓滿收官。2018年,污染防治將貫穿環保工作始終,藍天保衛戰仍是重點。目前,國家已從多方面發力,地方也在啟動編制新一輪大氣治理計劃,又一場藍天保衛戰即將再次上演。 2013年,國務院印發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奮斗了五年,在良好的氣象因素以及“人努力”的雙重推動下,20
水、氣、土之戰,是環保“十三五”的重頭戲,而作為“十三五”規劃落實的元年,在即將召開的2016年全國“兩會”上,有關環保問題的議案備受投資者關注。除此前已經推出的“大氣十條”、“水十條”外,最新消息稱,“土十條”預計也會在年內推出。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
9月22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由環保部牽頭制定的“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近期將正式出臺。除此之外,今年年底環保部還將在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之外,再研究提出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與土壤修復科技專項。 進一步加大環保投入 9月22日,環保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在
12月13日,濟南市濼源大街,一處建筑工地在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中暫停所有施工作業。 因持續出現重度至嚴重污染天氣,濟南市自當日零時起執行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措施,暫停所有建筑(室外作業)、道路、拆遷工地施工作業。據悉,這是濟南市今年首個重污染天氣Ⅱ級響應。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12月15日,
“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將著力做好9個方面工作,以細顆粒物污染防控為重點、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排在首位。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頒布后,“三步走”的原則已成共識,細則也已初定。這是記者4月26日從在南京召開的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九項舉措重拳治污
解說: 京津冀下降25%,長三角下降20%,珠三角下降15%,北京細顆粒物年均濃度60微克。 還有一個多月時間,大氣十條規定的目標能完成嗎?據預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染物擴散能力較差,進一步增大了實現任務目標的難度。 全面升級的環保督查,大規模推行的煤
當前,4/5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去年,僅北京、上海兩市完成氮氧化物年度減排計劃。面對嚴峻的減排形勢和艱巨的治污任務,《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區域將從“三區六群”擴展到“三區十群”,并在上述區域率先開展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試點
中國空氣質量的惡化,有了最新證據。 僅4城合格 7月31日,國家環保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2013年6月份及上半年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結果顯示,京津冀地區城市上半年PM2.5平均濃度為115μg/m3,區域內所有城市均未達到PM2.5年均值二級標準(年二級標準限值為35μg/
自貢昨日空氣質量情況城區能見度不高(資料圖) 近日,自貢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波動較大,曾一度出現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墊底的情況。為應對當前嚴峻的環境形勢,昨日,自貢召開城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大會,自貢市長劉永湘出席會議。會議指出,目前自貢環境空氣質量問題依舊嚴峻,并針對主要污染源,提出了相關的治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