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元的小蘇打,不貴,還能救命。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在原發性肝細胞肝癌治療上取得重大突破。寧波一位40多歲的女性肝癌晚期病人,黃疸超過正常值20多倍,肝部腫瘤巨大——外科醫生宣布已經不能做切除手術了。“只能用新方法試試。”浙醫二院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經過4個多小時的手術,往菜瓜般大小的腫瘤中送進小蘇打,再將輸送養分的血管封閉。多次治療后,經核磁共振檢查,腫瘤已失去血液供應。 從2015年1月到現在,經過4次治療,病人活得好好的。 今年8月,由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團隊和晁明教授團隊合作的原發性肝癌治療的論文,登上國際生物和醫學領域權威雜志《elife》,并得到了國際著名腫瘤學者的肯定。該論文介紹了“靶向腫瘤內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簡稱TILA-TACE。 胡汛從1982年開始從事腫瘤相關研究。走了很多彎路之后,他想到了從癌細胞的弱點入手:腫瘤雖是一種超級生物,但其也有弱點,那就是也......閱讀全文
CT屬于密度成像,是通過X射線穿透人體后,因為人體不同組織密度不同,對射線的吸收率不同,CT是用X線束對人體某部一定厚度的層面進行掃描,轉變為可見光后,由光電轉換變為電信號,再經模擬/數字轉換器轉為數字,輸入計算機處理。通過后處理系統產生的密度差別的圖像。射線對人體有一定害處。優點是檢查速度快,
我們所患上的很多大型的疾病,也就是比較嚴重的疾病,都是能用到核磁共振檢查的,因為這個可以直接檢查到您身體出現的問題所在,找到根源,才能更好地治療,那您知道核磁共振能檢查什么病更合適呢?您知道什么是核磁共振嗎?還有核磁共振原理是什么呢?這么好奇的話,就來看看吧。 核磁共振能檢查什么 核磁共振是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肝癌的80%~90%,是原發性肝癌的最常見類型。肝炎病毒復制活躍是誘發HCC的原因之一,中國每年新發肝癌病例約35.6萬,占全球的50%。HCC惡性程度高,預后差,致死率高。據統計,其在中國致死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僅次于肺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癌癥將成為21世紀世界上每個國家增加預期壽命最重要的障礙。目前,臨床診療過程中不僅關心腫瘤疾病的短期治療效果,而且希望能夠正確預測疾病的長期預后,以幫助病人確定最佳治療方案,為治療方案的早期調整提供依據,減少無效治療產生的副作用,延長腫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一種糖蛋白,正常情況下,這種蛋白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甲胎蛋白從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甲胎蛋白甲胎蛋白[1](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兒肝中合成,分子量6.9萬,在胎兒13周AFP占血漿蛋白總量的1
腫瘤的診斷步驟和方法,與其他疾病基本相似。病史和查體為最基本、最重要的診斷手段,通過全面、系統的病史詢問,詳盡細致的查體,必要的體驗檢查及其他特殊檢查,然后進行綜合分析,在不影響腫瘤的發展和對病人不引起危害的情況下,應盡量獲得病理的診斷。 病史及查體 病史 對某些進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即為研究、探索如何模擬人類智能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擴展延伸的一門學科。現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其今后的發展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是使計算機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即為研究、探索如何模擬人類智能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擴展延伸的一門學科。現如今人工智能已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其今后的發展將對各行各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方法之一,是使計算機
臨床上檢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測肝臟有無疾病、肝臟損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斷預后和鑒別發生黃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夠在臨床上開展的肝功能試驗種類繁多,不下幾十種,但是每一種試驗只能探查肝臟的某一方面的某一種功能,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一種試驗能反映肝臟的全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存在肝損害時,有時難以確定其是RA的肝表現,還是相關的原發性肝病或在RA治療期間發展的肝毒性肝病。這篇文章簡要概述了臨床實踐中RA常見肝臟疾病,以幫助醫生進行鑒別,從而及時診斷和治療。 RA的原發性肝臟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RA患者中最常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為原發性膽
隨著癌癥研究的不斷創新發展,不斷涌現的新型癌癥成像技術也在幫助科學家們對癌癥進行更為快速的診斷,并且更加容易幫助尋找最具潛力的癌癥新藥并將新藥推向臨床試驗;其中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們就走在了這一領域的前沿,他們將先進的成像技術應用到了癌癥藥物的研發初期,結果顯示這些成像技術有助于剔出效果不佳的
日前,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治療中心見到中心主任鄭加生時,他剛下手術臺還有些興奮,“剛才是為一位早期肝癌患者做的微創消融手術,局部麻醉患者很清醒,從開始定位、穿刺、監控、消融、評估到結束,只用了半個小時,做完后患者是走回病房的,明天就能出院了”。 鄭加生和團隊去年全年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印發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期檢查表現突出項目名單,現附原通知及名單如下:關于印發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重點專項中期檢查表現突出項目 名單的通知國科高發計字〔2019〕41號各項目牽頭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2018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期檢查表現突出項目“項目執行優秀團隊”名單,對“碳基納米電子器件與集成”、“醫用及工業納米材料的毒理學機制與安全性評價研究”、“高能量密度納米固態金屬鋰電池研究”、“高分辨熒光顯微成像儀研究及產業化”、“新型敞開式質譜離子源研制
-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以及大約34%的肥胖兒童)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體力活動少,高脂肪,糖和果糖和/或遺傳傾向的飲食可能是潛在的原因。然而,脂肪肝包括廣泛的肝臟疾病,其中可能不僅涉及肝臟本身。 NAFLD是一種復雜的異質性疾病,可導致各種并發癥,如嚴重的肝損傷,
吳昕在《我家那閨女》綜藝上狂吃保健品的樣子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一集節目中,她一口氣吃了9種保健品,包括美白的,抗氧化的,延緩衰老的,護眼的,補充鈣鐵鋅硒維生素的…… 這種夸張的做法驚呆了網友,卻也反應出現代人對自身健康的擔憂,高強度的現代生活下,人們會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財力進行養生保健,而
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患有惡性腫瘤的癥狀,如果一旦患有了這個惡性腫瘤,平時所說的這個癌癥就說,因為我們的身體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危險了,那么如何來治療或者是改善這個癥狀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癌癥怎么治,是一位腫瘤專家眼中的癌癥治療的方式與方法,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相關介紹。 肺癌:早
2004年6月,一位剛從大學畢業的姑娘分到我這里做檢查。她那年22歲,剛剛訂婚。在畢業前的幾個月里,雪莉(化名)一直被咳嗽搞得不得安寧。CT(computed tomographic,即計算機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她的雙肺有多處陰影,而進一步的活組織檢查顯示,這是一種來自皮膚的惡性腫瘤——轉移到肺
近日,Geisinger Health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聯合研究了一種液體活檢檢測方法,該方法將靶向循環腫瘤的DNA分析和多種蛋白質標記相結合,致力于在早期檢測出健康個體是否患有癌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Joshua Cohen參與了這項名為“癌癥探索”的計劃。他在2019年2月27日
記者從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悉,由該所高欣研究員領銜的團隊,新近通過影像組學的應用,構建出一種新的腫瘤生物特征無創評估模型。 利用這種模型,以往必須通過手術、穿刺等侵入手段才能獲取的一系列腫瘤病理指標,僅通過拍攝磁共振影像就能獲得。目前,這種新方法的有效性已在100多名直腸癌患者身
說到癌癥,很多人都談癌色變。有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新增429.2萬癌癥患者,癌癥死亡病例更是達到了281.4萬。治療癌癥的關鍵難題在于其隱秘性,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往往到了晚期才發現,這時就很難醫治了。 不久前前,一則“90后大學生團隊研究滴血驗癌,12項檢測結果立等可取”的新聞火了。這是一
健康體檢越來越普及,門診經常有很多患者朋友拿著體檢報告問醫生:檢查肝功能的時候,發現甲胎蛋白高,上網一搜索,發現好多解答是甲胎蛋白升高是肝癌早期表現,以為自己得了肝癌,嚇得幾天吃不香睡不著。難道甲胎蛋白高就是得了肝癌?閱讀完以下文章,您會了解——甲胎蛋白到底是什么?引起甲胎蛋白高的原因有哪些?甲胎蛋
一、肺癌的腫瘤標志物檢查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系指原發于支氣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腫,是常見的惡性腫癌之一。本病的發生主要是受化學致癌物質影響,吸煙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工業廢氣和大氣污染,產生大量多環芳香烴等有害氣體亦可誘發肺癌。絕大多數肺癌好發于35/75歲之間。男性多于女性。肺癌的腫瘤標志物
作為一名有二十年工作經驗的檢驗人,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以下問題:1.在一些健康人體檢中,篩查出AFP或CEA輕度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不到一倍),結果被檢者上網一查AFP:腫瘤標志物、肝癌相關;CEA:腫瘤標志物、與胰腺癌、膽管癌、胃癌相關……幾個大字赫然醒目,嚇出一身冷汗,以為自己得了癌癥。2.一
9月24日,一則由新華社發布的醫學進展消息《重大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被廣泛轉載,在癌癥高發的今天,這條消息足以引爆朋友圈。人們為其生動形象的標題所吸引,并為所謂廉價的小蘇打就具備攻克人類生命之敵能力的強大反差征服,并推演出小蘇打就能治癌防癌這樣的“養生秘方”。 事實是否
中國是肝臟疾病高發的大國,常見的肝病除了乙肝、酒精肝、脂肪肝之外,因不合理用藥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傷即“藥肝”的發病率也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已排在肝病排行榜的第四位。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病毒性肝病病例合計約1.03億,非感染性肝病患者人數合計超過4億,而且發病人群已向年輕化傾斜,由此可見我國肝病形勢十
超聲檢查是診斷肝腫瘤的首選影像學方法,隨著新型超聲造影劑及其成像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超聲造影檢查鑒別肝良惡性腫 瘤已在臨床廣泛應用。本研究應用超聲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常規超聲檢查發現的61例患者的68個肝臟腫塊進行檢查,觀察注入造影劑后肝臟腫塊圖像與時像特點,探討超聲造影與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肝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診斷原發性肝癌最敏感、最特異的指標,適用于大規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則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AFP含量顯著升高一般提示原發性肝細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陰性并不能排除原發性肝癌。AF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腫瘤的大小,其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動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而國內外的經驗早已經證明,采取早期預防、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等防治措施,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農村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第二十屆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旨在向公眾傳播科學理念、普及抗癌知識。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布了《世界癌癥報告2014》,報告明確指出,2012年中國新增肝癌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的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