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膿腫是細菌、真菌或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等多種微生物引起的肝臟化膿性病變,若不積極治療,死亡率可高達10%~30%。肝臟內管道系統豐富,包括膽道系統、門脈系統、肝動靜脈系統及淋巴系統,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肝膿腫分為三種類型,其中細菌性肝膿腫常為多種細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約為80%,阿米巴性肝膿腫約為10%,而真菌性肝膿腫低于10%。......閱讀全文
肝膿腫是細菌、真菌或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等多種微生物引起的肝臟化膿性病變,若不積極治療,死亡率可高達10%~30%。肝臟內管道系統豐富,包括膽道系統、門脈系統、肝動靜脈系統及淋巴系統,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肝膿腫分為三種類型,其中細菌性肝膿腫常為多種細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約為80%,阿米巴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尤以細菌性肝膿腫明顯可達(20~30)×109/L,阿米巴肝膿腫糞中偶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酶聯免疫吸附(ELISA)測定血中抗阿米巴抗體,可幫助確定膿腫的性質,陽性率為85%~95%。 2、肝穿刺 阿米巴肝膿腫可抽出巧克力色膿液;細菌性可抽出黃綠
1、細菌性肝膿腫 (1)抗生素 對于急性期肝局限性炎癥,膿腫尚未形成或多發性小膿腫,應給以積極的內科保守治療。在治療原發病灶的同時,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療法,控制炎癥,促進炎癥的吸收。 (2)抗生素+經皮穿刺引流 在全身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對于單個較大的肝膿腫可在B超引導下穿刺吸膿,盡可
阿米巴肝膿腫的發病與阿米巴結腸炎有密切關系,且膿腫大多數為單發;細菌性肝膿腫的細菌侵入途徑除敗血癥外,可由腹腔內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臍部感染經臍血管,門靜脈而入肝臟,膽道蛔蟲亦可為引起細菌性肝膿腫的誘因。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此外,在開放性肝損傷時,細菌可隨致傷異物或從創口
? 肝膿腫辨證治療,常可分為3種類型:肝膽郁熱型、火毒壅盛型、正虛毒戀型。??? 肝膽郁熱型:多見于肝膿腫早期,常見往來寒熱,胸悶口苦,右脅微腫隱痛,吸氣時疼痛加劇,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脈弦數等。治宜疏肝膽郁熱,藥用柴胡清肝湯或金鈴子散加減。??? 火毒壅盛型:多見于肝膿腫中期化膿階段,癥狀可見高熱,
肝臟是腹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擔負人體的重要生理功能。肝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較差,故有肝動脈和門靜脈提供豐富的血液供應,并有大小膽管與血管伴行輸送膽汁。它位于右上腹的深部,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護。但由于肝臟體積大,質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生腹腔內出血或膽汁泄漏,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膽汁性腹膜炎,
1、癥狀 不規則的膿毒性發熱,尤以細菌性肝膿腫更顯著。肝區持續性疼痛,隨深呼吸及體位移動而劇增。由于膿腫所在部位不同可以產生相應的呼吸系統、腹部癥狀。常有腹瀉病史。 2、體征 肝臟多有腫大,多數在肋間隙相當于膿腫處有局限性水腫及明顯壓痛。部分病人可出現黃疸。如有膿腫穿破至胸腔即出現膿胸,肺
由不明原因引起的肝膿腫,稱隱源性肝膿腫,可能肝內原有隱匿性病變,當機體抵抗力減弱時,病原菌在肝內繁殖,發生肝膿腫。治療主要是大量應用抗菌藥物,膿腫形成后手術治療,但是年老體弱、全般情況不佳病人不能耐受手術,大量應用抗菌藥物,可能引起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治療比較棘手,經皮肝穿治療直徑小于125px隱
? 一、細菌性肝膿腫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 (一)適用對象。 ??? 第一診斷為細菌性肝膿腫(ICD-10:K75.0) ??? 行肝膿腫穿刺引流術或肝膿腫切開引流術(ICD-9-CM- 3:50.0/50.91)。 ??? (二)診斷依據。 ???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外科學分冊
1 病例資料患者男性,57歲,以“發現肝臟囊性占位4年”為主訴于2014年5月4日收入本院。患者4年前至當地醫院體檢腹部彩超示肝左葉囊性回聲,大小約10mm×20 mm,未予處理,2個月前復查腹部彩超提示肝左葉囊性回聲(50 mm ×60 mm),內透聲欠佳,無腹痛、腹脹,無反酸、噯氣,無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