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動物所與企業聯合開發抗菌肽藥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蘇州光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擬利用昆明動物所在抗菌肽研究上的領先優勢,結合江蘇省生物醫藥相關產業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醫藥產業化轉化的良好形勢,充分發揮各方優勢,聯合開發抗菌肽藥物。 抗菌肽是由基因編碼、核糖體合成的多肽,幾乎存在于所有生物體中,是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御分子,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蟲及抗腫瘤等生物活性,是一類極具潛力的肽類抗生素。它具有很難導致細菌的耐藥性,可快速殺菌,且不會導致膿毒癥的產生。而傳統抗生素殺菌至少需要幾個小時,如果大面積感染使用傳統抗生素還將誘發微生物釋放內毒素從而導致膿毒癥的產生。因此,在某些抗感染治療中抗菌肽很可能取代傳統抗生素。 多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圍繞抗菌肽開展研究,識別了超過500種以上的抗菌肽分子,占全球已知抗菌肽種類的30%,建立了中國抗菌肽分子資源庫。通過篩選得到了......閱讀全文
抗菌肽叩響抗生素替代大門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抗生素的發現和應用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如果說之前人類因其受益,那么,如今全世界則不得不致力于解決抗生素濫用所導致的后果——耐藥細菌的出現及傳播。 今年9月,出席聯合國大會的193個成員國簽署宣言承諾加強管制抗生素。在各國采取行動推動抗生素減量使用的同時,科學家們也在積極
昆明動物所與企業聯合開發抗菌肽藥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蘇州光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擬利用昆明動物所在抗菌肽研究上的領先優勢,結合江蘇省生物醫藥相關產業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醫藥產業化轉化的良好形勢,充分發揮各方優勢,聯合開發抗菌肽藥物。 抗菌肽是由基因編碼、核糖體合成的多肽,幾乎存在
科學家用汗液研發抗生素可對抗超級細菌
汗液中的化學物質人汗腺抗菌肽能夠在略帶酸性的含鹽汗液中激活,刺透有害細菌的細胞膜,最終殺死這些細菌,例如超級細菌和致命的肺結核細菌 肺結核細菌。研究發現人汗腺抗菌肽能夠對抗包括肺結核在內的很多已知病原體 ??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利用人體汗液中的抗菌肽研發一種抗生素,能夠對抗
昆明動物所抗菌肽用于痤瘡治療研究取得進展
抗菌肽作為新型抗感染候選藥物近年來受到密切關注。抗菌肽具有不易導致微生物耐藥、殺菌時間快、不誘發微生物產生內毒素且可以中和內毒素因而不導致膿毒癥的產生(傳統抗生素可誘發膿毒癥)等優點。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賴仞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圍繞抗菌肽的識別、發掘以及開發利用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建立中
眼鏡王蛇毒可用于新型抗生素研制
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開展的眼鏡王蛇毒OH-CATH30抗菌肽及衍生物的體內藥效學評價獲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于美國著名藥理學和藥學雜志《抗微生物劑與化療》上。該研究由博士生李盛安等人在研究員張云和李文輝帶領下完成。 張云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感染是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PNAS | 賴仞組針對超級細菌抗菌肽研究方面取重要進展
近年來由于廣譜抗生素、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或濫用,使得各種耐藥性細菌或真菌大量涌現,每年,全球有近100萬人死于無法用普通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同時,由于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各種細菌本身耐藥基因可橫向傳播,使現有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 人類有可能面臨無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時代的到來。
?PNAS|賴仞組針對超級細菌抗菌肽研究方面取重要進展
近年來由于廣譜抗生素、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或濫用,使得各種耐藥性細菌或真菌大量涌現,每年,全球有近100萬人死于無法用普通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同時,由于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各種細菌本身耐藥基因可橫向傳播,使現有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 人類有可能面臨無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時代的到來。
抗菌肽ZY4可顯著抑制鮑曼不動桿菌和綠膿桿菌對人體影響
近年來由于廣譜抗生素、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或濫用,使得各種耐藥性細菌或真菌大量涌現,每年,全球有近100萬人死于無法用普通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同時,由于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各種細菌本身耐藥基因可橫向傳播,使現有抗生素的治療效果大大降低, 人類有可能面臨無有效抗生素可用的后抗生素時代的到來。
中國科學家從金環蛇中提取抗菌肽治療“青春痘”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19日對外發布,該院關于抗菌肽用于痤瘡治療研究取得新進展,科研人員發現金環蛇來源的抗菌肽對痤瘡具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青春痘”俗名也叫粉刺、暗瘡,醫學上統稱為痤瘡,是一種常見的毛囊皮脂腺炎癥性皮膚病,多發于面部,主要是由于皮脂分泌過多,感染厭氧性丙酸桿菌所致。目前,市場上對青春
昆明動物所新型肽類抗生素體內藥效學評價研究取得進展
感染是目前醫院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統計,僅在美國,每年敗血癥的發病率為75萬人,其中死亡22.5萬。抗生素市場總額大約在300億美元左右,半個世紀以來沒有開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新類型抗生素(Science 2009, 325, 1089)。隨著傳統抗生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