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先天性弓形體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亞甲藍染色試驗 在感染早期(10~14天)即開始陽性,第3~5周效價可達高峰,可維持數月至數年。低效介一般可代表慢性或過去的感染。從母體得來的抗體,在生后3~6個月內消失。因此小兒滿4個月后,可重復染色測定抗體,如效價仍維持高度,就可證明由于感染。 2.間接免疫熒光試驗 所測抗體是抗弓形蟲IgG ,其出現反應及持續時間與亞甲藍染色試驗相仿。 3.IgM-免疫熒光試驗 是改良的間接免疫熒光試驗,感染5~6天即出現陽性結果,可持續3~6月,適于早期診斷。由于IgM的分子量大,母親的IgM一般不能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如新生兒血清中含有抗弓形蟲IgM,則可考慮先天性弓形蟲病的診斷。 4.直接凝集反應 主要用于測抗弓形蟲IgM,以1∶16凝集作為陽性,感染后5~6天則能測得陽性。 5.酶聯免疫試驗和可溶性抗原-熒肖抗體技術 操作簡便、快速,前者并可適用于大規模普查,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滿意,后者只要一次稀釋就能沒出抗體水平,......閱讀全文
關于先天性弓形體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亞甲藍染色試驗 在感染早期(10~14天)即開始陽性,第3~5周效價可達高峰,可維持數月至數年。低效介一般可代表慢性或過去的感染。從母體得來的抗體,在生后3~6個月內消失。因此小兒滿4個月后,可重復染色測定抗體,如效價仍維持高度,就可證明由于感染。 2.間接免疫熒光試驗 所測抗體是抗弓形蟲
關于先天性弓形體病的病原學介紹
本病的病原體是剛地弓形體(toxoplasma gondii)原蟲。因其滋養體的形狀而得名。以貓和貓科動物為其終末宿主和傳染源,而中間宿主是人和除貓和貓科動物以外的動物宿主,包括所有的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各種家畜、家禽在內。 弓形蟲在生活史中有五種不同的形態,即滋養體、包囊、裂殖體、配子體、
先天性弓形體病的基本介紹
弓形蟲病或弓形體病(toxoplasmosis)是由弓形體原蟲所致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性傳染病,廣泛分布 于世界各地,嚴重危害人、畜健康。先天性感染遠較后天性感染嚴重,這種感染是全身性的,主要表現為全身感染中毒癥狀和中樞神經系統及眼部等多器官病變。
關于先天性肌強直的輔助檢查介紹
主要包括肌電圖和基因檢查。 1.肌電圖 肌電圖可呈典型的肌強直電位,插入電位延長,揚聲器發出摩托車加速時的聲響。 2.基因檢測 對CLCN1和SCN4A基因進行檢查。
先天性白血病的其它輔助檢查介紹
1.遺傳學改變 50%左右患兒有染色體異常最多見的是t(4;11),被認為是ALL中特征的改變約占78%,在AML患兒只有10%有此異常。在11號染色體上有許多病涉及11q同一區帶,t(4;11)(q21;q23)目前人類ALL中一致性的細胞基因學變化之一其中ALL斷裂點限制在4q13-21而1
藥物治療先天性弓形體病的介紹
先天性弓形蟲病的預后的較嚴重,無論有無癥狀,都必須治療。后天性感染凡有癥狀者也都需要治療。弓形蟲眼病患者應同時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目前有一定療效的藥物有三種: 1、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并用 急性期可合并應用。磺胺嘧啶50~150mg/kg·d,分4次口服,乙胺嘧啶1mg/kg·d,分2
先天性弓形體病的病原體檢查方式介紹
可取各種體液如腦脊液、痰液、胸腹水、骨髓等涂片,淋巴結印片及組織切片,用常規染色法或免疫細胞化學法檢測,可發現弓形蟲滋養體或包囊;也可將上述標本接種小鼠或組織培養法分離弓形蟲;近年來用核酸原位雜交或聚合酶反應(PCR)檢測弓形蟲DNA,可能有助弓形蟲感染的診斷。特別是應用PCR檢測腦脊液和羊水中
關于先天性弓形體病的流行病學
由于傳染途徑不同,有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孕母感染時弓形蟲可經胎盤至胎兒而致先天性弓形蟲病。獲得性的指生后從周圍環境獲得。可因吃入含有包囊的家畜、家禽的生肉、蛋類、乳類而感染,或卵囊污染了水、食物或手而經口感染。直接與受染動物(其唾液、尿液、糞便中證實有弓形蟲)接觸,如玩舐、被咬傷、或屠宰時,都有
簡述先天性弓形體病的免疫學檢查
1.以完整蟲體為抗原來檢測血清中的抗蟲體表膜的抗體常用方法有:①Sabin—Fcldman染色試驗(SFDT);②直接凝集試驗(DAT);③間接熒光抗體試驗(IFA)。 2.檢測主要針對蟲體胞漿成份的抗體,常用方法有:①間接血凝試驗(IHA);②雙夾心ELISA法檢測特異性1gM(DS—1gM
先天性弓形體病的治療措施
(一)抗弓形蟲治療的主要對象 1、免疫功能正常獲得性弓形蟲感染有重要器官受累者,如眼弓形蟲病、腦弓形蟲病; 2、免疫功能缺陷宿主的弓形急性和隱性感染 3、先天性弓形體病患兒; 4、血清學試驗從陰性轉為陽性的孕婦(弓形蟲的近期感染)。 (二)主要抗共性藥物有乙胺咪啶、磺胺嘧啶(或磺胺吡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