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伙伴研究所楊力課題組和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課題組關于環形RNA研究的最新進展。該研究成果首次闡明了互補序列對外顯子來源環形RNA產生的調節機制,并進一步揭示了互補序列競爭性配對介導的可變環化調控,以全新的理論視角揭示了基因表達在轉錄/轉錄后水平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眾所周知,生命體的遺傳信息通過轉錄從脫氧核糖核酸(即DNA)傳遞到核糖核酸(即RNA)中,再通過翻譯傳遞到蛋白質。通常情況下,真核生物基因在轉錄后通過RNA剪接去除基因內的非編碼內含子序列,并將含有蛋白編碼信息的基因外顯子序列順序地連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線形RNA分子。包括人在內的高等真核生物可以通過可變剪接,由一個基因產生多種不同功能的成熟RNA及其相應蛋白產物,這在不改變基因數目的前提下極大地提高了基因表達及其功能的復雜性和多樣性。RNA可變剪接與生物體正常生理功能息息......閱讀全文
6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楊力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于環形RNA(circRNA)研究的最新進展:Coordinated circRNA biogenesis
9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組與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組的最新合作研究論文,發現來源于基因內含子區域的環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環機制及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重要功能。 眾所周知,人類基因組中存
9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組與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組的最新合作研究論文,發現來源于基因內含子區域的環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環機制及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重要功能。 眾所周知,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大量被稱為基因組
外源基因在原核細胞中表達是基因工程操作中最初取得成功的途徑。1 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特點同所有的生命過程一樣,外源基因在原核細胞中的表達包括兩個主要過程:即 DNA轉錄成mRNA和 mRNA翻譯成蛋白質。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的表達有以下特點:①原核生物只有一種RNA 聚合酶(真核細胞有三種)識別原
2020年1月3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題為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identifies extensive circular isoform sw
2020年1月3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題為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circular RNAs identifies extensive circular isoform sw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體.甲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其傳染源是甲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攜帶者.HAV主要隨糞便排出,但在血液、唾液、膽汁和十二指腸液也可查出.本病的傳播主要是通過糞--口途徑,如經日常生活接觸傳播,經污染飲水或食物而傳播.其中無黃疸型肝炎患者容易漏診或誤診,是重要的傳染源,具有重要的
2019年3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基因組學實驗室趙方慶團隊題為“Expanded expression landscape and priorit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mammals”的最新研究
常用生物軟件(windows)全面介紹一、基因芯片1、基因芯片綜合分析軟件。 ArrayVision 7.0 一種功能強大的商業版基因芯片分析軟件,不僅可以進行圖像分析,還可以進行數據處理,方便protocol的管理功能強大,商業版正式版:6900美元。 Arraypro 4.0
一蛋白質數據庫 1.UniProt (The Universal Protein Resource) 網址:http://www.uniprot.org/ http://www.ebi.ac.uk/uniprot/ 簡介:由E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PIR(蛋白信息資源)和SIB(瑞
基因“暗物質”間接參與免疫調節 人類基因“暗物質”環形RNA (核糖核酸)又被“發掘”一項新功能。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合作研究發現了環形RNA及其生成調控過程參與抗病毒免疫反應,為環形RNA的功能和抗病毒免疫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日前,相關成
最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革教授實驗室在國際知名雜志《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發表研究性論文,報導了其實驗室發現的一類新型非編碼RNA以及此類非編碼RNA的功能和功能機理。 非編碼RNA是一大類不編碼蛋白質而在
納米孔測序的想法起始于25年前, 2012年5月4日《Science》首次報道了Oxford Nanopore公司研制的納米孔測序儀樣機——MinION,用于破譯病毒DNA。然而MinION的發展歷程并不那么順利,英國牛津大學基因組學中心基因組學家Rory Bowden說,“眾所周知,在每次讀取
2月10日,上海生化細胞所陳玲玲研究員與上海生科院(健康院)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研究員受邀在《Trends Cell Biol》發表了題為“ALUternative Regulation for Gene Expression.”的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靈長類(包括人)基因組中特異的Alu短散在核重復
環形RNA是一類新報道的結構特殊的非編碼RNA。近兩年的研究發現,環形RNA在動物細胞內廣泛存在,且大多位于基因的外顯子區域。另有研究表明,少數環形RNA分子可以充當microRNA“海綿”,在轉錄后水平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然而,目前絕大多數的環形RNA功能仍不明確,科學家們推測其可能與蛋白質及
8月5日,Cell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江野研究組和丁建平研究組的合作研究論文: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WOPR-DNA complex and implications for Wor1 function
據《自然》網站近日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科學家開發出一套簡單的基因模塊,能對輸入信號起反應,在活細胞中執行邏輯命令,就像計算機中所用的布爾邏輯門。研究人員指出,利用這些“基因線路”能追查一個細胞在何時到達其生命關鍵時刻,撥動基因開關改變細胞命運。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
據《自然》網站近日報道,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科學家開發出一套簡單的基因模塊,能對輸入信號起反應,在活細胞中執行邏輯命令,就像計算機中所用的布爾邏輯門。研究人員指出,利用這些“基因線路”能追查一個細胞在何時到達其生命關鍵時刻,撥動基因開關改變細胞命運。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上。
哀牢髭蟾(Vibrissaphora ailaonica)[Amphibiaweb(2019),Frost(2019)和中國兩棲類(2019)將其歸為Leptobrachium ailaonicum的同物異名] 俗稱“胡子蛙”、“深山角怪”,屬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是中國特有種。該物種具有多個
10月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力受邀在WIREs RNA 發表了題為Splicing noncoding RNAs from the inside out 的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多種來自于前體RNA內部序列的非編碼RNA分子及其產生機制和潛在功能作用。 真核基
在《來自基因組暗物質的lncRNA、ciRNA和miRNA》一文中我們提到:人類基因組中也存在大量被稱為基因組“暗物質(dark matter)”的非編碼序列,包括基因間非編碼序列、內含子非編碼序列等。所謂基因組“暗物質”,其實就是基因組中的非編碼RNA——不包含用于制造蛋白質的版圖,構成了超過
1. DNASIS 2.5 DNASIS for Windows 2.5版是日立軟件公司(Hitachi Sofeware Engineering Co.,Ltd.)97年推出的一個功能強大的序列分析軟件。包含有大部分分子生物學軟件的常用功能,可進行DNA,RNA,蛋白質序列的編輯和分析,
基因芯片技術具有快速多樣、微型化和自動化等特點在生物醫學領域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核酸雜交技術,有著內在的缺陷,實驗的敏感性和重復性都存在一定問題。核酸雜交較適合于檢測基因的表達,不易檢測基因組DNA的基因的重排,突變和缺失。而大多數腫瘤性疾病和一些遺傳變異和表型的改變與后者有關。為了解
2017年8月和10月相繼在美國上市的Kymriah和Yescarta是CAR-T細胞治療領域頗具代表性的兩款產品。但它們在使用過程中均存在一定局限:必須采用病毒載體作為基因編輯系統的傳導中介,對人源性的T細胞進行改造。 近日,來自帕克癌癥免疫療法研究所的科學家聲稱他們采用CRISPR基因編輯
研究者們在分離到某一基因后,要對其編碼蛋白質進行研究最理所當然的工作就是表達——即:有目的性地合成外源基因產物。在重組DNA技術的發展早期,人們認為在基因的前面有一個強啟動子和一個起始密碼子就足以在大腸桿菌中獲得很好的表達。隨后,認識到獲得有效的翻譯所需的條件要復雜得多,除了要有強啟動子
4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與計算生物學研究所楊力研究組最新合作研究論文。此工作深入研究了環形RNA生成與RNA轉錄的偶聯機制,揭示了環形RNA在神經分化過程中表達上調原理。 環形RNA是一類通過反向
病毒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生物之一。它們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由于沒有宿主就無法生存和繁殖,一些科學家質疑它們是否應該被視作生物。 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沒有可識別基因的病毒,使其成為所有已知病毒中最奇怪的一種。同時,另一個研究小組日前在幾十種動物的組織中發現了數千種新病毒。Yaravirus(暗
2012年,科學界充滿著淚水。83歲的希格斯熱淚盈眶,在他預言存在“上帝粒子”40多年之后,科學家們發現了它,這歷史性的一天“能發生在我的有生之年,簡直難以置信”。 與此同時,科學界也充滿歡樂。“輪子!這是輪子!”“好奇”號火星車在紅色星
2、pUC質粒載體1987年,J.Messing和J.Vieria采用MCS技術在pBR322基礎上構建的。結構:(1)來自于pBR322的Ori(2)氨芐青霉素的抗性基因(ampr)。但核苷酸序列發生了變化(3) LacZ′基因編碼β—半乳糖酶的α—肽鏈即氨基末端。(4)MCS區段是一段用于插入外
2、pUC質粒載體 1987年,J.Messing和J.Vieria采用MCS技術在pBR322基礎上構建的。 結構: (1)來自于pBR322的Ori (2)氨芐青霉素的抗性基因(ampr)。 但核苷酸序列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