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打造比特幣的時候,設計的是使用電腦(包括家用電腦)來挖礦,主要依靠CPU去計算。但是隨著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價值越來越高,挖礦成為了一個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挖礦難度也不斷提升,于是逐漸轉移到硬件比拼上來。如2018年7月31日,Innosilicon突然宣布其比特幣礦機Terminator系列采用三星最先進的半導體工藝FinFET技術,那么,這項技術為什么可以提供最優的礦機服務器低能耗的半導體工藝方案,來確保ASIC礦機的使用壽命?ASIC礦機是什么?為什么要用ASIC芯片挖礦?比特幣挖礦只是進行SHA256哈希值計算,這種計算功能單一,雖然也能CPU計算,但是從成本、效率上考慮并不劃算。所以礦機企業專門設計了用于SHA256(或其他算法)計算的ASIC芯片。ASIC全稱為: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種專門為某種特定用途設計的電子電路(芯片)。而被用來挖礦的芯片,就......閱讀全文
近日,一則內容為“全球首個7納米(nm)量產芯片在嘉楠耘智誕生”的消息引發了大量關注與熱議,文中“領先世界”“彎道超車”等抓人眼球的字眼更是引起半導體行業內人士的質疑。 《中國科學報》記者了解到,發布“全球首款7nm量產芯片”的“嘉楠耘智”系一家比特幣礦機廠商(全稱為“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
近日,一則內容為“全球首個7納米(nm)量產芯片在嘉楠耘智誕生”的消息引發了大量關注與熱議,文中“領先世界”“彎道超車”等抓人眼球的字眼更是引起半導體行業內人士的質疑。 發布“全球首款7nm量產芯片”的“嘉楠耘智”系一家比特幣礦機廠商(全稱為“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該廠商對其發
顛覆性、劃時代、革命性……量子計算光環太多,又有不近人情的“高冷”。另一邊,開年以來,區塊鏈火得一塌糊涂。網上熱傳的“3點鐘不眠區塊鏈社群”,神秘而火爆。 最近,它倆不期而遇了。據外媒報道,一臺具有4000個以上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就能瓦解區塊鏈。若有人能做出這樣的量子計算機,就能解出并驗證每筆交
顛覆性、劃時代、革命性……量子計算光環太多,又有不近人情的“高冷”。另一邊,開年以來,區塊鏈火得一塌糊涂。網上熱傳的“3點鐘不眠區塊鏈社群”,神秘而火爆。 最近,它倆不期而遇了。據外媒報道,一臺具有4000個以上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就能瓦解區塊鏈。若有人能做出這樣的量子計算機,就能解出并驗
Brand指出,環形柵極場效應管并沒有想象中那么不穩定,它其實非常實用,你甚至可以把它當做FinFET的改良版。實際上它只是在溝道上增加了幾個面。Brand不確定環形柵極場效應管是否能在7nm實現,或者在5nm實現,這一切都取決于業界的進展。更決定于公司在降低柵極長度上是否足夠激進。
"ASIC芯片是用于供專門應用的集成電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芯片技術,在集成電路界被認為是一種為專門目的而設計的集成電路。ASIC芯片技術發展迅速,目前ASIC芯片間的轉發性能通常可達到1Gbs甚至更高,于是給交換
最近嘉楠耘智火了,原因是該公司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第一款7納米芯片。甚至有媒體稱,一個中興倒下去,千千萬萬個中國芯片公司站起來,這是杭州人的驕傲,是全國13多億人的驕傲。 但是很多人質疑該7納米芯片不是用在手機上的,且結構單一無法和蘋果、高盛等芯片相比,根據專家了解,這款芯片的誕生還是有一定的意
經過三年努力和兩輪流片試驗,超大型電荷耦合元件(CCD)控制器研制的關鍵元件之一,CCD控制器偏壓及時鐘驅動電路ASIC,日前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天文光學與紅外探測器實驗室研制成功,使得國家天文臺在CCD控制器的研制技術上位居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獨立研制超大規模的CCD系統奠定了基礎。 隨著
納米制程是什么? 三星以及臺積電在先進半導體制程打得相當火熱,彼此都想要在晶圓代工中搶得先機以爭取訂單,幾乎成了 14 納米與 16 納米之爭,然而 14 納米與 16 納米這兩個數字的究竟意義為何,指的又是哪個部位?而在縮小制程后又將來帶來什么好處與難題?以下我們將就納米制程
FinFET簡介 FinFET稱為鰭式場效晶體管(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是一種新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S)晶體管。閘長已可小于25奈米。該項技術的發明人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胡正明教授。Fin是魚鰭的意思,FinFET命名根據晶體管的形狀
分層施工,逐層架構知道 IC 的構造后,接下來要介紹該如何制作。試想一下,如果要以油漆噴罐做精細作圖時,我們需先割出圖形的遮蓋板,蓋在紙上。接著再將油漆均勻地噴在紙上,待油漆乾后,再將遮板拿開。不斷的重復這個步驟后,便可完成整齊且復雜的圖形。制造 IC 就是以類似的方式,藉由遮蓋
沈磊表示,與FinFET工藝相比,FD-SOI工藝所需掩膜版更少,費用更節省,出片也更快。設計方案從體硅工藝遷移也更簡便快捷。 IBS 首席執行官Handel Jones則比較了16/14納米FinFET與14納米FD SOI的晶圓成本與單位晶體管成本,根據他的計算,14納米FD-SO
FinFET晶體管架構是當今半導體行業的主力軍。但是,隨著器件的持續微縮,短溝道效應迫使業界引入新的晶體管架構。在本文中,IMEC的3D混合微縮項目總監Julien Ryckaert勾勒出了向2nm及以下技術節點發展的演進之路。在這條令人振奮的道路上,他介紹了Nanosheet晶體管,For
近來,GlobalFoundries宣布將會推進7nm FinFET工藝,引發了行業對工藝節點、光刻等技術的探討。本文是來自SemiEngineering 2014年的一篇報道,帶領大家了解7nm工藝及以后的半導體業界的發展方向。(由于推測是2014年的,事實上可能有點過時,希望
可能的選擇 短期內,芯片制造商們明確地會在FinFet和二維的FD-SOI技術上將節點推進到10nm。到了7nm之后,溝道上的的“門”就會上去控制,這就亟待一種全新的晶體管架構。 7nm上的一個領先競爭者就是高電子遷移率的FinFet,也就是在溝道上使用III-V 材料的FinFet
12月27日,國家正式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啟動,標志著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其中,衛星導航專用ASIC硬件結合國產應用處理器的方案,成為北斗衛星導航芯片一項重大突破。該處理器由我國本土IC設計公司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已實現規模應用,一舉打破了電子終端產品行業普
從平面器件到finFET的轉變使得芯片制造商能夠將工藝和器件從16nm/14nm向更密集的方向發展,但是行業在每個節點處都面臨諸多挑戰。成本問題和技術問題都是明顯的挑戰。此外,cycle time也在逐漸增加,這是芯片尺寸縮小公式中的一個關鍵但很少宣傳的因素,這為芯片制造商和客戶
FPGA(Field-Program mable Gate Array),即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編程器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產物。它是作為專用集成電路(ASIC)領域中的一種半定制電路而出現的,既解決了定制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
美國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新的三維晶體管,尺寸不到當今最小商業晶體管的一半。他們為此開發了一種新穎的微加工技術,可以逐個原子地修改半導體材料。 為了跟上“摩爾定律”的步伐,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將盡可能多的晶體管塞入微芯片的方法。最新的趨勢是垂直豎立的鰭式三維晶體管,其尺寸約為7納米,比人類頭發還要薄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IBM日前在日本京都宣布,該公司研究團隊在晶體管的制造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一個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從集成200億個7納米晶體管飛躍到了300億個5納米晶體管。據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光譜》雜志6日報道,這一出色表現有望挽救瀕臨極限的摩爾定律,使電子元件繼續朝著更小、更經濟的方向
隨著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市場化,采用傳統電子設計手段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復雜電子系統設計,已經越來越難完成了。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技術是隨著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應運而生一種高級、快速、有效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 1、EDA技術 EDA(
摘要傳感器半導體技術的開發成果日益成為提高傳感器集成度的一個典型途徑,在很多情況下,為特殊用途的MEMS(微機電系統)類傳感器提高集成度的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介紹一個MEMS光熱傳感器的封裝結構以及系統級封裝(SIP)的組裝細節,涉及一個基于半導體技術的紅外傳感器結構。傳感器封裝以及其與傳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海關總署2019年激光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重新招標采購項目評標工作已結束,此次采購共計4臺,中標品牌:雷尼紹 規格型號:inVia Qontor,中標總金額:990.87 萬元(人民幣),用于礦產品、金屬氧化物、廢塑料、冶煉渣、礦灰、廢催化劑、廢皮革、廢紡織原料、危險廢物等
總則 適用范圍:本指南適用于檢驗檢疫系統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配置。 1術語和定義 重點實驗室:是指國質檢科[2003]366號文中公布的18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國質檢科函[2006]136號公布的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2儀器設備配置原則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微處理器行業的一家知名企業,設計了大量高性能、廉價、耗能低的RISC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ARM也是單片機。ARM架構是面向低預算市場設計的第一款RISC微處理器,基本是32位單片機的行業標準,它提供一系列內核、體系擴展、微處理器和系
暴力攻擊也可用在ASIC或CPLD的硬件設計來實現。這種情況下,破解者使用所有可能的邏輯組合到元器件可能的輸入端并觀察所有輸出。這種方法也稱為黑箱分析(Black-box analysis),因為破解者不知道被測試元器件的情況。通過所有可能的信號組合,嘗試獲得元器件的功能。這種方
芯片熱效應成半導體與系統設計一大挑戰 IoT讓問題更復雜 隨著汽車、太空、醫學與工業等產業開始采用復雜芯片,加上電路板或系統單芯片(SoC)為了符合市場需求而加入更多功能,讓芯片熱效應已成為半導體與系統設計時的一大問題。 據SemiconductorEngineering報導,DfRSo
這篇文章是俄國人Sergei P.Skorobogatov就讀英吉利劍橋大學之博士論文,講解了各種MCU的攻防技術,堪稱一部小百科全書。對于志在研究MCU防護的筒子,能給你很多參考思路:但對于想當黑客的人,我們對后果概不負責。 非侵入式攻擊不需要對元器件進行初始化。攻擊時可以把元器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