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和GE醫療中國聯合舉辦、上海市生物工程學會協辦的“從新藥創制邁向精準醫療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會議邀請了多名行業專家、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精準醫療在中國面臨的機遇、挑戰及以及未來實踐的路徑。 在“精準醫療在中國的定位與挑戰”主題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介紹了我國在精準醫學領域的布局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他說:“精準醫學是醫學發展的客觀必然,是公眾對健康需求的推動,從發展規律上與奧巴馬的美國戰略無關。” 我國醫療缺乏自己的數據,需要發展精準醫療 受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食品安全令人擔憂以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重大疾病防控任務面臨巨大的挑戰。目前,我國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我國總死亡的85%,慢性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4年12月習近平在調研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時指出:“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重大疾病是造成我國人力資源喪失和經......閱讀全文
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各種形式的醫學學術會上,精準醫學都成為必不可少的“座上賓”。 什么是精準醫學? ——在生命科學和醫學實踐所處的重要轉折點上應運而生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時提出精準醫學一詞,迅速成為新年伊始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很多人不禁要問,奧巴馬口中的精準醫學長什么樣子?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啟動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
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道。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多方推進中國版精準醫療 2016年3月,科技部召開
日前,在2016英特爾生命科學信息技術論壇上,一款名為GTX One的生物計算加速平臺現身,引發了業內對于精準醫療行業新的看法。這款GTX One加速系統,通過算法創新充分釋放FPGA的計算能力,相當于將一臺超級計算機壓縮到一個小盒子里;一張FPGA加速卡就能達到60臺高性能至強Xeon CP
大會介紹 中國版精準醫療論證已完成,“十三五”規劃啟動,為全面落實國家科技部精準醫學發展規劃,在中關村管委會的指導下,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臨床應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會以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生命科
“973計劃”、“863計劃”等重大科技計劃已退出歷史舞臺,經整合成為新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已正式啟動。首批重點研發專項之一即為精準醫學研究,可見其戰略地位非比尋常。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
編者按:伴隨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和醫學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命科學知識的日益積累、臨床應用的不斷探索,醫學領域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新華社記者最近兩個多月深入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調研發現,在精準醫學這一高科技領域的世界性角逐中,我國面臨難得的彎道超車機遇,亟待站在國家戰略層面加以重視,加強頂層設計
編者按:伴隨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和醫學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命科學知識的日益積累、臨床應用的不斷探索,醫學領域正悄悄發生一場革命。新華社記者最近兩個多月深入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調研發現,在精準醫學這一高科技領域的世界性角逐中,我國面臨難得的彎道超車機遇,亟待站在國家戰略層面加以重視,加強頂層設計
進入2015年以來,“精準醫學”成為國內醫藥界關注和熱議的新概念,那么中國版“精準醫學計劃”何時推出?將有哪些戰略需求和重點任務?2015年5月23日,由中國遺傳學會生物產業促進委員會主辦、泰州市中國醫藥城協辦的“2015基因檢測與健康產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協和
談及精準醫療,不得不說起9月份國外發表的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把“精準醫療”推上了審判臺,指出精準醫療是泡沫。在作者看來,“精準醫療是一個吸引人的熱門概念,玩概念者,自己不能被玩弄,更不能去玩弄病人。”關于精準醫療泡沫也引起了國內的熱議。 11月19日,由貝殼社主辦的第六屆Bio4P精準醫療創新
隨著科學和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技術被應用到醫療領域。醫學的歷史證明了科技的進步是控制感染性疾病、非傳染性疾病以及創新臨床應用的關鍵。 作為醫療的基礎,科技的進步在疾病預防和控制,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新科技的應用在更加精確的診斷、改進治療策略和探索個性化治療的新藥等方面都
【導語】“精準醫療”一詞自被提出以來就備受業界關注,成為了全球醫療投資的“風口”,在中國也不例外。截至2016年,國內與精準醫療相關的投資標的則接近200個,其中超過10家公司獲得了億元級別的融資。在空前的市場熱度及發展機遇下,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又該如何正確定位自己?2015年是精準醫療的發展元年。
2016年5月19日,科研人員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高通量、高內涵藥物綜合研究平臺實驗室內進行實驗操作。該技術體系提供的精準治療方案為提高惡性腫瘤治療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提供了可能。 2016年8月10日,上海正大基因科學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在采集受檢者的口腔黏膜脫落細胞,這是基因
【2016年12月3日,上海】“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于12月3日 -4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1000多位精準醫療產業的領軍人物和從業者出席了本屆大會,共同探討我國精準醫療產業的創新發展。本屆大會以“全球視野洞見前沿,本土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來自政府監管機構的政策
4月21日,“2015清華大學精準醫學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辦,來自國家衛計委、北京市衛計委、北京市醫管局、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的主管領導及院士,以及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出席了此次論壇。 從論壇參與者的所在單位及身份可以觀察到中國精準醫學的政策風向,
“作為未來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大數據、認知計算等技術的精準醫療的實現、個人基因測序的普及正在給全球健康和醫療產業帶來巨大變革。11月19日,在“第六屆Bio4P精準醫療創新論壇暨2016中國醫健創新創業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說。 隨著精準醫療被納入中國“十
科技日報:今年1月3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正式宣布美國啟動“精準醫學”研究計劃,什么是精準醫學?美國啟動的精準醫學研究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曹雪濤:精準醫學是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本質上是通過基
精準醫學的“前世今生”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世界技術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各行各業都不斷出現新的模式、新的亮點。例如在醫學界,精準醫學( Precision Medicine)的模式就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這種模式改變了以往治療方案普適化的特點,強調了針對不同患者提出不同治療方案的特性。例如,十年前,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2月1日,第三屆國際精準醫療大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大會有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商圖信息BMAP主辦,共有近千人出席。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支持媒體為您帶來會議報道。大會現場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馬樹恒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樹恒為大會致辭。馬樹恒首先
近期來自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的賀林院士等人發表點評文章,介紹了目前國內外關于“精準醫學”的一些現狀,并針對幾個根本性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觀點。 2015年1月20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 一期計劃投入2.15 億美元, 涉及100萬名志愿者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2016年5月19日,科研人員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高通量、高內涵藥物綜合研究平臺實驗室內進行實驗操作。該技術體系提供的精準治療方案為提高惡性腫瘤治療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提供了可能。 2016年8月10日,上海正大基因科學研究院的技術人員在采集受檢者的口腔黏膜脫落細胞
精準醫療是醫學界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可是何為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否存在泡沫,作為精準醫療入口的基因檢測又該如何發展?12月10日,一場由中國健康促進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2030·精準醫療互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四川大學步宏教授,北京大學腫
精準醫療是醫學界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可是何為精準醫療,精準醫療是否存在泡沫,作為精準醫療入口的基因檢測又該如何發展?12月10日,一場由中國健康促進教育協會主辦的“健康中國2030·精準醫療互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四川大學步宏教授,北京大學腫
對于國內每年新增的430萬腫瘤患者來說,精準醫療的發展或成為生命的曙光。 但近日,腫瘤精準醫療被發表在《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推上了審判臺,被指“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這一觀點在國內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論,有贊同者也有反駁者
“精準醫學”這一概念,自2015年年初被美國總統奧巴馬重提以來,一直被廣泛推崇,成了醫學未來發展趨勢的代名詞。不過,也是自那時起,大家做什么都想要與它掛鉤,商家更是喜歡炒作這個概念。最近《自然》與《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分別發表的有關精準醫學評論文章引發了不小的爭論,讓人不得不認真地思考“到底應如
美國腫瘤研究所(NCI)推出NCI-MATCH計劃,將在7月正式招募3000名志愿者進行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的臨床研究。NCI-MATCH是NCI-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hoice的縮寫,直譯過來是“選擇治療方案的分子分析計劃”。 該計劃將對3000名癌癥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15年12月1日,第二屆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峰會(Biolink)在北京舉行,會議討論了生物醫藥的政策土壤、歐美等國生物醫藥的發展狀況、精準醫學、生物醫藥最新研發與生產工藝、資本助力生物醫藥騰飛以及最后的招商項目路演。 兩天的會議,盡管
如今,“精準醫療”已經成為覆蓋全球的熱門話題,并引得醫藥健康產業市場風起云涌,但同時也出現一些質疑的聲音,對此,賽默飛中國區總裁江志成先生談了談他的觀點。本文為譯文。 最近,我有幸前往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參加了雙方共同設立的精準醫療實驗室的開幕儀式。在此期間,與多位嘉賓就“精準醫療”在人
今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預算2.15億美元,希望以此“引領一個醫學時代”。新聞一經發布,沒想到我國上上下下好像動得更快,熱鬧非凡,不少人給美國總統點“贊”。有人表示,受奧巴馬影響,中國在15年內將跟蹤投放600億元人民幣。也有人質疑,美國總統在中國是否真具
2015年,精準醫療站上世界潮頭,一時間市場風起云涌,國內外的醫藥巨頭紛紛搶灘精準醫療。精準醫療大數據、個人基因測序的普及化正帶來全球健康產業大變革。其產業前景如何?我國如何布局?如何科學看待這個市場? 未來5年基因測序市場年增速將超20% 2015年3月11日,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