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南繁基地——把夢想種進這片熱土
虎年新春,海南三亞樹綠花紅,林蔭道旁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喜氣洋洋。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種子繁育“大本營”。每年冬春,都有數千名科研人員前來,利用豐富的光溫資源開展農作物加代育種研究,由此產生我國作物育種的專業術語:南繁。據估算,全國育成農作物70%的新品種都經過南繁。記者來到南繁基地,一探這里的新春氣象。 “農時來了,大年初一照樣下田” 三亞水稻國家公園里張燈結彩,游人如織,繞過喧鬧,穿過一道小門,一幅寧靜的田園美景乍現眼前。 畝畝方塘,稻禾青嫩,白鷺蹁躚,不知名的鳥兒俯沖、懸停,捕魚、捉蟲。遠處的青山連同藍天白云,倒映在稻田水面,勾勒出峰谷相連的動人線條。 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楊漢樹今年又選擇了留守,這將是他在南繁基地度過的第五個春節。自2004年開始,楊漢樹就在南繁基地工作,他的堅守源自雜交水稻畝產突破帶來的震撼。 當年,袁隆平院士團隊在南繁基地培育出“超優千號”雜交水稻,這讓......閱讀全文
堅守南繁基地——把夢想種進這片熱土
虎年新春,海南三亞樹綠花紅,林蔭道旁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喜氣洋洋。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種子繁育“大本營”。每年冬春,都有數千名科研人員前來,利用豐富的光溫資源開展農作物加代育種研究,由此產生我國作物育種的專業術語:南繁。據估算,全國育成農作物70%的新品種都經過南繁。記者來
科技創新助推種業振興 南繁熱土成為創新策源地
三亞市天涯區,中國種子集團南繁育種基地稻浪滾滾。“3,2,1……”隨著倒計時結束,該集團水稻測評總監周華開啟直播首秀。? ? 23日,157個水稻優質品種觀摩會原本要在基地舉辦。疫情導致客戶無法到場,周華改為在線上“云推介”。? ? 春夏之交,南繁育種基地一片火熱繁忙。“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
二十大時光 | 海南熱土中成長的“南繁硅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16.shtm (二十大時光)探訪在種業科研和創業熱土中成長的三亞“南繁硅谷” 中新網三亞10月23日電 題:探訪在種業科研和創業熱土中成長的三亞“南繁硅谷” 記者 王曉斌 李宇凡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開工
1月8日,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劉少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以及各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相關代表出席開工儀式。 南繁是指利用我國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溫暖的優勢條
探訪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 科技助力種業中國芯
位于海南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科研育種基地,孕育出了眾多農作物的新品種。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全國各地的農業科研人員帶著他們的育種材料匯聚在這里,利用海南獨有的氣候加速育種過程,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在這里得以應用。總臺記者帶你走進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感受科技帶來的農業新氣象↓↓
“南繁硅谷”再出發 中國種業創輝煌
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時隔5年再次來到海南三亞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他沿著田埂走進“超優千號”超級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同袁隆平院士等農業科技人員親切交談,了解水稻育制種產業發展和推廣情況。“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生物育種專區一期試運行
中新網三亞2月24日電 (記者 尹海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副局長唐浩23日在三亞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生物育種專區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入試運行,目前已有10家單位入駐。這是我國第一個生物育種專區。《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大力推進種源等
三亞南繁基地又獲豐收 科研人員傳承袁隆平精神
5月7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幾位游客在金黃的稻田中拍照。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試驗示范點。前一日,該示范點早稻測產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說,對完成今年雙季畝產1500公斤目標充滿信心,將繼續傳承袁隆平精神,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三亞南繁基地又獲豐收 科研人員:傳承袁隆平精神
5月7日,海南三亞崖州區(壩頭)南繁公共試驗基地,幾位游客在金黃的稻田中拍照。這里是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試驗示范點。前一日,該示范點早稻測產910公斤。科研工作者說,對完成今年雙季畝產1500公斤目標充滿信心,將繼續傳承袁隆平精神,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公
南繁種業研究所7個甘蔗品種獲準登記
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南繁種業研究所 供圖 11月22日,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獲悉,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第480號公告對20種農作物499個品種予以登記,該所生物育種團隊選育的7個甘蔗品種在列。此次登記的品種包含1個已推廣品種粵糖9966(粵糖55號)和6個新選育的品種:粵糖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