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科技部基礎司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承辦的973計劃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進展工作匯報會在廣州生物院舉行。發育與生殖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組長裴鋼院士,副組長李寧院士、陳香美院士、段恩奎研究員及其他成員,973計劃在研項目首席科學家及項目組成員,以及廣州生物院院長裴端卿等共4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圍繞“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豬與小型豬疾病模型”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進行了研討。該項目近期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進展,在國際相關領域奠定了領先的優勢。 裴鋼院士指出科學研究應以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各部門之間要圍繞重大項目進行合作,重點突破。他說,大動物和轉化醫學是中國部署生命科學戰略的重點,此次會議是一次重要的戰略性會議,意義重大。 李寧院士對項目進行了精辟的總結。他表示該項目是科學、工程和......閱讀全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
相關研究2012年10月8日,瑞典卡洛琳斯卡醫學院宣布,將2012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授予日本京都大學教授 山中伸彌和英國發育生物學家劍橋大學博士約翰·戈登。獲獎成果為山中教授從皮膚細胞等體細胞中培育出了“誘導多能干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即iPS干細胞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了解到,該院科研專家研究發現,人體尿液中的腎管狀細胞是誘導多能干細胞的理想來源之一,因為它的提取方法比其他辦法更簡單,且質量高。 此研究成果是由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外籍科學家Miguel Esteban博士領導的21名研究人
清華大學12月25日成立藥學院。千人計劃入選者、干細胞化學生物學家丁勝擔任首任院長。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藥學在國際上被認為是“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因為它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個人對于醫藥需求不斷增加,這給藥學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為滿足
干細胞培養制造技術新進展! 干細胞是一種能夠長期存活,且具有不斷自我繁殖能力和多向化潛能,幾乎存在于所有組織中的原始細胞。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干細胞在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內分泌疾病等各種疾病的治療上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干細胞技術是
隨著2012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曉,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也變得家喻戶曉。這項技術使得成體細胞“返老還童”為干細胞變為可能,因此具有極其廣闊的再生醫學應用前景。然而,盡管基于iPS細胞的各種研究熱火朝天,但事實上這項研究并不容易,科研人員一直受困于i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Cell Stem Cell》雜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兩名新成員之一(另外一個雜志是Cell Host & Microbe),這一雜志內容涵蓋了從最基本的細胞和發育機制到醫療軟件臨床應用等整個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內容。該雜志特別關注胚胎干細胞、組織特異性和癌癥干細胞的最新成果
被稱為“干細胞研究與轉化破冰之旅”的中國干細胞第七屆年會近日在寧夏銀川市舉辦。與會專家認為,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是決定干細胞技術生死存亡的大問題,補齊臨床轉化這個短板已迫在眉睫。此次會議透露,今年我國干細胞臨床轉化取得多項重要突破,多項臨床研究項目也通過國家衛計委備案。 干細胞研究為解決器官移植
被稱為“干細胞研究與轉化破冰之旅”的中國干細胞第七屆年會近日在寧夏銀川市舉辦。與會專家認為,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是決定干細胞技術生死存亡的大問題,補齊臨床轉化這個短板已迫在眉睫。此次會議透露,今年我國干細胞臨床轉化取得多項重要突破,多項臨床研究項目也通過國家衛計委備案。 干細胞研究為解決器官移植
近日,央視CCTV 13新聞聯播推出《領航科技 創新中國》專欄,講訴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創新創業、報效祖國的精彩故事。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國家創新之魂。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強大的創新力量。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群踏踏實實在科研一線奮斗的科學家們。 5月21日,首期《領航科技 創新中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發布消息說,該院西班牙籍首席科學家米格爾?埃斯特萬領銜的研究團隊,利用尿液中的腎管狀細胞,成功提取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腎臟學會雜志》上。 據介紹,iPS細胞能將已喪失分化能力的成體細胞恢復到類似胚胎干細胞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干細胞研究是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熱起來的。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發育生物學家一直都在實驗室使用人類胚胎癌(EC)細胞,但是對小鼠胚胎干細胞(ESCs)和胚胎生殖細胞的研究,已經讓研究人員看到了希望:他們能夠制備來自人類的多能干細胞,而不會有EC細胞的異常基因組。在新的千年之前,一些研究人員正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進行結題驗收。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
12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預算安排初步方案的公示”稱,2013年973計劃啟動的184個項目,專項經費預算為29.9313億元人民幣。 這184個項目涵蓋糧食生產、作物多樣性、遺傳與基因、天氣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以“干細胞生物學與克隆”為主題的第313次香山科學會議11月20日~22日在北京舉行。同濟大學教授裴鋼、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裴雪濤、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周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全球干細胞研究方興未艾 重要進展令人振奮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8月7-9日,第6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年會(ACAIC 2019)在上海新橋綠地鉑驪酒店召開。ACAIC 2019 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主管,長三角科學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上海分析技術產業研究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項經費預算擬安排情況匯總表 金額單位:萬元1012013CB837000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的相關科學研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范一中后三年300.00300.001022013CB837100寒武紀葉足動物及其相關蛻皮動物起源與演化研究西北大學劉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7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個項目通過驗收,5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藥性形成、傳播與控制的基礎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免疫識別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肺作為一個復雜的多功能器官,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肺臟自近端到遠端包括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和肺泡等結構,對氣體交換和抵御病原體入侵至關重要。這些不同位置的結構,其上皮細胞的類型也不同。在小鼠的氣管和大支氣管中,肺上皮細胞包括纖毛細胞(ciliated cell)、棒狀細胞(club cell)、
2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季紅斌研究組以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彭廣敦研究組的合作科研成果“Lung regeneration by multipotent stem cells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