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雜志報道,英國癌癥研究協會近日宣布,將在未來5年向4個研究團隊提供總額達7100萬英鎊(約6.1億元人民幣)的獎金,旨在解決癌癥研究領域的重大問題,包括繪制腫瘤圖譜、預測乳腺癌何時惡化,以及確定引發癌癥的環境問題等。 英國癌癥研究協會首席執行官哈帕爾·庫瑪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些入選項目是他們兩年前發起的“五年大挑戰獎”的最終獲獎者,這一大獎的初衷是發現“真正新奇的方式來解決癌癥領域的緊迫問題”。 第一個項目由劍橋大學癌癥生物學家格雷格·漢儂領導,他的團隊將給乳腺癌腫瘤切片成像,并將用其構建虛擬現實模型。第二個項目由國家物理實驗室的化學家約瑟夫·布徹牽頭,他們將使用質譜成像技術繪制出類似谷歌地圖的腫瘤圖譜。團隊成員稱,這一研究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不知道腫瘤分子如何表達,就不知道如何研發藥物來對付它”。 第三個項目由荷蘭癌癥研究所的耶勒·韋瑟靈領導的團隊研發,他們將力圖預測乳腺導管原位癌(DCIS)何時會惡......閱讀全文
每年全世界有170多萬女性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這種疾病在大約50萬患者中死亡。在抗擊乳腺癌的斗爭中,各國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針對這種疾病的新治療方法,旨在更準確地靶向癌細胞并激活腫瘤相關的免疫系統。 乳腺癌是一種異質性疾病。腫瘤細胞和其微環境中的健康細胞的生長分化情況決定著疾病的進展和對治療的反應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女性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1】。目前臨床工作中尚未實現乳腺癌完全意義上的精準治療,很大程度是因為對腫瘤微生態系統的了解不夠充分。腫瘤微生態系統是由癌細胞,浸潤性免疫細胞,基質細胞和其他細胞類型以及非細胞組織成分所構成【2】。由于各種遺傳或者非遺傳的因素,癌細胞
生物通報道:來自霍德華休斯醫學院,Ludwig癌癥遺傳與治療中心(the Ludwig Center for Cancer Genetics and Therapeutics)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凱門綜合癌癥中心(Johns Hopkins Kimmel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
在所有腫瘤中,PIK3CA是最常見發生突變的原癌基因【1】。它編碼的p110α,組成負責細胞正常生長增殖的磷酸肌苷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alpha, PI3Kα)復合物的催化亞基【2】。p85α組成PI3Kα的調控亞基。PI3Kα磷酸化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
免疫治療已成為癌癥精準醫療中的一大熱點,并已逐步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后的第四種腫瘤治療模式。2019年,腫瘤免疫治療有突破有進展。值此新年之際,轉化醫學網整理了今年熱門的免疫治療研究文章,共有12篇。 01 Treg細胞重編程改善免疫治療 Mauro Di Pilato,et al.
3月8日,國際婦女節。 當天凌晨,國際腫瘤學頂尖期刊《癌細胞》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完成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 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領銜的,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精準腫瘤中心執行主任、上海科學院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黃薇研究員團隊、復
12月8日,在第345期東方科技論壇學術研討會上,陳國強、王紅陽、張學敏和譚蔚泓院士等建議,盡快實施“腫瘤命運機制和過程調控研究”計劃,圍繞上海市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我國高發、特色和具有優勢研究基礎的癌種,通過創新腫瘤研究范式,增強創新策源能力,打造腫瘤研究協同創新集群,建立腫瘤重大計劃聯
從2012走進2013年,我們已經有了關于不同癌癥類型長長的遺傳突變列表,也擁有不斷推陳出新的納米靶向藥物,還有診斷和癌癥預后的新成像方法,也許能應用到臨床的小分子干擾RNA,和新型生物藥物,以及更接近于人體疾病的小鼠模型。 在過去一年里,癌癥的異質性,或者說是癌癥的可塑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
蘇黎世大學和IBM Research的研究人員調查了100多個乳腺腫瘤中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的不同組成。他們發現侵襲性腫瘤通常由單一類型的腫瘤細胞控制。如果某些免疫細胞也存在,那么針對特定乳腺癌患者群體的免疫治療可能會取得成功。圖片來源:Cell 世界各地每年有170多萬婦女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大
乳腺癌復發病例有不同的基因圖譜 雖然大多數乳腺癌可治愈,但有20%左右的病例會復發。日前,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通過乳腺癌組織的基因檢測,揭示了乳腺癌復發的遺傳差異性。研究結果顯示乳腺癌復發病例有不同的基因圖譜,并建議研制靶向乳腺癌復發驅動基因的藥物。 該研究由英國劍橋大學Wellcome Tru
英國癌癥研究所不久前曾宣布,在未來5年,向劍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格雷格·漢儂領導團隊提供2000萬英鎊(約合1.7億人民幣),資助他們研發乳腺癌的交互式虛擬現實圖譜。得到的圖譜將囊括一個腫瘤中的每個細胞,涵蓋這些細胞內數千個基因以及數十個蛋白質表達的相關數據。研究人員期望,這些空間和功能細節能向
英國癌癥研究所不久前曾宣布,在未來5年,向劍橋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格雷格·漢儂領導團隊提供2000萬英鎊(約合1.7億人民幣),資助他們研發乳腺癌的交互式虛擬現實圖譜。得到的圖譜將囊括一個腫瘤中的每個細胞,涵蓋這些細胞內數千個基因以及數十個蛋白質表達的相關數據。研究人員期望,這些空間和功能細節能向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文章,來解讀測序技術在闡明癌癥發生機制、癌癥診斷及療法開發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與各位一起學習! 【1】JAMIA:新工具深入挖掘外顯子測序結果 幫助找到最佳癌癥治療藥物 doi:10.1093/jamia/ocw022 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JAMIA上
基于來自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計劃的數據,一個多機構科學家小組完成了首個大規模的乳腺癌“蛋白質基因組學”( proteogenomic)研究,將一些DNA突變與蛋白質信號聯系到一起,并幫助確定了一些驅動癌癥的基因。 這項研究旨在通過蛋白質和它們的修飾來更好地認識癌癥。發表在5月25日《自然
唾液取樣進行基因檢測,可發現自己有無攜帶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并結合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等評估乳腺癌風險。記者獲悉,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女性腫瘤預防基金正與全國30多家三甲醫院合作,為全國萬名女性免費測試與乳腺癌發生最為相關的基因突變點,希望建立中國女性特有的乳腺癌基因圖譜。
研究人員發現,具有和成體干細胞相似的基因活性模式的乳腺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的風險性很高。 研究人員說,可以通過評估乳腺癌細胞中,這些干細胞基因的活性的方式,來鑒定哪些婦女需要進行強化治療,以防止疾病復發或者轉移。 成體干細胞在人體中是一種健康的細胞,其可以特異的分化成某些類型的細胞,所
2018年7月23日,燃石醫學的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獲批。在其后的幾個月里,諾禾致源、世和基因和艾德生物的同類試劑盒也相繼獲批。NMPA對腫瘤NGS檢測試劑盒的放行,不僅表示其對此種試劑盒的認可,也標志著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從初生逐步走向成熟。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腫瘤基因檢測已經從不知所云的高新技
在10月23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上海國際乳腺癌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發布了建科20周年的“成績單”。自2000年建科以來,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逐漸走出一條符合國人乳腺癌特征的發展之路,在臨床療效、科研成果方面持續突破,目前已經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乳腺癌診療和研究中心之一。
4月15日,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雜志將發表關于國際腫瘤基因組計劃的專題報道,介紹該計劃所取得的發展歷程、研究計劃以及研究成果等。 全球聯手解讀“天書” “國際癌癥基因組聯合計劃,是繼國
1982年11月,在尼日利亞海軍醫院外足球場上踢球的一名軍官,突然摔倒死亡。這名男子被帶到急診室時,當時還是一個新人的 Olufunmilayo Funmi Olopade醫生正在值班。“我們搞不明白為什么他死亡,這讓我感到震驚,從那時開始我意識到,我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理解和幫助人們。”Ol
歐洲腫瘤研究所(EIO)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基于質譜的流程,可分析FFPE臨床樣本中的組蛋白翻譯后修飾。他們于上周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上詳細介紹了這種技術。 利用這種技術,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系列乳腺癌樣本,發現Luminal A型乳腺
案例11《健康報》蛋白指紋圖譜給人類帶來什么幾年前,我國“973”規劃《惡性腫瘤的發生與發展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程書鈞教授說過,腫瘤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能在CT、MRI下觀察到的占位性病變已算不上最早期,當然也不是治療的最佳時期。他提出應該從細胞生物學角度看癌變,將腫瘤扼殺在細胞萌芽期
根據一項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支持的新研究發現一種乳腺癌亞型與難治性高分級漿液性卵巢癌具有許多共同的遺傳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兩種癌癥具有相似的分子起源,這可能推動比較乳腺癌和卵巢癌亞型的治療學數據。 研究人員利用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生成的部分數據,根據來自825名乳腺癌患者樣本的綜合
運用系統性、整體性的研究手段,全面背景下描述癌癥的機理可以為研究人員獲得更多有用的數據。1月4日Nature communication 上的兩篇研究文章分別運用蛋白組學和造血細胞轉錄組學對乳腺癌臨床樣本進行了分析。 乳腺癌不同亞型的蛋白譜 隨著蛋白質組學技術的發展,現在可以對臨床樣品進行深
根據一項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支持的新研究發現一種乳腺癌亞型與難治性高分級漿液性卵巢癌具有許多共同的遺傳特征。研究結果表明兩種癌癥具有相似的分子起源,這可能推動比較乳腺癌和卵巢癌亞型的治療學數據。 研究人員利用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生成的部分數據,根據來自825名乳腺癌患者樣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胡欣副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歷時5年探索研究,首次成功繪制出PI3K/AKT通路在中國乳腺癌人群中的基因突變譜,并對該通路基因中功能性突變進行了系統化地解讀與鑒定。該研究對乳腺癌實施精準診療、藥物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
乳腺癌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害還是比較大的,那么平時的時候出現乳腺癌這種疾病的話,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女性朋友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呢?對于這種世界性的疾病,我們應該如何治療才能夠最重要的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知道,乳腺癌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疾病,即便是臨床分期及病理分級相同的患
在免疫療法時代,癌癥生物學家依靠新一代工具來了解腫瘤和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響疾病進程的。 雖然Sean Bendall是一名病理學家,但最近卻成了一名圖譜制作者,他使用尖端的蛋白質繪圖技術來描繪出腫瘤組織的變幻莫測的景觀。 這項技術由Bendall在加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他們進行的一項基因組比較研究發現,部分胰腺癌患者的腫瘤基因組中存有“弱點”,這一發現為開發個人訂制式的治療方法提供了可能性。 胰腺癌是第四大致死性癌癥。負責這項研究的加文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研究分析了100個胰腺癌病人腫瘤組織的基因組
所謂腫瘤靶向治療,俗稱“生物導彈”,指的是通過結合腫瘤生長相關的特定“靶標”,破壞其信號通路,進而阻止腫瘤發生發展的一種治療策略。與傳統細胞毒性化療不同,分子靶向治療以腫瘤細胞的特性改變為作用靶點,可以發揮更強的抗腫瘤活性,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也更小。[1] 可是,腫瘤相關“靶標”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