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近日召開全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及水污染防治工作講評會。湘潭市環保聯席辦公室主任蘇國軍就湘潭市上半年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及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講評。 ■現狀 空氣優良天數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湘江湘潭段水質近年來最優 今年上半年,湘潭城市空氣優良天數為141天,累計優良率為78.8%,較去年同期上升了5.9個百分點。第一個湘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安排的八大領域153個治理項目,截至2015年底,項目完成率達98%以上。轄區內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100%,市級交界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湘江湘潭段水質為近年來最優。 湘潭市高度重視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了由市長牽頭的湘潭市環境保護工作聯席會議,重點負責大氣污染綜合整治、湘江保護與治理“一號重點工程”的實施推進和湘潭域內水資源保護等工作。 除下發一系列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制度外,湘潭市還建立責任制度,將責任分解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并實行“周碰頭、......閱讀全文
部門規章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環境保護部令第1號)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體廢物和液態廢物,列入本名錄: (一)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種或者幾種危險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
《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自向社會征求意見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這部法有哪些亮點?有哪些不足?下一步在修訂時應該如何把不足之處彌補起來? 日前,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水環境管理司組織召開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專家研討會,來自研究機構和高
今年北京兩會最受人矚目的是對《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審議。北京市人代會18日審議了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在內的三項法規。 距北京近兩千公里,素有“千湖之省”之稱的湖北則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力度。20日,湖北省人大舉行《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
上半年,各地節能減排力度持續加大,四項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均超過序時進度。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年6月,浙江累計實施電能替代項目1700個,相當于在消費端減少直燃煤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500萬噸。圖為一家剛剛完成鍋爐“煤改電”的竹席廠。 74個重點城
進入2015年以來,各省區市陸續召開了地方兩會,從各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環境污染治理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的一大焦點。各省區市在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紛紛出臺了重磅措施,打響了環境污染防治的攻堅戰,未來“美麗中國”的實現應該不會太遠。 大氣污染防治成為工作重中之重 近年來,以迅猛態勢席卷
記者近日從環保部獲悉,目前,繼“大氣十條”、“水十條”相繼發布后,被稱為“土十條”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將出臺。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藍圖正在抓緊制定中。 深入落實“大氣十條”,打好治氣攻堅戰 “大氣十條”實施兩年以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這背后是治污專項資金的支持,治
“河北水污染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地區水環境質量不升反降,水環境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在日前召開的河北省水污染防治百日會戰動員會上,河北省副省長張杰輝如此判斷河北水環境現狀。據了解,去年,河北七大水系中劣Ⅴ類水質約占三成。 像治理大氣污染一樣鐵腕治理水污染,橫下一條心、拿出硬舉措。河北水
環保部今天公開對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稿)征求意見。 現行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 月1 日起施行,至今已施行八年。“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仍然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環保部說,這是修訂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原因
●未來環境保護主要著重在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目前國家已經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在制定過程中 ●據測算,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投資1.7萬億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投入2萬億元 ●目前我國環保產業產值已達1萬億元,至2
今年北京兩會最受人矚目的是對《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的審議。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現實,北京兩會打出一套治理組合拳:先是在財政預算中把環保經費增加45.1%,新增30多億元用于治理空氣污染,并且立法防治大氣污染。 《草案》規定,對違反環境保護有關法律法規受到相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在第七屆環境產業大會上透露,《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最快將于5、6月份上報,其核心是關注工業廢水處理,提出至2017年前消滅劣V類水目標,比原定目標提前3年。 2萬億水污染新政上報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是和大氣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并行的環保
——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答記者問實錄 編者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8日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報今日特刊登新聞發布會實錄,以饗讀者。 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繼“大氣十條”后,昨天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出重拳解決水污染問題。“水十條”提出238項“硬措施”,除了136項改進強化措施、12項研究探索性措施外,重點提出了90項改革創新措施。其中38項要求限時完成,力爭在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 “水十條”共1
2015年不僅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元年,經濟增速換擋的新常態下,環保再度成為兩會“強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打好環境治理的攻堅戰。在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的三大戰役中,京津冀聯防聯控如何破解難題?如何實現江河湖海統籌的生態修復和水污染防治?
環保業迎2萬億治水蛋糕 我國向污染宣戰逐步在水陸空全面發力――繼去年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國十條”今年4月環保部國土部首度公布我國土壤環境情況后,水環境治理又將成為下半年的環保熱點。最新消息是,我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水十條”)即將全面實施。環保部表示,這項總投資預計超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針對大氣污染的防治問題,提出了十個方面35項措施,被業界稱為最嚴厲的大氣污染治理政策。“大氣十條”只是用政策“緊箍咒”加強環境治理的第一步,接下來,在土壤、水等領域,這種最嚴政策或將密集出臺。 昨日(2月11日
行政法規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1號) 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本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年來,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強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廚房里看不到一點兒煤灰,整潔的客廳窗明幾凈,干凈的地板透著亮兒。隆冬時節,室
環保部日前召開常務會議,要求抓緊開展《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的修訂工作,并提交至國家層面審議。 會議要求,環保部需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努力在大氣污染物輸送擴散、轉化規律,細粒子形成過程及環境效應,防治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大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問: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防治形勢緊迫,任務艱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鎖研究員,介紹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進展及其取得的成效。 中國環境報: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大致經歷了哪些階段? 林玉鎖:相對于我國大氣和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礎薄弱,土壤污
正在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今天下午分組審議了關于檢查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情況的報告。審議中,一些常委委員指出,大氣污染嚴重的現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而大氣污染防治則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要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并舉,建立區域聯防聯治制度。只有政府部門和社會各
根據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及國務院督查組的反饋意見,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督查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加快推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
根據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國務院政策措施落實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以及國務院督查組的反饋意見,環境保護部召開黨組會專題研究部署督查整改工作。會議要求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加強督促檢查,加快推動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
即將結束的2017年在中國環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這一年里,環保領域發生了太多的大事:從“臭氧污染治理”到“洋垃圾進口禁令”,從“各地環保警察”到“中央環保督查”,從“全國土壤詳查”到“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從“國家環保標準‘十三五’規劃”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污染防治攻堅戰”,從“美麗
●《環境保護法》通過稿確立了一個新的基本原則,即損害者擔責原則。以前強調的僅僅是污染者擔責而忽視了生態破壞者的責任,此次修訂則把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害的責任加以合并,用損害者擔責原則予以概括,更為準確、到位。 ●在此次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設置了專門條款規范流域水污染和區域大氣污染的防治問題
在朋友圈里瘋轉的“柴靜霧霾調查”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大氣污染的關注,而大氣污染只是中國環境污染的一部分,中國的水污染、土地污染、重金屬污染等問題的嚴重程度同樣不容忽視。其實早有預見者分析,中國的水污染問題大氣污染更嚴重。一定還會有極端的水污染事故出現。 水是酒的源頭,沒有好水就沒有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