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在女性癌癥患者中位居首位,其轉移與復發也是導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化療與免疫治療相結合已成為近年來癌癥治療的研究熱點,但腫瘤干細胞(CSC)往往對T細胞耐受,且CSC在腫瘤組織中比例較低,化療藥物對CSC的靶向性差。 針對上述難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制劑中心博士研究生郎天群等在副研究員尹琦和研究員李亞平的指導下,設計了一種雞尾酒遞藥策略:通過構建時空可控納米粒(PM@THL),將針對普通腫瘤細胞和腫瘤干細胞的化療與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整合起來,PM@THL具有膠束-脂質體雙層結構及酶敏感/酸敏感雙重響應性,可有效將化療藥物紫杉醇、抗CSC藥物硫利達嗪及PD-1/PD-L1小分子抑制劑HY19991包載其中,用于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實驗結果顯示:PM@THL粒徑在100 nm左右,且不易被單核巨噬系統清除,藥動學穩定性良好,遞送至腫瘤組織部位時則解離為粒徑約40-50 nm的膠束,有利于被腫瘤細......閱讀全文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近日,FierceBiotech網站盤點了2014年醫藥研發10大III期失敗案例。其中,只有2個是小公司,其他全是制藥巨頭,包括:葛蘭素史克、默克、諾華、禮來、羅氏、輝瑞、默沙東。葛蘭素史克甚至2次上榜,不過該公司今年收獲了多個新藥批文,幫助緩和了失敗的沖擊。 在這些案例中,有些藥物在臨床上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每年很多創新療法都會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然而只有少數新藥可能成為重磅藥。雖然重磅藥的成功與多種因素相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對特定疾病患者都具有良好的療效和較小的副作用。日前,全球性專業咨詢服務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了2020年有望上市的重磅新藥榜單。根據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自古以來后宮佳麗三千、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大戲,最叫人津津樂道了,一群中年少女一面嫌棄吐槽冷嘲熱諷,一面捧著手機視頻愛不釋手,果然大家都是口嫌體正直的虛偽的人啊。 不過宮斗玩得最溜的還屬武則天武奶奶,內斗得了小三,外打得了天下,最后一不做二不休,干死老公和兒子,自立為王,改朝
近日,國際頂級雜志《Nature》連發三篇論文撕下癌細胞的偽裝。癌細胞真的是太過于“狡猾”竟然將大腦中的信息暗度陳倉促進自己生長!《自然》官網截圖 癌細胞劫持神經元形成突觸 腦癌中有一種叫做高級神經膠質瘤,罹患高級神經膠質瘤的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5%。它最致命的方面就在于能夠擴散污染正常的腦組
近日,國際頂級雜志《Nature》連發三篇論文撕下癌細胞的偽裝。癌細胞真的是太過于“狡猾”竟然將大腦中的信息暗度陳倉促進自己生長! 癌細胞劫持神經元形成突觸 腦癌中有一種叫做高級神經膠質瘤,罹患高級神經膠質瘤的患者5年生存率僅為5%。它最致命的方面就在于能夠擴散污染正常的腦組織,使得腫瘤與腦
新藥研發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投入巨資的藥物研發一旦失敗后果不堪設想。但是另一方面,從制藥巨頭每年將其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發來看,新藥成功的回報又是各大公司最期待的。于是,每年全球新獲批的藥物成為各大機構預測的試驗場,那些有可能成為市場未來重磅藥的新藥不但成為資本追逐的標的,也成為所屬公司股價上
知名財經網站RTTNews近日發文,2019年3月將有11款藥物在美國監管方面迎來重要審查決定,其中亮點包括:30年來首個新機制抗抑郁藥Spravato、首個三陰性乳腺癌腫瘤免疫療法Tecentriq、首個產后抑郁癥藥物Zulresso、首個治療1型糖尿病的SGLT1/2雙效抑制劑Zynquis
1 肉毒桿菌毒素的毒理與作用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是厭氧性梭狀芽孢桿菌的一種,因其可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神經毒素蛋白——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亦稱為肉毒毒素或肉毒桿菌素),而成為致死性最高的病原體之一。在從溶胞的肉毒桿菌培養物中釋放時,肉
全球范圍內癌癥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最主要病因,并且隨著人口的增長及老齡化的出現,發病率日益升高。在所有的治療措施中,標準治療方案主要為手術、化療及放療。盡管化療方案效果顯著,但該措施缺乏對于腫瘤細胞的選擇性,因而容易導致對機體的系統性毒性,以及抗藥性的產生。隨著人類對于腫瘤細胞分子機理的深入了解
1.癌癥 2000年后腫瘤信號網絡被逐漸闡釋、完善,大量的分子靶向藥物進入臨床研究、走上市場,近年針對受體酪氨酸激酶靶點如Bcr-Abl(見1.1)、VEGF/VEGFRs(見1.2)、PDGF/PDGFRs(見1.3)、EGFR/HER2(見1.5)、ALk(見1.7)已有多個藥物上市,me
上世紀70年代,催產素廣受科學家的關注。當時研究表明,催產素不僅促進母親行為的形成,對一系列社會行為也有所調節。這些社會行為包括:田鼠的一夫一妻制,羊的母嬰聯系,甚至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 催產素由腦垂體后葉分泌。通常,人們認為催產素的作用就是為孕婦催產和刺激乳房泌乳。催產素實際上還有一種男女
腺病毒的一般特性 腺病毒的形態是特征性的二十面體病毒殼體(Stewart et al., 1993)。其病毒殼體含有三種主要的蛋白:六鄰體(II),五鄰體基底(III)和纖突(IV),還有多種其他的輔助蛋白VI,VIII,IX,IIIa和Iva2(Fig. 1)。
消滅癌癥并不現實,治愈所有癌癥也不現實。我們真正的目標,是把癌癥變為慢性病,用副作用小的藥物,就能控制住。2016年,我們將見證癌癥治療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革命。 相信每個人都感覺身邊的癌癥患者越來越多。 2016年,“癌癥”依然是任何人生活中都躲不開的詞。中國癌癥報告新鮮出爐,中國的癌癥患者
2014年的可喜跡象表明,制藥工業界已經學會如何提高新藥開發效率。 趕在去年年終之前,美國FDA接連批準了6個新藥,致使2014年獲準的新化學實體和生物藥物總數達到41個,為過去18年之最,遠遠超過2013年的29個,僅次于1996年創下的歷史記錄(53個)。41個新藥中,生物藥占據主導地位。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據世衛組織2013最新報告,乳腺癌的發病率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屬于高位穩定的狀態。全球年發病新增乳腺癌患者在130萬左右,死亡率在歐美國家占到女性的16%,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女性第一位。對于我國來說,乳腺癌局勢也不容樂觀。乳腺癌已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且近年發病呈年輕化,發病率每年遞增約 3%
隨著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的出現,腫瘤免疫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CAR-T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近年來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尤其是在復發/難治性惡性B細胞腫瘤的治療方面
無論國籍、種族,幾乎所有人都“談癌色變”。盡管某些癌癥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癥”,但畢竟是少數。根據2018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癥統計數據,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癥,每分鐘就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癥。其中,肺癌和乳腺癌分別位居男女性發病的首位。 攻克癌癥長久以來都是科學家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籌)蔡林濤研究員帶領的納米醫學研究小組,通過納米體系共傳遞化療藥物和熱療試劑技術,并聯合近紅外激光照射使熱療試劑產生癌細胞敏感性的熱,可以促使化療藥物更易發揮作用,攻克多藥耐藥,殺死癌細胞。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納米領域期刊ACS nano
關于公示2016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有關高等學校: 依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6年9月至12月,我司組織實施了教育部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
近日,行業媒體GEN網站統計了基因治療發展的程度。據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的Trialtrove數據庫記錄,目前有729種基因療法,其中近三分之二(461種)為臨床前研究。這些療法已經在1,855項臨床試驗中進行了評估,大部分為早期階段。圖片來源:Pixabay
當Ian Taylor博士在報紙上看到一家新興生物科技公司將專注于開發靶向蛋白降解劑時,他立即對這家公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多數小分子藥物通過阻斷蛋白的活性位點來抑制蛋白功能,而這家名為Arvinas的公司在尋找為“PROTACs”的小分子,它們能夠利用細胞的蛋白降解機制來將蛋白完全銷毀。“我對
近日,行業媒體GEN網站統計了基因治療發展的程度。據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的Trialtrove數據庫記錄,目前有729種基因療法,其中近三分之二(461種)為臨床前研究。這些療法已經在1,855項臨床試驗中進行了評估,大部分為早期階段。 基因治療扎堆最多的
在不久的將來,技術革新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能將大幅提升新藥物和新材料的開發速度;新型診斷工具將打造更先進的個性化醫療;從日常任務到工業生產,增強現實將走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大量信息和動畫覆蓋于真實世界之上;如果你生病了,醫生將可以在你體內植入活細胞,用這些“藥物工廠”為你治病;你將會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934項、重點項目61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00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6112項、地區科學基金項目2872項、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
1.3 定量方法 在real-time Q-PCR中,模板定量有兩種策略;相對定量和絕對定量。相對定量指的是在一定樣本中靶序列相對于另一參照樣本的量的變化。絕對定量指的是用已知的標準曲線來推算未知的樣本的量。 1.3.1 標準曲線的法的相對定量 由于在此方法中量的表達是相對于某個參照物的量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