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科技體制改革就像修了一條路,讓企業、科研人員可以在上面開車跑。現在,不少企業做大了,變成了法拉利,可我們的路不能還是以前的鄉村公路。”一位科技企業負責人說,“我們需要一條更寬、更平、跑得更快的高速公路。” 對用于獎勵科研負責人、骨干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成果轉讓收益比例,可從現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市場導向明確的科技項目由企業牽頭、政府引導、聯合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實施。鼓勵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合作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近日,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意味著持續多年“胎動”的科技體制變革的大幕正式拉開。 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給科研人員換上新動力 “我們正再次走到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一個新拐點。”北京理工大學科研院產學研辦公室主任陳柏強說,新出臺的改革方案牽住了問題的“牛鼻子”,“此前,根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定,高校科技......閱讀全文
編者按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這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錢老所追問的除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教育的問題,更指向我國的科技創新體制和環境問題。實際上,科技創新人才的成長和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始自教育、發自實踐、成在堅持。本文所關注和探討的,恰恰是科技創新活動的“后學校”
CFP供圖 1977年畢業于吉林大學,1981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1986年于耶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后于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在科研領域,1980年代中,李凱提出了分布式共享內存技術,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成為1990年代國際計算機系統結構領域研究的熱點,而他本人也在1998年當
——關于加強中國農科院農業科研協同創新的思考 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來自科研院所、高校、行業企業、中介機構等社會各界、各領域的創新力量不斷發展,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傳統體制下,科技創新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的問題仍然沉疴存久,積弊日重。農業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已經
近日,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食品專業131班的許紅玉得到一個讓她驚喜的消息:她在導師王超的指導下,在國際知名化學類學術期刊《氧化通訊》發表了題為《木質纖維轉化為燃料乙醇的預處理研究》的學術論文。根據學生素質獎勵辦法等有關規定,學校決定給她頒發10000元現金。 和許紅玉一樣,根據日前公布的《20
近日,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食品專業131班的許紅玉得到一個讓她驚喜的消息:她在導師王超的指導下,在國際知名化學類學術期刊《氧化通訊》發表了題為《木質纖維轉化為燃料乙醇的預處理研究》的學術論文。根據學生素質獎勵辦法等有關規定,學校決定給她頒發10000元現金。 和許紅玉一樣,根據日前公布的《20
近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和鼓勵本市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意見》。 《意見》中提到:進一步支持和鼓勵科研人員離崗創業,科研人員書面提出離崗創業申請的,經所在單位同意,可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離崗創業。科研人員離崗創業期限不超過3年,期滿后創辦企業尚未實現盈利的可以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
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平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于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
鄭州師范學院的科研工作立足于學科發展、專業發展、特色發展,圍繞中原經濟區和鄭州都市區建設,堅持科研工作的重心地位和先導作用,依靠科學研究,真正提升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培養高素質人才,打造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科研道路,撐起一片美麗的科研星空。■史俊庭 河南鄭州黃河南岸灘地有一
糧油加工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強(左三)研究員在指導實驗。中國農科院加工所提供 讓科研人員從到處跑課題,到待在實驗室里搞科研 走進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大院里,往日繁忙的景象沒有了:主樓前停放的一排排汽車不見了,來回穿梭的人也少多了。歲末年初,本該是科研人員最忙碌的時候,
探索重大科研裝備自主研制組織管理新機制 3月28日,財政部和中科院在京召開重大科研裝備自主創新試點項目啟動會,正式啟動了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源前沿裝備研制、復現高超聲速飛行條件的脈沖風洞研制、綜合極端條件實驗系統、海底流動地震觀測臺陣、超導成像頻譜儀、VLBI數字機帶轉換器、同步輻射納米成像設備、中能
中國許多科研成果都是誕生在進口的儀器設備上。陳宜瑜代表認為―― 沒有科研儀器創新,難有重大原創成果 ――聚焦科研儀器創新(上) 兩會特別關注 我國論文數量世界第一,被SCI數據庫收錄的論文數世界第二,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原創性成果還是太少。“沒有自己創新出
各方熱議分配新政如何“落地”圖片來源于網絡 智如何有所值?在新一輪產業革命和創新發展大背景下,對日新月異的創新創造,政府部門難以做到價格與價值完全匹配,而知識成果進一步讓市場說了算,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科研活力,讓“智有所值、勞有所得”。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
中國的科研創新需要的是忘記小我、實現大我、創新為民、敢為人先、有情懷的科學家。沒有家國情懷、沒有奉獻精神的科學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長期堅忍,可能會失敗、可能沒有功名和回報的創新過程;一個沒有情懷、沒有精神、沒有信仰的群體也無法勝任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因此,科學創新的路徑設計中最重要的是應該給
中國的科研創新需要的是忘記小我、實現大我、創新為民、敢為人先、有情懷的科學家。沒有家國情懷、沒有奉獻精神的科學家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需要長期堅忍,可能會失敗、可能沒有功名和回報的創新過程;一個沒有情懷、沒有精神、沒有信仰的群體也無法勝任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因此,科學創新的路徑設計中最重要的是應該給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全文如下。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在全社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包括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賦予科研人員和科研單位更大科研自主權,科研人員可以在研究方向不變、不降低申報指標的前提下自主調整技術路線;切實精簡人才“帽子”,開展科技人才計劃申報查重工作,不
一、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現狀及存在問題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始建于1986年。20多年來,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總體規模不斷壯大,建設規模和管理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廣東共建有1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7家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81家省重點實驗室,37家省企業重點實驗室,6家省部共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中提出應建立統一開放的科研設施與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將所有符合條件的科研設施與儀器納入平臺管理,建立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制度和運行補助機制。 同時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根本要求。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二中、三
創新型國家建設,是未來中國轉型的關鍵所在。科技工作者則是實現這一愿景的關鍵因素。 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目前已達8100萬人,部分科研領域已由過去的跟跑轉變為并跑,甚至領跑。然而,不容樂觀的是,科技人員隊伍大而不強的局面依然存在,創新能力不足、創新動力匱乏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共識判斷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知》指出,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完善以信任為前提的科研管理機制,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充分釋放創新活力,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激勵科研人
創新團隊是把創新精神制度化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科研組織模式,指在共同的科技研發目標下,由團隊帶頭人和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組成的,通過分工合作,創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的科技研究群體。 團隊更適合現代科技發展規律 從科技發展的趨勢來看,高度分化基礎之上的高度綜合,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顯著特
今天(1月23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了一份重要文件《關于全面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的意見》。 該文件從總體要求、大力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大力引進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推進資源整合和合作幫扶、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高校科研與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激發高校辦學內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通過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是用于探索科技,實現技術變革的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技術基礎和重要手段。近年來,科研設施與儀器規模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同時,科研設施與儀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作出部署。 《意見》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充分發揮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國發〔2018〕4號),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領作用,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 《方案
給經濟裝上創新“新引擎”,使中國技術從“跟跑者”向“領跑者”轉變,迫切需要創新圍著“市場”轉,形成科研促進產業創新與產業支持科研發展的新局面。科研項目設立要突出市場導向,按市場規則健全激勵機制,尊重科技創新的特殊規律 最近,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出臺新舉措,擬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增加對科技創新成果
近日發布的《201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有專家指出,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三,我國科技投入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在筆者看來,科技經費投入是科技創新的保障,但如果不能同時重視科研體制改革,則科技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